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馬祖研究學術論文發表會之一馬祖列島軍事基地之紀念性研究 由蓋茲堡國家軍事公園戰役紀念性探討馬祖軍事文化遺產之前瞻性與潛力 文/林蕙玟(崑山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助理教授) 資料提供/連江縣政府文化局

  • 2010-10-03
 馬祖列島歷經近半世紀的國共對峙,因兼具作戰任務以及戰略需要,遍佈高密度的軍事設施,包括地下坑道、碉堡、壕溝、營區、作戰據點、作戰標語等,使得原本的漁村轉變為具有特殊地貌的軍事基地。這些基於防禦系統的需要而建設的軍事設施使馬祖列島的地景產生變化,在解除近40年的戰地政務之後,這些代表著特殊歷史過去的軍事設施、馬祖特殊的地形、軍事遺產所共同構成的地面景觀、地下景觀、水上景觀,以及共存的島民聚落群等,在開放遊客觀光之後,隨之成為極具特殊性的戰地景觀。最值得注意的是,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於2009年提出的「金馬戰地文化」作為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然而,在政府積極推動馬祖成為一處以戰地文化為基礎的戰地旅遊業之際,應對馬祖地區之特殊時空以及其歷史性角色與定位,分別針對島民認知、戰地政務與軍事設施等各方面進行屬於此地的紀念性意義分析。
 本研究將引以為對照與比較來探討戰事文化區域的紀念性意義之案例,是發生於1863年美國的蓋茲堡戰役,該戰役是一場為期僅三天的美國內戰,但卻是歷史上最關鍵的戰役,在南北統一之後,蓋茲堡國家軍事公園成立而成為一個屬於戰爭雙方共有的軍事文化遺產,蓋茲堡國家軍事公園將戰役的過程,以超過1400座紀念物來為戰役的過程進行點狀與面狀的註記,讓各種參與軍種的戰事足跡顯現於國家公園中,而成為一處面狀的軍事紀念性場所。反觀馬祖列島是一處國共對峙時極為重要的防禦基地,也是冷戰時期東太平洋的防線,相較於蓋茲堡並非完全建立在戰役爆發之地的紀念性意義之上,反而是在於其原本所具備的戰略地位,以及其具有時代性的場所之歷史價值。本研究的重點則是從其在歷史上所具備的價值以及軍事紀念性意義加以探討,當馬祖列島本身的特殊紀念性價值明確建立,再藉由審視蓋茲堡國家軍事公園,分析其成為具關鍵性與獨特性的有形與無形資產價值,以及國家軍事公園在建立之前所應該具備的代性意義與歷史的價值一同來探討。此研究也藉機讓馬祖這個歷史時空上少見的戰略地位的角色,能夠立足於世界評斷的標準之上,確立馬祖列島的軍事紀念性意義,來發掘此軍事文化遺產潛在的能量。
 一、具時代性意義的軍事防禦基地
 馬祖近代的歷史顯現在十九世紀起即有村落於此落腳的紀錄,這些居民來自中國大陸閩江口的東海一帶,祖籍為長樂與連江縣居多,最初居民仰賴漁業維生,與閩東的沿海保持緊密的互動關係,此處是由多島嶼南北羅列,長約一百多公里,因險礁四佈,而成為惡夜船隻航行的阻礙,此險要的地理位置也讓馬祖成為十九世紀末在海上易受到盜匪盤據之地。直到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馬祖更逐漸顯現其位於閩江口的防禦性角色,尤其在1872年南方的東莒島所設置的東莒燈塔(舊名為東犬燈塔)以及建於1904年北方東引的東湧燈塔,更能夠體現到,十九世紀時的海上活動已經針對馬祖列島沿海港澳曲折與礁石密佈的天然地理情勢做了對於當時必要的回應。到了二十世紀初期,抗日活動與海上盜匪更加劇侵犯馬祖列島,因其海上的優勢讓馬祖原本淳樸的漁村開始顯現維安的必要。在抗戰勝利之後,馬祖列島則歸國民政府所管轄,設立了海上保安隊,更將馬祖視為海上游擊基地,目的是與中共展開海陸戰役時堅守的防線。
 直到民國39年成立馬祖行政公署,當年韓戰爆發時,美軍顧問團與台灣進行密切的互動,在雙方互惠流通之下,使馬祖的西莒成為當時人所稱的小香港(陳茂偉:2008)。當韓戰結束,而馬祖列島(主要由南竿島、北竿島、高登島、亮島、大小坵島、東莒島、西莒島、東引島和西引島與附屬小島等共組而成)亦正式被納入軍事管制範圍。然而,當時島上的居民與軍方已經形成一種具有系統性的共生關係,區公所管轄的村落也是在「以軍為第一」的原則之下生活的,軍方對於人民扮演著反共之單向的管制、組訓、指導、保護,而居民則必須接受與配合。特別是在馬祖守備區指揮部(後為馬祖防衛司令部)於1956年實施戰地政務實驗開始,賦予地區軍事指揮官對於地方的支配,澈底執行「黨、政、軍一元化」的統治,全面實施社會控制。47年中美防禦條約產生作用,美軍派遣正式的軍事顧問團進駐馬祖,協助國軍的訓練與防禦部署,並在日本戰敗後、台海瀕臨戰事的緊張局勢前夕,派遣日軍官團前來馬祖與台灣國軍合作,建議隨團參謀加強防禦軍工設施,此時美軍也對馬祖進行火力以及經濟上的支援,而塑造成為如今具有獨特性的軍事地景- 包括坑道的挖鑿與要塞式的佈局。
 馬祖在戰地政務實施的四十年期間,以考量國家的利益為首,策劃了系統化的戰備工程,也形塑出龐大與特殊的軍事地景;以馬祖之於台灣的角色與重要性來說,是以將之與金門建設為三民主義的實驗縣,作為向大陸文宣反攻的精神指標。(宋奕佳:1998)馬祖的地質為堅硬的花崗岩盤據而成,隨國民政府的駐地軍隊開始構築防禦工事以及種植大量的樹木以綠化景觀,因此,也使得馬祖地區達到進行軍事行動時之偽裝與阻敵的效果。而發生於1958年的823砲戰,是國共隔海對峙期間規模最大的衝突,在砲戰之前,國軍積極部署防禦,由於其位置在於中共砲擊的有效射程之下,因此即便在砲戰之後仍然不敢鬆懈並極力加強工事,且頻繁地進行軍事演習,將馬祖視為守備區,在總共僅有約36平方公里的馬祖列島範圍,遍佈著密集的軍事設施,包括碉堡、坑道、壕溝、據點、崗哨、砲口、防空洞,以及隨處可見的反共標語等等。這些軍事設施呈現出馬祖在冷戰時期,以南竿島為例,為了防禦的需要,在險峻的花崗岩山壁以大量兵力開鑿水上坑道- 北海坑道,內部設有步道,並以兩處水閘與外海相通,目的為了提供戰時登陸小艇使用也是馬祖列島唯一的水道坑道。此外,鄰近北海坑道的軍事遺構- 大漢據點,則是一處路上的坑道,是少數內部為三層立體式多砲台的軍事坑道,目的是為了監控南竿島南方海面的動靜。
 這些至今仍尚存的實質證據,可呈現出冷戰時期作為一處對外的島嶼其重要性與關鍵性的角色,如今與地理位置相仿的各國與島嶼相比較,與他處的軍事基地共同來看,卻非常具有跨國的「時代性」價值。在為時代性的價值這個概念提出說明之前,首先從構築於馬祖列島上的防禦工事之建設內容來分析,也可分別延伸出馬祖在40年代、50年代至60年代的歷史角色,顯示在戰務政策上的轉變,以及對於管理島上居民在意義上轉變。以下則是分別由40年代至60年代軍事設施的建設內容以及其所代表的意義進行說明。
 40年代:此時期為國軍撤退來台時期,馬祖也開始扮演反攻前線的基地,40年代初期,美國西方公司進駐馬祖西莒的青帆村,設置一處總部- 「山海一家」,訓練當地的海堡部隊襲擊大陸,蒐集情報,並掩護國軍,直到韓戰結束時才離去。直到民國47年爆發823砲戰,是國共隔海對峙期間規模最大的衝突,而砲戰前,中共調兵遣將,佯攻馬祖,因此當時國軍積極部署防務,並設置「馬祖守備區指揮部」,隨後於民國45年則成立「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管控戰地政務,這個時期開始進行軍事組織與軍力的整併,並極力加強防禦工事。
 50年代:這是開始為冷戰時期的時期,也因國軍進行「北海專案」,而興建東引島的「安東坑道」與「北海坑道」,以及北竿島的「北海坑道」。安東坑道內有觀景平台、彈藥庫、官兵寢室、中山室、豬舍等, 而北海坑道也因為冷戰戰備需要,並讓船艇能夠「藏匿於九天之下」,由軍方計畫進行挖山鑿壁出全長約700公尺,寬10公尺的「井」形坑道,不少構工官兵因操作炸藥不當而殉職犧牲。另外,位於南竿島海防一線據點的「鐵堡」(又名51據點)也是在此時所建,為了由軍方保衛百姓安全所建,內為坑道形式,堡內有射口、砲台、房間等,這是在島嶼的沿岸築起的據點與碉堡的其中一處,此為加強各港灣村落區的海防據點連線功能,同時也配合成立的「民防自衛隊」,男孩與女孩也須組成少年兵,接受軍事訓練,完全是「軍民一家、同島一命」的具體實證。
 60年代:建於此階段的防禦設施有「八八坑道」以及「大漢據點」。八八坑道的開闢是作為戰車坑道之用,全長200公尺,足夠容納一個步兵團的兵力。而大漢據點位於南竿島南方的海岸線上,靠炸藥爆破之外,其餘則由人力挖掘而成,此處與莒光島的數個據點連成海岸線嚴密的封鎖網,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一)有形的軍事設施體現無形的訊息
 民國45年施行「實驗戰地政務」起至解除共歷時36年,今日中生代的馬祖人在這段期間成長,並且經歷過那段管制時期在生活起居的設限以及砲火的威脅。具體可見到實施戰地政務、戒嚴與管制對於馬祖以及未來的世代,也成為馬祖無形的戰地遺產,因為顯現冷戰時期的防禦要塞的島嶼角色,以及實行於居民的軍事管制的「馬祖防衛司令部、戰地政務委員會聯合檢查組組織規程」、「戡亂時期台灣與金馬地區往返申請處理辦法」與「連江縣民眾自衛總隊組織規程」等皆作為「時代性」文化遺產的具體證據。目前尚存於聚落中的民宅、軍事基地、公共空間的反共精神標語,讓我們在眼中看著、口中隨之唸著的標語,也同樣呈現出它們在當下所隱含的時代性意義,這些留存的大小反共標語皆與大環境息息相關,因為這些是過去對峙與戰爭時期的產物、是反共抗俄時代的重要證據標誌,這些隨處可見的牆上烙印與痕跡卻也提供現今平和的狀態下重要的提醒。
 許多軍事的管制也與防禦工事一同成為相互可輔佐對照的軍事文化遺產,尤其自民國51年起依循「保存戰力於地下,發揮火力於地上」的戰術準則(宋亦佳:1998),策劃了「馬祖戰備工程遠程計畫」,戰備工程朝向據點化、系統化、地下化為目標,並構築後勤坑道系統,如南竿以及東引的北海坑道。自從民國81年解除戰地政務以來,民國83年開放觀光,直到民國88年正式核定成為國家風景管理區,與連江縣政府聯手推動觀光,以四鄉五島以及三十多處島礁開始引起國人前往旅遊的注意。然而馬祖地區長久以來為自給自足的漁村,直到正規軍隊進駐馬祖,一度在馬祖地區的軍人比居民的人數還要多,成為以軍人為主要社群的現象,因此,地區內對於民生物資的消耗量逐漸增大,也使得地區開始了地方經濟的轉型,為滿足大量的消費,居民轉業開設零售商店、開辦娛樂消費場所等,許多因應與服務軍人的場所也陸續形成。(未完待續,週一副刊續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