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馬祖學術研討發表會

  • 2010-10-13
文化物種演化下的異質地誌—談馬祖做為世界遺產潛力點的經營
文:林崇熙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續前)在靜謐的日常生活中,各種行動者各自所帶來的傳統文化或相對性創新文化,悄悄地在「傳統╱創新」及「文化共通性╱文化特異性」兩組必要張力(es-sential tension)之中相互交融出文化變異性的潛勢。
 並不是設籍或居住在馬祖的住民都具有同質性。不同分類架構下的居民具有不同的性質。如何善用多元住民性質來經營出豐富的文化變異性,是馬祖作為世界遺產潛力點的經營要項。所有類別住民的溝通平台是「文化共通性」。不管新住民來自美國、中國、東南亞、台灣等,都與現住民在價值理念層次的現代性(moderni-ty)、社會運作層次的法治、環境掌握層次的之科技、生命成長層次的人性等面向是共通的。在價值理念層次的現代性中,當代人們共享著對於理性、法治、資本主義運作、科層組織、金融體系、教育體性、社會福利、科技知識及其相映的物質基礎建設(如自來水、疫苗)等,而成為現代社會人們共享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在社會運作層次的法治中,台灣作為一個法治國家,不再有白色恐怖時期權力的恣意妄為。13當今人們在保障人權的法治中得以相互溝通。在環境掌握層次的現代科技中,馬祖離島居民依然能以電腦、網路、長途電話、手機等與全世界暢快相連。在生命成長層次的人性中,人性共通性乃神話原型所反映的人性需求,如愛情、親情、友情、照顧、統治、創造、魔術師、智者、天真、叛逆、冒險、凡夫俗子、英雄等。14古今中外多少膾炙人口的戲劇、文學、電影等都以這些神話原型來探索深層人性。基於天人物我觀的文化共通性,讓新住民、回流住民、暫住民、遊客、與現住民等皆能無障礙地溝通與互動。相對的,如果缺乏此文化共通性,則各種住民之間將產生莫大的隔閡、猜忌、對立、矛盾,則馬祖就難以成為一個令人感到幸福的地方。正是因為文化共通性能使各種住民得以互動交流,因而新住民能帶入相對於現住民的新思考來使現住民的傳統文化得以有新意。新住民更能基於此文化共通性來學習現住民的傳統文化,方能得以融入在地文化,而不至於成為強勢外來者(尤其是大資本家)的入侵植入,或者弱勢外來者(尤其是外籍配偶)的暗自垂淚。
 馬祖要經營出文化吸引力在於掌握文化特異性的發展。除了上述新住民在認同在地文化後會交融出新可能性外,回流住民相當程度有機會發展出文化變異性。馬祖居民到外地就學或就業時,有機會與他鄉異文化相交融而發展其第一階段的文化變異。在他鄉居住一段時間後回流馬祖,則可能將外地的異文化及自己的變異式思考帶回原鄉馬祖,此時再與原鄉文化交會出第二階段的文化變異。亦即對於回流住民而言,移出╱回流過程都可能引發了以原鄉文化為基準的異文化交會與文化變異。
 對於現住民而言,保有傳統文化不能因守舊而被動地被時代淘汰。傳統文化的珍貴在於其為獨一無二且無可取代的文化物種,更是人們得以安身立命與安居樂業所依。所有的「新/舊」或「創新/傳統」都是相對的概念,現住民的傳統文化相對於新住民而言是新,新住民的傳統文化對於現住民而言亦是新。因此,現住民保有傳統文化,就有機會經營出相對於新住民、回流住民、暫住民、外來遊客、外地人等而言的文化特異性與相對吸引力。
 當新住民能夠基於文化共通性而認同在地傳統文化、回流住民能夠在移出/回流過程中帶進新舊交融、現住民能夠把握傳統文化來營造出具有吸引力的文化特異性,則馬祖所有住民就能邁向世界遺產格局所應有的「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在時代流變而引發的多元住民流動中,傳統與現代並不是二元對立矛盾,傳統更不是相對於現代的守舊或落伍,而應是二元張力的基準力量。建築空間形式看起來會影響傳統文化,如公寓大廈不會有合院的差序格局,或不會在RC建築中出現魯凱族的室內葬。事實上,是先放棄傳統文化(包括被日本殖民政府禁止室內葬、教會影響、或國民黨政府的行政組織等)才會放棄傳統建築、傳統服飾、…等。傳統物(食、衣、住、行、育、樂)是附著在傳統文化上才有意義。祭拜祖先或神明之物會隨著時空而變化。但重點在於「禮」,而不在「物」。子曰:「爾愛其羊,吾愛其禮。」用三牲祭拜固然看起來隆重,但吃素的人用鮮花、餅乾、罐頭祭拜亦不失禮。
 現代與傳統的關係不在二元矛盾對立,亦不在彼此之間的競逐零合,而在於彼此之間的系統性契合度、對環境的掌握度、社會運作的順暢度、及生命的發揚度。傳統是一種文化識別,文化既然必得包括價值理念、社會運作、環境掌握、生命成長等天人物我觀系統性,則傳統不與現代性相互矛盾,而是現代性轉譯了傳統及進行了生活系統性調整。傳統文化(如忠孝節義、孝悌仁愛)可能仍為核心價值,但已經以現代方式來運作了。我們可以看到日本有著最新高科技,但仍堅持其大和精神、武士道、集體主義等傳統文化。亦可看到堅持著回教傳統教義的組織隨時運用最新高科技武器來與美國對抗。「忠」的精神依舊,但對象不再是長官或老闆,而是自己的信仰、理念、價值(如人權、環保、文化資產保存等)。當今的主要宗教如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佛教等都有著兩千年的歷史,都是非常傳統的宗教,更在世世代代有著基本教義派或原教旨主義者強調回到經典戒律中。然而,龐大的信徒過著高科技生活而不會有任何的妨礙。甚至,我們看到各個宗教莫不竭盡資源地善用高科技(電視、衛星、網路)來進行傳教。
 既然傳統不與現代相對立,那麼,我們如何看待傳統藝術、傳統建築?如果這些文化資產僅是停留在「物」的層次,或是僅僅是技藝形式的傳承,而沒有具有現代意義的傳統文化作為精神、精髓,或者脫離了當代人們的生活脈絡,就會逐漸失去生命力而在系統性崩解、文化脈絡斷裂、古蹟殘餘性等時代碎裂性中被當代的五光十色所取代。
 時代的流變並不意味著直線式進行。電影《艋舺》大賣,連帶劇中的人物造型(阮經天之三分平頭)被喜愛、使用的老道具(追風、名流等機車,老裕隆或老賓士等)隨之水漲船高地價格翻漲,也就成為新時尚。這就像過去幾年千萬畫素的數位相機橫掃攝影市場,傳統相機看似因為落伍而要被淘汰了,連買底片都愈來愈困難。曾幾何時,傳統相機又悄悄地回到人們的眼光前,此時不再是落伍,而卻是時尚!這是因為使用傳統相機(尤其是需要測光、定光圈的機械式相機NIKON FM2等,或德製搖頭(swing lens)照相機Noblex)15使用相對昂貴的底片,就需仔細構圖拍攝,因此一方面表徵著攝影水準高,二方面表徵著對照片品質要求高,三方面也表徵著財力較厚。
 再從古董車來看。當車市一面倒地強調性能(尤其是加速性)、操控性、舒適性、內裝豪華、空間寬敞、省油、安全性等,怎麼會有人想開老車呢?老車性能不佳(馬力不強)、操控不靈活、沒有恆溫空調、沒有倒車雷達、沒有安全氣囊,尤其是零件取得不易,維修上甚是費神。正是因為老車具有諸多的不利條件,因此開老車的人逐漸被看成是有經濟能力者(負擔得起無止境的修車費用)、有品味者(尤其是開經典款的古董車)、有眼光者(古董車概為高品質的名車)。這就是古董車作為新時尚。傳統的東西能夠流傳下來(尤其是傳承十數代的老店),必然表徵著其品質高超,因而被世世代代的人們所喜愛。品質能如此傳續,表徵著一種堅持的態度。而好品質的東西尚須與時俱進地調整方向,方能不斷地契合於各時代社會的文化場。這般對水準的堅持與精進、優越的品質、與時俱進地在各時代有其社會區位、及作為地方的文化識別,都是傳統能夠承續的基本要素。傳統要能與時俱進,就需體察時代變遷,而不斷地在與現代量產物的相對性中凸顯出品味卓越,從而增進傳統自身的文化資本、社會資本、經濟資本、與象徵資本。
 傳統能在時代流變下轉譯成新時尚,意味著傳統/現代(或傳統/創新)能夠成為推動文化發展的必要張力。一張弓如果沒有張力,就無法射出箭。缺乏張力的弓,僅是一個靜物,沒有任何威脅,改變不了任何事。所謂的「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意指一個國家社會(尤其是公務系統)如果缺乏了來自外在威脅的危機感,就會以承平的心態而逐漸腐化而不自知。沒有活水源頭,一灘水不但會發臭,還會乾涸。這個活水源頭就是「必要的張力」。
 威脅感或危機意識固然能造成必要的張力,外來者與在地者之間也能形構出有益的張力。對於外來者而言,在地是個陌生領域而令人充滿著探險般的忐忑不安。對於在地者而言,外來者可能是威脅者或入侵者,如果缺乏共通性文化作為溝通基礎。但是,外來者也可能是受歡迎的協力者或新朋友,如果願意在共通性文化的基礎上認同在地傳統文化。因此,彼此之間就會出現張力。如果外來者對於在地者而言是威脅(如外敵入侵、外籍配偶是否拉低國民素質、外來種橫掃原生種、外國貨侵佔本地市場等),本地者就會對外來者抱以對立或抗拒的立場。如果外來者對於在地者而言是助力,就會毫不防備地引入新技術、新材料、新物產等,從而無形中塑造了新價值、新關係、與新理念。(例如美國文化在戰後藉由美援而大舉進入台灣)因此,不管外來者對於本地者而言是正面或負面,都可能造成新的張力。
 這些張力出現的場域不太可能在本地的道德與價值觀核心區域,而比較會在社會邊緣區域。如果外來張力直接衝擊本地的道德核心,必然引起堅決的抵抗,因為此將危及社會的文化核心。相對的,在社會道德的邊緣地區引發外來/本地之間的張力,就可能一方面減低社會衝擊力,另一方面就造就出必要的張力。邊緣與中心本來就可能有張力存在,引入外來思考將能強化邊緣者的戰鬥力,或者凸顯自我的特異性,因此,社會邊緣正是創造必要張力的最佳領域。居於社會邊緣的藝術家等因為權力與道德的包袱較輕,也就較能接受外來文化刺激,從而創造出社會的新可能性。此乃「藝術進入社區」行動或藝術村設置的利基所在。只是,藝術家做為暫住民或外來者,如果沒有在共通性文化層次與社區居民溝通,也不願瞭解在地傳統文化,就會成為侵入式植入,而為社區居民所抗拒或冷漠以待。
 既然傳統/現代(或傳統/創新)能形構出文化發展必要的張力,那麼,文化資產要如何引起社會發展的必要張力,以成為社會發展的動力呢?首先,文化資產具有特殊的歷史雙元性格。許多人對於文化資產不熟悉,而且文化資產又常常年代久遠而形成與現代風格上的重大差異,因此,文化資產既是血脈般的歷史傳承,卻又經常是異文化般的陌生存在。然而,文化資產又不是一般異文化般地陌生,因為文化資產在政治上、心理上、與論述上都被談成是民族文化的歷史遺產或共同記憶,因而具有想像上的歷史親近性。因此,文化資產具有陌生/親近的歷史雙元性格,故具有創造社會發展所需的必要張力的潛力。
 其次,文化資產具有核心/邊緣的社會雙元性格。如果文化資產保存已經是社會的核心價值了,文化資產就會成為社會制度化的一環,相關的法令、預算、政策、計畫、教育等都將成為社會規範般地執行,而不會引發重大爭議。然而,現今文化資產保存仍處於社會邊緣地帶,雖然有著文化資產保存法、文建會、文化局、文化政策、古蹟修復預算等種種制度性建置,但不管中央部會、地方政府、民間建設等,卻都常常視文化資產保存為經濟建設的絆腳石,故而樂生療養院、苗栗古窯、文貴醫院、雲旭樓、嘉義郡役所等保存爭議事件層出不窮。由於文化資產尚未成為社會的核心價值,因此當出現文化資產保存爭議時,地方文史團體、環保團體、生態保育團體等就會絞盡腦汁地去闡明此文化資產的歷史、文化、藝術、美學、科技、都市發展等種種可能的意義與價值,以發展種種保存論述來對抗政府或資本家的經濟建設。致力於文化資產保存的社會行動者會在此過程中發揮高度的創造力與想像力,營造出許多保存與再利用的新方案,藉以與經濟建設相抗衡、競爭、與說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