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馬祖學術研討會

  • 2010-10-25
馬祖文化景觀的風險管理性經營
-變遷志向與景觀經營系統的開發
文/波多野想(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
 (接二版續昨)換言之,景觀內的要素、構造、系統等,將會因過程與關係的作用下,進行不斷的再構築。殘存要素、變態要素及伴隨由此關係所產生的新構造與系統等,形成景觀的多層化現象。這樣的景觀與人類諸活動的相互性,成為源自社會由動態空間所構成景觀的主要特徵。
 2-3-2、景觀的構造(關係性)與過程
 景觀內存有多種樣貌的要素,這裡將其稱為「景觀要素」,從以上的討論中,可以暫且將文化景觀定義作以下之說明。
 (一)歷史傳統的生活產業與日常生活有著密切關係,如:土地利用、植栽、建築及陸橋等構築物,道路及水道等和社會生活基盤相關,且具連續性及持續性之的地理範圍,皆有關係。
 (二)由人類知覺而產生認知的(傳統的)景觀。
 (三)(一)及(二)相互作用所產生的關係。
 文化景觀研究前,應認定這些要素間具有一定的關係(本研究把無關係認定為關係的一種),也就是將文化景觀中,要素間的關係視為一種構造性的存在,彼此形成相互聯繫的區域。
 這樣的構造性應是絕對存在的,如本論文上述,景觀具有「一時性」的特徵,因社會過程作用而常變動,因此,不同的年代存有不同的景觀構造,此種行為到了未來仍會進行,持續地產生新的構造事物。D. Harvey所述:要素與物體間的構造將會因過程的持續不斷,而被維持或是消失。一般而言,安定的構造或物,在經歷過實際變化後,會產生一種「永續性」,所以景觀的性質隨著穿越各年代的「過程」中逐漸的明朗,但對物仍無法就分析明瞭其特性,為瞭解文化景觀的特性,必須導入時間軸的概念,透過時間軸的加入,解明各年代存在要素的同時,也可明確界定要素自身在各年代中的相貌或是消失的情形,這種結果將可能造成各年代、不同要素間的關係與構造相互結合,進而分析構造自身的變化情形與狀態。
 3、馬祖的歷史、社會與經濟
 馬祖地區的開發一直仰賴著漁業,作為閩江口漁場的休憩場所,隨著各時期政策的影響,可分為下列四個階段:
 (一)防禦倭寇的據點
 明朝早期於上竿塘設置「埠寨」,派兵駐守,防止倭寇入侵,增進了馬祖的開發,但因有敗軍集結海外與倭寇集結,深怕沿海居民與其勾結,頒布「片板不得入海」,昭告沿海島嶼居民遷徙內地,在《閩海巡記》也提到:「明初居民聚集,墾土成田,頗稱繁盛。後周德興以其地孤懸海中,徙其民而著之。自是以後,遂治禁山」自此,中斷了馬祖的開發。
 (二)商業貿易集散之場所
 而在清朝早期因鄭成功反清緣故,頒布遷界令,「離海三十里,村舍田宅皆焚棄」、「築短牆、立界碑,撥兵戌守,出界者歿」。沿海民眾遷退沿海三十里,再度受到政策影響而中斷發展,又因蔡牽等海盜作亂,毀損殆盡,直至清末再度開放移民,開港通商,也進而影響了馬祖之發展。
 (三)馬祖列為戰地前線。
 馬祖居於閩江口處,戰略地位極為重要,為國共抗戰之前線,民國四十二年,成立「戰地政務委員會」,實施戰地政務全區轉變為軍事重地,馬祖的空間結構受到了極大的轉變,居民的生活遭受監控,島上軍事設施林立,在澳口建築防禦陣地嚴守海面,兩岸從此隔絕,漁獲無法通商貿易,居民賴以為生的漁業大受打擊,雖然戰爭隔絕了兩岸通商及漁業交易,但卻因大量國軍遷入,公共建築的興建與新技術的傳受,經濟發展日漸繁榮,並形成另一種商業類型,產業改以經營國軍相關行業為主,各村開始形成商店街,市中心店鋪林立,依賴著軍方消費及收購物資。據《馬祖列島記》記述:「但在馬祖,不管是「免稅福利站」、「特約茶室」、「電影院」、「軍郵局」等…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讓我們統稱它為「服務業」吧!但隨著台灣的經濟發展,因馬祖山勢峭立,可供耕種土地並不多,而漁業近年則受大陸漁民侵犯,因而相繼移居台灣。《馬祖列島記》記述:「但是在馬祖既無礦業資源,又乏農田水利,加以漁產日漸枯竭…交通外加「戰地」種種限制,居民謀食艱,只好展開另一次的大舉遷徙…」而至戰地政務解除後,駐軍大量撤離,頓時失去經濟依賴,地方產業無法及時調整,造成經濟衰退,人口外流更為嚴重,聚落幾近無人,大多已成為遺址空屋,林蔓攀附。
 (四)馬祖的觀光轉型發展
 近年來,馬祖開始試著轉型成為觀光島嶼,以觀光發展做為替代性產業,伴隨觀光時代的來臨,傳統民居紛紛改建修復,增建道路、碼頭拓寬,期望能夠吸引更多觀光人潮,卻也開始失去了漁村原有風貌。舊有的事物之所以美麗,就因為其原封不動的歷史,架構著馬祖發展的歷程,但無經由有規劃性的政策推行是不夠的,在馬祖逐漸消失並非只有傳統的建築,無形文化資產的流失更為嚴重,就文化景觀的概念,人的持續發展,比聚落建築保存更為重要,缺乏了人的活動,終究只是展覽品,文化的意涵需得以傳承,這就是文化景觀之重要性,才是文化資產保存的最佳辦法。
 4、馬祖的在地聚落
 馬祖的傳統建築是屬於閩東體系的建築形式,主要來自福州地區的連江、長樂兩縣,雖然馬祖各戶的傳統建築的結構與形式是雷同的,但其內外的設計主要是為對抗自然的地理環境,馬祖傳統建築的材料是石頭,主要防止季風和颱風的侵襲,且因為地理因素的影響,建築多成分散配置,故馬祖的傳統建築是在考量自然因素下形成的,特別是福州地區,選址的首要地點為避開東北季風的地方,由於馬祖的海岸線複雜,有許多可讓船停泊的小海灣,故村莊也多建立於海灣附近,以利漁業的進行。為避免寒冷的季風, 村莊多建立於有坡度的小海灣旁,如南竿的鐵板、梅石及山隴與北竿的午沙,或是設立於向北面傾斜的東面,如南竿的清水、福澳與北竿的塘岐、橋仔等,但是,北部方向的村莊不能完全防在季風的侵襲,故有部分的村莊建立於南北之間,主要特徵是北方作一開口,為風的出口,南方則面海,但是對這些南北向的村莊來說,漁場在北則利於漁船的操作,可減少漁船往返大陸的時間,故設立於北方的村莊主要是考量經濟的因素,並利用適當的空間做為生活環境,如北竿的橋仔,其面朝西,和大陸相望,而獲得最大的運輸交通的便利,這是原鄉因素影響下所造成。
 遷台人口和姓氏的調查可反映出移民的特徵,相同姓氏或是具有親屬關係常會聚集,以防止外來的勢力介入,並且可鞏固村莊的生存空間,但馬祖的村落組成對象不僅局限於單一環境的氏族。以橋仔為例,主要可以分成四個區域,一部分的人來自閩北,其餘三區域的人來自閩南,目前橋仔共有7座寺廟,界定彼此的區域範圍。此外村莊北部的地區叫「牛欗」,代表當時有養牛,並有農田分布在四周。
 5、對於具威脅感的馬祖文化遺產之理解
 5-1、威脅的產生
 (資料來源:連江縣政府民政局)
 當我們在探討什麼是馬祖所受到的威脅或脅迫的同時,必須要先假設物理上的威脅或脅迫感是透過社群影響整體區域且具有共通性的。關於此點,人口分佈便是威脅的指針。但是,為了以制定必要的優先順位為目的,而利用人口作為威脅的指針,並非是一件適當的事情。例如,當自然災害或是其他的破壞活動發生時,較少的人口同時也將威脅的程度降低。但是,人口少卻無法為其做更大型的評價。例如,在對於文化遺產維持管理付之闕如的狀況下,當某村落的人口少於其所容許之人口數時,在維持管理上將會發生重大的問題。所以,在判定村落的威脅時,人口與村落容許度之間的關係將必須要納入考慮。
 這裡我提出北竿的人口統計資料,這資料不包含軍人的數量,明顯地,1972年後人口大量的減少,1993年北竿人口流失近1200人,為全部的1/4,可想而之,建築物荒廢的程度。雖然2004年人口有所回升至1831人,但與實際清形仍有出入。
 馬祖在1949年成為軍事基地,改變了馬祖居民的職業結構,很多居民放棄原本的漁業和農業,而從事以軍事人員為對象的第三級產業,馬祖的經濟一時活絡起來,但1991年後,由於軍人的大量移出,許多第三級產業開始衰退;對一位馬祖當地的居民來說,馬祖轉變為軍事基地是一個機會,可以以新的商業和工業改善自身的生活品質,並由於軍事的因素而導致馬祖人口的外移。
 5-2、威脅的累積
 根據2004年馬祖建築的現況分析,44.78%的建築仍維持當地地域獨特的形式,32.05%的建築都有屋頂失修的問題、19.23%的建築本體則有著傾倒的危險。有此可知,建築使用率的降低;人口減少的問題直接反映出傳統建築的破壞。馬祖的過去到現在一直存在的問題是海島特有的貧窮問題,在全球化之下,島民只希望有更大的商業區域,許多居住在臺灣的馬祖居民,透過調查發現馬祖的傳統建築的現狀是一種文化遺產的危機,是對自然的忽視與惡化的處理。
 對於馬祖文化遺產的幾個威脅中,傳統建築的放棄和不用是應該被重視的,其會直接影響在地文化的消逝,主要原因來自於人口的減少與生活方式的強烈改變,簡單來說馬祖的傳統建築與文化遺產由於人口的減少,地方沒有適當給予維護,這種情形在金門也是如此。
 文化遺產相關的威脅並不僅限於建築物本體,還包含了這些建築所建築年代的歷史、所建築場所面臨現代化所產生的危機,同時這些狀況還逐漸擴張到地域整體範圍。事實上,綜觀世界各國,多數的歷史地區在進行維持其地域的活力與建築品質時,並沒有相當的考量,故無法達成遺產價值的維持,也無法提供住民繼續其生活產業的地域經濟。這些問題的結果,傳統的聚落將破壞自己的境界線,聚落與自然之間的纖細地生態關係將陷入混亂。此外,地域的社群所擁有之地域資源之傳統的管理系統將逐漸地衰退,地域資源將逐漸失去控制。歸納這些事實的結果,將發生傳統的技術與文化的實踐將逐漸地消滅的問題。
6、馬祖文化的連續與間斷
目前馬祖文化遺產可以被視為福州閩南建築的移入,歷史連續性出現在這本地與外地的移民關係上,這些區域被保存,開發和傳送給未來世代,紀錄著原鄉的文化樣式、社會制度和法制系統。
 對於馬祖的村落與居民來說,歷史連續性的定義為:
 原鄉的土地利用-歷代祖先的土地使用與居民的關係。
 文化,譬如宗教、生活方式等。
 語言。
 住所。
 在文化的間斷性方面,許多的當地建築閒置,當地的居民也多從事次要產業和三級產業,種田和捕魚的民眾是非常少的,當地建築閒置的問題主要為馬祖轉變軍事基地,職業結構的轉換與人口的減少。如果當地建築可以像以前的狀況下被保存下來傳統文化應可被當成其中的一部分,加以保留維護,這樣的保存是靜態的,因為它只是單純地保存過去。
 如果馬祖傳統建築有很強烈的生存環境形塑,它的保存將是動態的,這種保存的歷史,會隨社會的存在而有所變動,這些變動足以影響村落的結構,馬祖最瘩的變動就是成為軍事的基地,由原本以傳統產業為主的村落轉型以商業為主的市場經濟,如要有效的管理當地建築,社會結構的變化是必須重視的。
 7、馬祖的景觀環境經營系統-以后澳為例
 后澳位於馬祖的東方,大澳山邊,是典型的漁村,村莊坐落於大澳山的西部山腳,主要是為抵抗來自東北的季風。根據當地居民的訪談,村落的發展是逐漸由山腳朝海延伸,主要產業是漁業、農業和零星的畜牧業,早期大澳山的西半部為后澳的農田所在,現今只剩下一部份,基本上,后澳雖然從事農業的發展,主要的收入來源仍是以漁業為主。這種複合產業的生活方式,就是一種對抗自然災害明顯的例子。
 這種以多活動或是多產業的方式,加以利用空間和時間,並不是為了躲避風險,而是平衡相關的報酬率—(危險最小化大於利益最大化),此為「產業風險退避」。這種產業的維護與具體化,不單只有后澳,橋仔與芹壁也是如此。
 整種經濟的理論最好的例子是70年代末期由J.C. Scott。史考特提出的研究例子危險的評估意即換取利益的最大價值,此為產業的生活原則。農村家庭會受到自然的影響,生活方式有所限制,但遇到有風險時則會加以避免已知的破壞或休息,藉由既定的政策,減少損失,后澳村中唯一的寺廟為村落的重心,每逢元宵節,會有燈會的遊行,遊行至北竿最大的商業區域-塘岐村。(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