特別專題/我家的冰箱在海邊-大海的賞賜 東莒潮間帶

  • 2005-09-27

圖/文:林冰芳
 東莒人常說「我家的冰箱在海邊」,話裡充滿著自豪與滿足,而所謂的「冰箱」指的是從最北端的大、小嶼一直到福正海邊及陸連島永留嶼,冰箱裡的海鮮到底有多豐碩呢?我們現在來一探究竟。
 北面的大、小嶼一直是挖採淡菜的最佳地點,平日隨著潮汐若隱若現的大、小嶼上所滋長的淡菜,是東莒島上最初也是最美味的聖品,從初春便可以採收的淡菜滿足了挑嘴的饕客,順著大、小嶼漸漸向南面移動直到林坳嶼,淡菜的肥美順序也奇妙的依序移動,一直持續到九月都是淡菜的採收季。
 接著來到福正沙灘,沙堆下白皙的沙蚌是東莒小朋友初試身手的地方,常常聽到大人們對初到此地的遊客說,我們當地人是不吃沙蚌的,沙灘上的沙蚌只是小朋友們遊玩的玩伴,若要嚐鮮,花蛤和歧紋簾蛤才符合我們的標準。由此可知,沙蚌的美味對東莒人來說是次等品,若想要挖採沙蚌最好是在南風天,沙灘上明顯的呼吸孔是最好下手的目標。
 順著福正防波堤往左邊的礫灘叫做「大浦中」,東莒島上的海濱生物在大浦中幾乎都找得到,不論是花蛤、歧紋簾蛤、蚵岩螺、蠑螺以及俗稱「討厭」的藤壺等等,每逢大潮時,不論是職業或是業餘的「鈄拉」高手總是人人備妥工具往大浦中前去。
 為了採集在岩石下暗藏的蠑螺,只見大夥下半身泡在海水裡睜大眼睛仔細尋找,或是在礫灘上尋找每塊大石縫裡的蠑螺,後者是比較不費力方法,但收穫好壞就得看運氣,蠑螺的外殼具有保護色,不仔細看很容易就被呼嚨過去,有時候一個不小心還會觸碰到與蠑螺一起躲在暗處的紫海膽。
 岩石縫裡躲藏的紫海膽喜歡集體行動,繁殖期在春末夏初,海水溫暖後海膽也漸漸熟成,但是日本人視為珍饈的海膽,本地人卻幾乎不食用,不知道是否是因為難以處理,還是已經被刺怕了,所以乾脆敬而遠之。
 大浦中向內移,礫灘間到處看得到噴出水柱的歧紋簾蛤,隨處一蹲順手扳開小石頭,歧紋簾蛤就像站衛兵似的站立在礫石堆邊,奇妙的是歧紋簾蛤總是不孤單的三、四個隱藏在一個窟窿裏,垂手可得的歧紋簾蛤讓人不用花費太多功夫就能尋獲滿滿一水桶。
 最優等的莫過於花蛤,相較於歧紋簾蛤的不費力,花蛤可就沒有那麼好尋獲,大浦中的花蛤產量較少,市場上,花蛤的價格也一直勝於歧紋簾蛤,所以職業討海人總是願意多費些腳程前往永留嶼挖取,堪稱東莒三寶之一的花蛤,不論是煮湯、清炒或是加些辛辣佐料當作下酒菜,都是餐桌上受歡迎的菜餚。不過奉勸各位新手們,花蛤滋味雖然美妙,但是採集花蛤需要多年累積的技巧及經驗,若要「海邊行」充滿成就感還是先探歧紋簾蛤比較合適。
福正潮間帶還蘊藏著許許多多海濱生物,稱為筆架的「龜爪」、海鋼盔的「笠螺」、外型不十分討喜的海葵「毛毛蟲」,以及各式各樣的食用生物,東莒人一直幸福的被這一大片潮間帶所寵愛,現在這自然的海濱生態正等著你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