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馬祖學術研討發表會

  • 2010-10-11
文化物種演化下的異質地誌—談馬祖做為世界遺產潛力點的經營
文:林崇熙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接二版續昨)文化資產保存的最大挑戰不在於怪手,也不在經濟開發,而在於文化斷裂與崩解。上述客家聚落逐漸崩落的現象,反映了文化資產保存的關鍵問題在於所處文化脈絡的時代性解體,且未能在新時代生活中找到適當的鑲嵌區位與角色。苗栗古窯在各方極力呼籲保存聲中被剷除,看起來可以直接批評縣政府文化水準太過低落;可是,更是因為窯業在苗栗已然沒落,及陶瓷在當今生活中的社會角色愈來愈低落之故。與此相類似的現象是原住民的文化斷裂。當放棄原有部落(如從好茶舊社遷至新好茶)、拋棄祖靈信仰(因為改信基督教)、改變生活方式(如從打獵改為都市行業)、改變生命價值(沒有野豬可打,則沒有配戴百合花的勇士)、謀生工具現代化(如電腦或怪手取代獵槍)、社會關係貨幣化(賺錢取代了互助共享)、文化象徵商品化(如陶壺或琉璃珠皆可計價),則原住民部落的傳統文化保存將非常困難。當文化資產所屬的文化脈絡碎裂或消逝了,則尚存的文化資產位列於當今生活中,會有精神分裂般的問題。古蹟本有的社會角色若不被看重,則古蹟將在當今社會脈絡中孤苦伶仃或在當今的社會價值中流離失所。
 未能體察及解決文化資產之文化脈絡崩解的時代碎裂性問題,就會出現天價修古蹟的困境。古蹟修復估價一億五千萬元的台南火車站或兩億元的台南水道水源地及淨水池,都令人覺得文化資產保存是個沈重的負擔。6看起來是遵循著「原樣原貌原工法原材料」來進行修復,但卻僅看到物件而完全看不到這個古蹟所處的當代文化與社會環境。這並不僅在追問古蹟再利用的方向與內容為何,而更在於這個古蹟及其再利用要被鑲嵌在當代生活與社會發展之系統性的那個位置、角色、與功能。
 1922年(大正11年)完工的台南水道是台灣社會現代性的重要表徵,人們透過科技理性規劃與操作,大幅提昇大台南地區的公共衛生水準,而得以增加對環境的掌握度。要達成此任務,自來水公司需日以繼夜地掌握水源品質、處理水質、輸送水體至各處、管理水量調配等工作,同時亦需在年年之颱風、地震侵襲後,隨時修復及進行日常管理維護工作。可以說,台南水道是人們(用戶)、組織(自來水公司)、社會(制度)、知識(關於水質與公共衛生)、技術(建築、機器)、工作(取水、濾水、送水)、環境(曾文溪、颱風、地震)、病菌(霍亂)等一起共構而出。可是,當台南水道於1982年(民國71年)除役後就出現四層問題,其一為設備不再使用而鏽蝕腐朽,其二為日常管理維護的停止,其三為設施器械的拆除,其四為整體系統性的斷裂崩解。若僅由古蹟修復工程來解決目前所見的建築體損壞問題,而未能根本地面對上述生成問題的根源,則鉅額經費就是政府與社會的沈重負擔而已。
 古蹟保存與修復的重點不在於物件復原,也不可能回復原本的系統性與功能;而應該正視當前社會發展與文化樣態,要以何種價值理念、社會運作、知識技能、及生命樣態來構成再利用方案,以將此古蹟鑲嵌進當代社會文化中。再利用方案不在於任意地指稱此古蹟可為博物館、養生園區、或生態園區等新功能,而需在社會文化系統性的整體思考下,讓此古蹟能成為轉動社會、帶出新視野、及帶動地方發展的新動力。欲達此目的,則需仔細考察古蹟的豐富歷史文化、傳統智慧、精彩技術、在地知識、適當技術、社會運作、價值理念等內涵。而後在把握古蹟核心價值的前提下,思考將上述豐富內涵予以轉譯與創造性轉化,來鑲嵌進當代生活中。此時,共構此古蹟新生命的社會行動者將大幅改變,不再是以前的自來水公司、社會制度、知識、技術、工作、環境、病菌等,而可能是縣政府、文建會、社區、文化團體、非營利組織、商家、異質地誌感、設計師、藝術家、親子出遊、婚紗攝影、…等各種多元想像的可能性。確立了文化資產內涵及新生命的方向與內容,才知道要如何以多元策略來對待目前所見的物件損壞問題,建築師所列之修復原則層級(衰敗防治、原貌保存、強化維護、復原、複製、重建等)才不至於成為任意寫作文,古蹟修復也才不會僅是物件修復及走不下去的天價工程而已。
 文化資產雖然處於時代流變下而有著系統性崩解、文化脈絡斷裂、古蹟殘餘性等時代碎裂性問題,但相對地卻也孕育了促進文化發展最重要的文化變異性機制。亦即如果文化資產保存沒有體認問題所在,就會陷入結構性困境中;如果掌握問題關鍵,就能化危機為轉機。
 三、文化變異性
 從廿世紀至今百餘年是人類文明史上變動至為劇烈的時代。科學革命、工業進展、殖民帝國、民主改革、全球化、現代主義、女性主義、後現代主義、後殖民主義、網際網路、金融風暴等思潮與社會變遷,都對全球各地造成莫大的文化衝擊。台灣就在此全球風潮中迅速蛻變,所受影響不僅在國民所得提昇及物質生活便利性,更在於價值理念、社會運作、與生命成長的變遷與多元化。當社會環境如此巨大變遷時,不僅傳統文化認同遭遇衝擊,文化資產所處的社會文化脈絡亦崩解碎裂如上述。
 物種在環境變遷中的生存之道在於變異。透過突變、交配、地理隔絕等方式所造成的物種變異,發展出可能適應未知環境挑戰的物種,此即「天擇」(natural selec-tion)機制,重點不在於競爭或進步,而在於「適者生存」。7達爾文之天擇說用到人類社會之產業界亦如是。許多曾經呼風喚雨的大企業(如美國零售業巨擘Serars、高科技的IBM、迪吉多電腦、王安電腦等),雖然依然致力研究發展、傾聽顧客聲音、拓展服務據點,但卻在市場環境變遷下無法及時調整而一敗塗地。8如同產業之為文化物種的文化資產亦當如是觀。
 相對於自然界物種變異來自突變、交配、地理隔絕等無法預期的被動狀態,人類社會之文化物種變異卻同時具有主動性與被動性。文化演化可能在地理隔絕或日常生活的文化互動中發展,但更可能在創新創意或挑戰回應中主動地發展出文化變異,從而在環境變遷下有機會適應地存活下來。主動性創意創新固然能夠發展新文化物種,但不意味此即有較強的競爭力。許多創新創意未能考量所面對的社會環境為何、不瞭解市場(消費者)需求為何、缺乏必要社會網絡運作,因而我們經常看到95%的創新產品都是賠錢貨。9如此創新創意看似主動產生文化變異,實則被動地被市場所選擇與淘汰。10所謂的天擇淘汰在於物種無法適應環境(包括溫度、濕度、覓食等)變化而滅絕。那麼,文化物種如果無法鑲嵌於變動下的新環境文化脈絡中,意味著無法契合新社會環境而將被社會所遺棄或淘汰。
 對應於上述文化變異性之外部必要性,我們可再看文化變異性的內部必要性。哲學家Robert Nozick從有機整體的異質整合度來評估價值:
 如果一個事物的構成成份彼此之間的異質性越高,並且這些成份彼此之間的連結度越高,那麼該事物所具有的價值就越高。簡言之,一個有機整體的異質整合度就是它的價值。
 11Robert Nozick的價值論主張關鍵在於「差異與連結」。如果缺乏多元異質(如黨國教育),則價值低。若雖有多元異質,但缺乏連結(就如臺灣社會對於新移民的連結尚低,或如統獨矛盾、藍綠對決等之間的斷裂),價值亦低。自然現象中水位差造成水流,電位差引發電流,空氣密度與溫度差異造成氣流,則要有差異才有流動。12在文化中,如何有差異?此需靠多元文化及文化變異性來達成。跨領域、跨地域、跨國域、跨族域、跨性域、跨食域等多元文化相互之間即有差異,而文化內/外部之文化變異性更進一步地形成差異。有差異才有流動,有流動才有作用,有作用才有改變;此即文化變異性並不僅讓社會面對環境變遷的天擇時,有著較高的存活機會而已,更能積極地促進文化流動來確保社會活力。
 文化變異性造成的差異固然能促進流動,但亦需確保彼此的溝通性,否則將缺乏連結。缺乏溝通的差異有可能造成隔閡、猜忌、或衝突。文化傳承有其穩定傳統(例如佔60%),加上來自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或者來自日新月異的新發展(例如佔30%),以及個人的突發奇想或創意(例如佔10%)等,一起構成了一個文化物種的發展。
 在這當中,一個人處於傳統文化中,並非能夠將此文化百分之百地傳承下來,而總是會有著選擇性繼承、遺忘、疏漏、捨棄等。此外,在面對國際文化交流,或者日新月異的新發展時,也是會有選擇性的吸取或排斥。而在個人部分,有些人有能力及有意識地進行擷取元素與系統性整合,有些人能進行種種創意突破,但也有人在整合或創意方面較為貧弱。這些多元樣態構成了所謂的「一種米養百樣人」。眾多個人之間某種程度的共通性(尤其來自共享的傳統文化)確保了人們之間的溝通、互動、交流的可能性,此謂「異中求同」。眾多個人的某種程度的獨特性或差異性(尤其來自文化變異性),確保了同一個文化中的文化多樣性,此謂「同中求異」。上述來自文化傳承、文化新發展、文化交流、個人整合、個人創意等的綜合作用,造成了文化發展的獨特性與多樣性,就是文化物種的變異機制。
 文化若要增益其內在異質整合度,包容多元文化固然是必要條件,我們更可以從文化組成之天人物我觀諸要素來思考文化異質整合度高的社會何以有助於促進文化變異性。相對於單一教派之教條而願意包容多元教義、哲學、理念的社會,較能促進多元思想的相互激盪與相互引發;台灣對於宗教信仰的包容度才會出現豐富的佛教的龍山寺、道教的天后宮、回教的清真寺、神道教的神社、天主教的聖母堂、基督教的教堂、平埔族的公廨、魯凱族的祖靈地、…等宗教類文化資產及其相應豐富多元的祭典、節慶、技藝等無形文化資產。相對於單一科學典範性知識而可在文化資產中看到豐富的在地知識、另類知識、傳統智慧。九二一震災造成龐大的鋼筋混凝土建築倒塌,才讓人們重新省思何以木竹結構與土磚建材的傳統建築相對耐震。全球暖化議題造成的生存危機,才讓習於住在現代建築空調中的人們重新發現原來百年前日式宿舍就是綠建築。沒有電腦就不會計算與設計的工程師很難理解何以達悟族人憑著一把斧頭就能造出優良的拼板舟。眼中只有冰冷高科技產業的政府官員,已然忘記能帶給人們幸福感的糖、米、油、鹽、醬、醋、茶等傳統產業。相對於聯考後媒體一面倒地歌頌醫科、法律、電機、外文等「第一志願」,繽紛多彩的百工百業才能促進「天生我才必有用」式生命的自我實現。當社會想像中的環境理念朝向「天地和諧」而不再是「人定勝天」時,社會運作面向就會出現鼓勵低耗能的政策法規,在產業與科技方面才會出現綠建築、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等發展,而生命發展方面則出現「吃素救地球」的呼籲與實踐。由此可見,文化資產保存了文化內涵之天人物我觀的多元豐富性,確保了文化多樣性以促成內部多元交錯引發文化變異性。
 四、時代流變性
 以文化資產保存來促成文化變異性,一方面讓整個社會在時代變動中因為價值提升而增強生存適應力,另一方面也使文化資產自身增加存活機會。因此,我們必須保握時代流變性,方能尋找文化資產保存的有利區位(niche)。
 時代流變造成了文化資產不得不面對的系統性崩解、文化脈絡斷裂、古蹟殘餘性等時代碎裂性問題,但相對地也促進了文化變異性。大時代的政治局勢變動使得馬祖在冷戰對峙格局中,從沿海邊陲漁村小島一躍而與金門成為反共前哨。龐大駐軍與1956∼1992年的戰地政務使得馬祖與金門在地理╱文化隔絕下,相對於台灣而演化成特異的文化物種。但在1991年動員戡亂時期結束及1992年戰地政務解除後,駐軍逐漸減少、管制逐漸減少、人口流動逐漸增加。後冷戰時期的兩岸情勢緩和與互通,更帶進來大陸客及外籍配偶。在時代流變中,現住民、新住民、回流住民、暫住民(如駐軍)、遊客等交織出多元異文化的互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