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馬祖學術論文發表會 馬祖的地方認同與社區動員-推動世界遺產的在地動力 喻肇青 中原大學景觀系教授/吳振廷 中原大學景觀系兼任講師、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班

  • 2011-01-23
 (續前)家鄉的認同
 後軍管時期實施國軍精實專案、開放小三通與發展觀光,馬祖還糾葛在軍人不再與觀光立縣的游移之中。在脫離戰地政務軍管威權體制後的十幾年,馬祖從封閉社會之中解放了,開始有一些多元的想法及作法。1991年起,由地方人士推動的閩東建築保存運動崛起,接著為配合政府觀光政策,從90年代起,連江縣政府成立城鄉工作室,專責承辦各鄉修繕傳統建築工作,以振興聚落經濟與吸引人口回流為出發點,將多數空間委外經營。地方政府為有計畫的推動聚落保存工作,於2002年制定「福建省連江縣社區發展自治條例」,要求全縣各村都成立「社區發展協會」從事社區發展及各村聚落營運規劃工作。2003年文建會以馬祖濃郁的戰地文化深具魅力,符合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審理世界遺產新加入的「文化景觀」概念:蘊含有歸屬、傑出、重要性、地方性、意義、價值和地方獨特性等想法,將之列入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的名單上。
 地方開始自覺以文化資產為主軸來振興地方。有不少馬祖人在歷經離鄉背井的種種生命階段後,決定重返馬祖,以熱切誠摯的心,投入社區營造的工作,這是對原鄉的依戀亦是一股對家鄉的認同。至今四鄉五島的社區動員以穩健姿態開展著,從閩東建築保存結合社造力量,至由下而上的民眾參與地方發展,不間斷的社區動員使馬祖蘊含著一股蓬勃的文化生機,也讓世人看見了閩江之珠的新氣象。
 二、馬祖的聚落保存與社區營造
 (一)、成立文化局城鄉工作室
 1999年連江縣政府為執行閩東傳統建築之搶救、保存,推動相關聚落保存計畫,以達經營馬祖地區豐富的文化景觀及傳統建築特色之目標,遂籌劃成立「城鄉工作室」,專責執行四鄉五島的聚落保存與城鄉規劃業務,為傳統地方整體聚落風貌的完整性之維護及經營管理設立專責機構。城鄉工作室主要業務內容為:透過提案爭取經費方式,執行內政部營建署城鄉風貌等相關補助計畫。其中與「閩東傳統建築保存」有關者包括:閩東傳統建築修繕再利用與閩東傳統建築補助等兩大方向。並以「聚落保存」目標作為主要之推動概念。
 在2001-2002年期間,城鄉工作室重點業務除「閩東傳統建築再利用與補助案」外,更進一步透過提案爭取到:傳統漁村聚落調查研究;社區規劃師機制等相關補助計畫,企圖全面探討文化空間保存資源與社區營造事務相互整合的可能性。於2003年,透過「城鎮地貌改造-創造台灣城鄉新風貌示範計畫提案《發現海上桃花源—馬祖花嫁卡蹓與地貌改造行動》之爭取,確立了未來閩東傳統建築之再利用與補助案計畫的執行,並與社區營造機制緊密相連。
 (二)、聚落保存政策白皮書
 為有效進行馬祖地區傳統古厝之分區、分期再造計畫,縣府「城鄉工作室」在「聚落保存政策白皮書」內針對補助、再利用案提出相關策略及工作重點,如下:
 1、閩東傳統建築修繕再利用
 對目前無人居住之聚落內閒置古厝,主動提案爭取修繕經費;並經由與所有權者簽訂契約,取得該古厝在一定時間內之「公共(縣府)使用權」,並將修繕後的成果、資源,經由委外經營管理,由取得權利者代為執行再利用事宜,達成再利用、活化傳統閒置古厝之效益。
 2、閩東傳統建築修繕補助
 為全面保存私有古厝外觀、維護馬祖聚落之傳統風貌,逐年爭取相關補助經費,以開放申請方式,由原所有權者主動提案申請補助案,並經由分期驗收之方式核撥補助款項。在「聚落保存政策白皮書」內提出以下工作重點,作為執行閩東傳統建築保存(再利用與補助案)工作之依據。
 為規範與補助案有關之補助範圍、修繕及施工標準、聚落保存區與非保存區之補助額度,連江縣政府特擬定補助案之法源《福建省連江縣閩東傳統建築風貌補助自治條例》(以下簡稱自治條例);並進一步依自治條例訂定《福建省連江縣閩東傳統建築風貌補助施行細則》,作為行政執行與補助作業之依據。在經費來源,當時連江縣政府並未在年度預算內,編列有關閩東傳統建築保存的相關經費,因此每年的可敷執行經費,必需依賴中央(內政部營建署)的補助經費。
 3、聚落保存區劃設
 為保存具完整傳統閩東建築風格之聚落,經過縣府「城鄉工作室」近三年推動「古厝經營再利用」的努力,馬祖四鄉五島內已將芹壁村「1.74公頃」、津沙村「1.40公頃」、福正村「2.4643公頃」、大埔村指定為聚落保存區,由連江縣政府訂定「民俗聚落保存建築管理要點」及「公有地及聚落保存專用區建築管理辦法」並成立「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審議小組」審查。上述聚落保存區,亦是執行閩東傳統建築再利用或補助案等計畫的重要輔導、標竿計畫執行區域。
 4、芹壁村聚落保存
 為推動聚落保存與閩東傳統建築保存之示範案例,縣府先行以北竿鄉芹壁(下)村為實施據點。以1998年所完成的「馬祖北竿鄉芹壁傳統聚落整體規劃設計」為藍圖,配合補助修繕工程之執行,並以委外經營民宿作為發展主軸,辦理「委外經營管理」。由於芹壁地處偏遠,當時業者走現代化咖啡館模式,企圖以全新的面貌打響名號,但卻苦於人力資源與專業性的不足,在營運上遭遇許多風險不如預期的評估。同年,別於制度上的僵化,地方上由中華民國連江縣聚落保存芹壁村協進會,透過牛角社區組織合作,引進五個藝術家進駐,以文藝進駐營造文化活力,加上地方人士不遺餘力推動社區營造。近年,地方意識到政府營造計畫與學者們助力是階段性的協助,必須自力救濟強化社區組織。
 芹壁社區協進會表示,民宿經營者與社區的互動不足是造成經營不善的原因之一,協進會必須扮演委託經營者與社區居民的中間者。如透過藝文與工作室的協助,以地方文史作為媒介讓訪客與芹壁的生活文化緊密連結,藉此強化芹壁的藝文活力。現今已有社區培力的計畫,朝向永續經營。
 5、牛角村聚落保存
 牛角是南竿鄉復興村的舊地名,該村為指定聚落保存之區域,曾經是最早醞釀「閩東傳統建築自發性搶救與自力修繕」之聚落。牛角的社區營造已經累積將近十年的歷史,許多地方人士相繼投入地方文史工作,包括文化局長曹以雄、王花俤校長、楊綏生醫生(現任連江縣縣長)、林錦鴻、王清勇、鄭麗慧、曹常永村長、鄭治仁等等人士,積極地逐步修復聚落。在縣府持續投入再利用之修繕資源,並經由委外經營管理之成果,該村已有數棟修繕後古厝發展成相當具有活力的「賣店」,包含漁寮豬舍改建成人文咖啡館,民房變成老酒餐館的依嬤的店,和海角民宿。此外,亦有借給社團(藝文協會)代管的〈藝文工坊〉、委由個人曹以雄代管的〈老人館〉及城鄉工作室進駐作為工作室之用途。
 牛角經驗已讓在地居民了解閩東建築有多元化經營的可能性,近年許多返馬的年輕人願意接手整理,積極洽談申請修繕補助事宜,活絡的狀況是過去不曾見的,可見社區協會累積的能量無形中已成為一種文化、價值,持續發酵中。
 6、「馬祖地區傳統建築聚落保存計畫」
 為擴大「聚落保存」整體效益,交通部自1996年起於新十大建設項下納編「馬祖地區傳統建築聚落保存計畫」,並由交通部觀光局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主辦。此計畫係以「聚落保存修繕」及「聚落永續發展」二大併行策略為執行主軸,並以專案委託方式辦理。聚落保存修繕部分包含修繕傳統建築、改善聚落景觀、發展聚落特色3項重點;聚落永續發展部分包含鼓勵社區參與公共事務、凝聚社區意識、結合觀光產業再發展三項重點。此計畫案由台灣大學擔任「總顧問團隊」,地方團隊:「北竿地區」-台灣大學團隊、「南竿暨莒光地區」-中原大學團隊、「南竿暨東引地區」-中國科技大學團隊,分別於各聚落執行閩東傳統建築補助修繕計畫3及整體細部規劃及經營管理計畫,並結合社區總體營造擬定聚落永續發展經營模式。
 此計畫執行二年半,地方團隊在地方上經營頗有成效,然而有關補助審查程序、規範等牽涉種種複雜的問題,在長期溝通後仍無法解決,整體計畫因延宕過久後遂中止,目前該計畫已委託連江縣文化局來辦理。
 (三)、「連江縣社區發展自治條例」的制定-社造的催生
 自1992年起的再利用計畫,除了期望延續芹壁與牛角之示範成效外,縣府在執行上希望再利用方向能與古厝所在社區整體文化產業或社區旅遊開發結合。同時,於修繕設計過程同時考慮未來再利用的模式。
 連江縣政府為落實推動社區發展工作及公共空間營造之自治精神,執行由下而上之社區發展業務,特於1992年制定「福建省連江縣社區發展自治條例」,要求全縣各村都成立「社區發展協會」從事社區發展及各村聚落營運規劃工作(簡稱「社造工作」)。在推動社造工作的過程裡,縣府充分掌控4鄉5島、22個村行政區的需求,並透過村村做社造,來促成鄉鄉有特色,政府與人民發展相互支持合作關係;一方面由鄉親成立社區發展協會,透過村內決策來決定村的發展方向;透過爭取補助來實現村的願景與夢想。
 長達近半個世紀的軍管時期對於政治、社會與經濟結構的控制,也深深影響了馬祖的社會性格,並且反映在職業分佈、權力結構、公民意識乃至於社區營造工作的推動上。4而在解除戰地任務後,「觀光產業」似乎成了馬祖地區轉型發展的唯一出路,然而,透過社區營造的動員,建立文化主體經驗,促成帶動馬祖常民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認同,使觀光產業在地生活為優先的前提下,朝向永續經營。
 肆、馬祖地方動員-以南竿鐵板社區、東莒社區為例
 2003年中原大學團隊在馬祖南竿地區與仁愛村鐵板社區合作推動「一鄉一新房馬祖總動員行動計畫」,後三年透過「教育部創意學養計畫」與當地民眾、社區組織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另於2007~08年受馬管處委託辦理東莒福正、大埔聚落整體規劃設計的機會,進駐東莒。隔兩年在文化局委託下進行文化資產面的調查研究,作為後續申請文化資產之傳統聚落登錄之參考資料,迄今累積十年的馬祖社區營造工作經驗。本小節在綜合文獻資料之後,整理了南竿鐵板社區、東莒福正、大埔聚落在地方動員的歷程及相關成果,分述如下。
 一、馬祖南竿鐵板村
 仁愛村位於馬祖群島連江縣南竿鄉(島)南竿西南角的澳口,曾是一個古老的漁村聚落,又名「鐵板」,命名源自於澳口海底的一塊沉積岩板,在大退潮時(農曆初三與初十八)會露出水面,在反光之下,猶如一塊大鐵板。
 仁愛村目前僅有94戶、285位居民住在村子裏,最鼎盛期曾有1037人。鐵板在成為國軍前線之前,是一個頗有氣質的漁村,戰地軍營初期,曾是縣府所在地,辦公廳舍建於村落上方,同時形成一條由上而下的街道,兩側店家密集,並以階梯自縣政一直連至海邊,生意興隆,頗為熱鬧。在戰地政務時期,有不少居民在台灣置產,年輕人在本島求學業也是常態。然而,隨著裁軍,生意下滑,昔日盛況不再。在戰地政務解除後,鐵板如馬祖其他聚落一樣,面臨轉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