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生計可以兼顧 保護區可評估有條件開放

  • 2006-03-31
 【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馬祖無人島礁有八處被列為野生動物保護區,保護的對象是近年來知名度不斷提升的燕鷗,政府基於生態保育的立場將這些島礁加以管制,但現在卻引起漁民的不同意見,生態保育與漁民生計孰重孰輕很難界定,透過有效的管理與管制是可以達到雙贏的局面。
 近年來,在北竿召開的年度村民大會中,許多村莊共同的話題是政府將馬祖的八個無人島礁列為野生動物保護區,在每年的四月一日到九月三十日完全管制,禁止人船接近保護島礁及退潮線向外一百公尺海域,法令封鎖了無人島礁,讓漁民無法在夏天上島採擷蚵貝類。這項政策在施行初期仍有漁民不黯法令的內容,偶爾有誤闖禁區的事件傳出,直到最近兩年,才能針對地區漁民達到完全管制的目標;但這些年來,漁民對保護區的管制一直不以為然,原因是政府管制了我方的漁民卻無法有效的阻止大陸漁民登上無人島礁從事各種漁業行為,以及近年來漁民生計日益困難,無法上島也減少了收入的來源;因此要求在管制期間有條件開放的聲音,不斷的有人提出。
 政府之所以列這些無人島礁為保護區,是因為要保護燕鷗生態不受干擾與破壞,立意甚佳;馬祖的燕鷗在生態上的價值是不容質疑的,對未來的觀光資源而言更有保護的積極理由,但這些年來,在層層的保護之下,燕鷗仍然難逃數量越來越少的命運,是什麼原因造成燕鷗數量無法和十年前相比?漁民以數十年的經驗判斷,這和管制沒有太直接的關連,應該是海裡的食物來源短缺造成,這是漁民的說法;而政府至今仍無法找到相關的証據來証實是否如此,繼續的管制是唯一的辦法,但對漁民而言不見得是公平的做法。
 地區漁民希望保護島礁在夏天有條件的開放,會不會造成對燕鷗生態帶來影響,是值得進一步評估調查的,從過去數十年這些島礁未實施管制,燕鷗並沒有受到影響的情況研判,局部的開放對燕鷗的干擾程度應該有限,其實地區漁民的要求並不多,只希望在夏天蚵貝類最肥美的季節,可以登島採擷,以實際天數來算,夏天管制期為五個月,每月大潮有兩次,每次前後約三天,而每天可以登島採擷的時間在下午三時到六時左右,開放的總時數是非常少的,因此有條件且有限度的開放措施是可以評估的,也是唯一可以兼顧生態與生計的不得已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