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內需外銷龐大需求 坂里農地重劃方可提高產能

  • 2006-03-16
 【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在政府大力推廣農產品多元政策下,北竿坂里是最有條件配合發展的村莊,除了世代務農的傳統外,面積廣大的農地是坂里未來的優勢所在,但要因應日後內需外銷龐大的市場,提高產量是現在農民要積極規劃的方向,而提高農地產能與農地重劃息息相關,這個被提出多年的政策構想能否實現還是取決於民。
 坂里農地重劃政策早在將近十年前就有人提出,出生坂里,對農業發展也有研究的前鄉長王詩乾就曾在任內嚐試要將坂里的農地進行重劃,只可惜當時支持的農民不多而無法實現。坂里自古以農立村,全村近九成的人口是靠種菜維生,早期大部份能用的土地幾乎全部都被開闢使用,後來因為台菜及陸菜相繼進口,傳統農業禁不起競爭而逐漸式微,直到最近一、兩年消費者意識到品質重於一切時,加上陸菜進口管道不通後,坂里的農地才又現生機。
 傳統的農業大多以人力耕種為主,以前農村人口多,消費的型態以本島需求為主,維持產銷平衡是容易做到的,但現在消費型態轉變,內需量減少,政府不得不思考走外銷或加工路線才能再創生機。不論外銷或加工,意指馬祖的農產品要走出去才有發展,市場的需求量就不能和以前同日而語,如果無法配合市場的需求,希望的光芒是短暫的。所以在務農人口老化及減少的同時,維持及提升產能是馬祖農業發展的隱憂。
 推動農地重劃是坂里唯一能提高產能的方式,農地重劃後可用農地面積會因為畸零地整合而大幅增加,農田產業道路因此完備,化零為整的農地才能實施機械化耕種,直接提升產量。重劃之路並不容易是可以預期的,關鍵還在於住民的共識與否,坂里在兩年前發展水上活動失利之後,其實老天已經透露了一些訊息,坂里可長可久的產業不是「海」上行舟,而是要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