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馬祖研究學術論文發表會從世界遺產之觀點思考馬祖傳統聚落保存之方向/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教授 王惠君

  • 2011-01-12
 (續昨)結語
 登錄為世界遺產代表著產生它的地方或國家的驕傲,並且是彰顯地方或國家歷史的證據,因此必須受到保護。馬祖傳統聚落保存了當地獨特的空間形式與建築特質,同時各聚落又因其自然與人文背景之關係,呈現出聚落各自的特色。同時,又因為馬祖特殊的歷史,一些聚落能保存其特色至今。從世界遺產的遴選基準來看,這些聚落可以說代表某一文化,或是人類與環境互動模式之傳統聚落、土地利用,與海洋利用之重要例証,同時目前也在不可逆的變化影響下顯得脆弱,也就是基準(v)。
 在世界遺產之執行機制中提出的一些觀念可以幫助我們深入思考今後馬祖傳統聚落保存工作的本質。首先就是對多樣性的尊重,也就是從所謂的規範式價值觀中走出,重視個別差異性之表現;不只是大家一般認知的作法與形式,無論是屋頂、砌牆、或是門窗等,在移民到馬祖生根發展的過程中,在各地因應實際人、事、物而產生的建築,像在各聚落並不完全相同的族群組織和空間型態,在文化多樣性之保存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就是各種有形與無形的文化在建築上出現的相同與相異特性,就是多樣性發生的背景,應該共同受到尊重。
 另一個觀念就是對真實性的認定已由對物本身之執著,也就是原物保存之百分比而擴大到對產生物背後來源的瞭解與對待方式,也就是藉著所謂資訊源而得以判斷其信賴性和真實價值。對馬祖傳統聚落來說,聚落空間之變化、擴增性特質,建築本身必須以修換部分耐久性弱的材料來保存整體建築價值的方式,必須事先思考並指出修復上的思考原則。也就是以對歷史、訪談、現場實物之嚴謹調查,對設計意匠、建築材料與技術和環境的深入瞭解以及紀錄,提出具信賴性之文化資訊源,在此基礎上,經過理性探討決定修復決策,將替換構材減少至最低,新材的尺寸、品質與種類與過去相同,工法也相同,並且在修復之際進行詳細的紀錄,完成後刊行施工報告書傳與後代,以使「真正的本質」之信賴性程度能得到確認。
 此外,更重要的是各文化應在其發展脈絡中確認自己的真實性評價方式,也就是對馬祖傳統聚落來說,什麼是「真實性」?也是今後在不同的保存案例之下,可以共同討論,逐漸累積成果的課題。
 同時,世界遺產中對於整體性保存之想法,以及對遺產保護與管理的建議,對馬祖傳統聚落保存來說,也提供具體的執行方向;特別是參與式作法之重要性,常常是過去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實際上對聚落保存來說,卻可能是關鍵之所在。還有就是緩衝區的觀念,也是過去比較少被考慮的部分。這些對日後的保存活化計畫來說,都是需要被檢討的部分。
 1古田陽久著;王慧貞、蔡世蓉譯,2003,《世界遺產Q&A,世界遺產基礎知識》,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p、6;世界遺產網站,http://www、what、org、tw/heritage/
 2王琇瑩,2008,〈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計畫演講紀要〉,《文化資產保存學刊》,第六期,p、 82-85。(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