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馬祖學術論文發表會/馬祖的地方認同與社區動員-推動世界遺產的在地動力 喻肇青 中原大學景觀系教授/吳振廷 中原大學景觀系兼任講師、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班

  • 2011-01-30
 (續前)(一)轉型與挑戰
 1、昔日的獨立漁村
 早期聚落是南竿鄉南面的小漁村,因雲台山阻擋強勁的北風,經口耳相傳形成停泊漁船的基地之一,進而發展形成頗具規模的據點。其中大部分的建築都座落於海岸線旁,成為以橫向發展為主的漁村型聚落。
 2、戰地政務期間的服務中心及商業街
 1956年因馬祖實施戰地政務,加上聚落面向中國大陸的海域,戰略地位相當重要,軍隊開始在各島駐軍。位於鐵板聚落上方的馬祖日報,就是早期的抗戰指揮部。服務業及商店相繼而來形成商業街,軍人消費成為主要收入來源。鐵板聚落從傳統的漁村轉型成以服務軍旅為主的大型村莊。
 聚落上方的內陸道路完成後,聚落型態也隨之轉變。原本的橫向發展的漁村結構,在上方建立了一條直通馬祖日報的道路,新的住宅和店面就沿著道路的兩旁建造與發展。整個鐵板聚落最後分為兩個結構,一部份是原本舊式漁村,居民稱之為「下街」舊聚落;另一部份是沿著新街往兩旁發展的建築群,當地居民稱為「上街」區域。
 3、裁軍後,產業轉型的機會與挑戰
 兩岸敵對關係漸緩之後,隨著裁軍,生意下滑,昔日盛況不再。在戰地政務解除之後,鐵板如馬祖其他聚落一樣,期待開放觀光之後的可能轉向。由於鐵板的居民以公教人員居多,開店做生意是家庭副業,經濟發展固然重要,但地方發展也是大家非常關心的議題。面對社區產業的轉化,過去鐵板的經濟依靠漁業,而在戰地政務時期轉為服務業,戰地政務解除之後,戰地服務業面臨轉型,觀光產業似乎是重要的選項之一,然而建立以社區經濟為基礎的地方產業才是永續社區的重要營生目的。
 4、永續第一村的鐵板願景
 鐵板社區本是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自從漁獲減少及戰地政務解除的影響,目前生產、勞動、從事零售商的居民無法在社區中營生,社區內多剩下公教人員、老人與小孩,社區產業造成嚴重衝擊,營生系統瓦解。在此危機下,亦是一個發展綠色概念「再生」生態社區5的機會。此外,鐵板地區因為外部干擾低,反而可成一較獨立的系統,加上村落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官帽山及海灘與社區緊鄰,自然資源的可及性高。從生活文化的條件來看,鐵板位於閩東生活文化圈,社區對生活文化的認同力高,對地方發展的未來遠景也有相當的共識,從各方面的條件來評估,有機會成為馬祖「永續生活第一村」。
 (二)社區動員與營造歷程
 1、活力十足「鐵板社區發展協會」帶動社區環境營造
 「鐵板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於2002年,為一成熟的社區自治組織,社區會員多擔任公職並受過良好的教育,定期舉理監事會討論社區議題。鐵板社區發展協會會員人數105人,涵蓋每一家代表,大部分為社區中的中青壯年,以經營商店及任職公職者為多數,對於公共事務之溝通多以會議決定。而社區中的金板境廟宇委員會係由社區內各家互推派代表,再經投票選出,包括社區內老、中、青三代,象徵社區中的傳統秩序,這是鐵板社區人力組織上的狀況。
 鐵板的社造運動是從「官帽山整山」運動開始,當初只是一個簡單的想法,就是把山上的垃圾運走,並且開一條可以走的路。隨著社造運動的發展與團隊之間的合作,居民發現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是越來越多,只要懂得方法就不用依賴政府,透過社區與眾人的力量去執行。社區營造從一開始的閒置空間營造、街巷弄的美化、植樹運動等都企圖將鐵板社區打造成一個健康家園,而社區動員以廢棄材料營造的砲彈路,除了是官帽山營造的起點之外,特有的生態營造模式亦影響了往後居民動手改造家園的方式。社區多數的居民對於環境的維護都相當積極參與,因為在社區人力組成中具有相當多數關懷社區人士,例如社區婦女自組義工隊等等的非正式組織。由於這股對社區強烈的認同感更加強了社區的凝聚力,使得社區居民在行動上比起其他社區居民更具有自發性。
 2、「一鄉一新房馬祖動員行動計畫」6啟動社區參與式設計
 2003年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承接連江縣政府「一鄉一新房馬祖總動員行動計畫」,進行馬祖各鄉新房參與式規劃設計暨社區營造動員工作。馬祖傳統的婚嫁習俗「花嫁」7,新人的新房是經由全村居民動員合力營造而成,以作為三天三夜婚禮儀式的前奏。「一鄉一新房」的參與式設計工作營開啟了專業團隊進駐社區,在街上建立工作站、基礎資料的收集與匯整、製作生活地圖、大模型到新房規劃等,由居民工作會帶動參與的節奏。從新房、1+6公園到1+6社區空間是以「社區關懷據點」為考量而設計,最重要的是希望能創造出屬於社區居民的公共空間,並且在之中獲得彼此交流的機會和互相了解的地方。
 新房動員計畫的精神在於透過新房的動員過程,召喚馬祖傳統鄉民社會中的緊密互助關係,以此帶動社區營造,因此,一鄉一新房的重點不單在於新房的設計,更重要的是透過這個行動,帶動社區參與及對地方發展的新想像,以面對戰地政務解除帶來的新挑戰。
 3、透過「服務-學習」建立社區與大學師生團隊之長期夥伴關係
 (三)文化資產保存與地方認同
 1、守護信仰、歷史建築保存-天后宮
 2007年「金板月圓慶中秋」的餐會上,前縣長陳雪生應允將補助鐵板天后宮新建經費600萬元,聚落間開始了討論廟宇新建議題,然而,另有一群居民希望保留天后宮的原貌,若有需要則以修護方式辦理。鐵板社區在興建與原貌保存的兩種聲浪中面對重大抉擇。因此,透過社區討論決定委託專業團隊進行修復研究計畫,目的在於先以研究的方式來作整體紀錄,倘若未來選擇興建,尚留下珍貴的文獻。也藉此建立專家學者與居民互動式討論及觀摩的機會,讓在地居民重新思索文化資產的意義以及保留的價值。
 2、創造無形文化資產-鐵板燒塔節
 馬祖地區有一特殊的文化習俗-「燒塔」8,「鐵板燒塔節」來源很簡單,一年社區內金板境廟宇委員會主辦之中秋節燒塔活動,對象以社區內居民為主,為了響應環保及節省經費,不同過往於的中秋烤肉,而由社區婦女負責烹飪來辦桌。社區協會成立後,結合學校與協助廟委會共同辦理,經討論減少摸彩活動,由社區居民參與規劃活動,婦女煮食、節目表演則由居民自行擔綱演出如仁愛國小大鼓隊,因此,此活動就成了每年中秋的大事。燒塔活動亦逐年變化,每年均有不同的變化,也逐漸吸引外村參與,另因社區動員能力強,創意十足,2008年起地方政府投入資源,將活動由聚落活動提升為地方文化活動,增添馬祖的觀光資源。
 從「鐵板燒塔節」活動可以看見社區動員力,經由參與、認同讓燒塔節成為社區的大事,透過集體參與、集體創作成就了屬於鐵板的無形文化資產,甚至提升到馬祖地方的文化活動。鐵板居民漸漸產生了「地方認同感」,並且也對於自身所擁有的經歷與能力更加驕傲。
 二、東莒島-福正村、大埔村
 東莒舊名東犬,當地居民也稱呼為下沙,是馬祖列島最南端的島嶼,島上有福正村、大坪兩個行政村,大坪村是大埔與熾坪的合稱,目前人口集中生活機能較齊備的熾坪,而傳統聚落則集中在大埔。目前福正以及大埔村已被劃定為「聚落保存區」,兩村在地理位置上及其歷史發展上皆有其特殊性。福正村居民雖大多遷居台灣,現居人口僅十餘人,然過去居民以捕魚為業,也曾為東莒島第一大漁村,近年因漁獲銳減,人口多已外移,留下沿海岸建造之傳統建築所形成的特殊聚落風貌。大埔聚落位於東莒島南隅,是閩東傳統聚落保存範圍之一,過去是僅次於福正的第二大漁村。
 (一)轉型與挑戰
 1、離島中的離島
 馬祖開始推動聚落保存工作「修繕補助」及「修繕後再利用」累積多年經驗,已獲得大家認同,然而關注力多集中於南北竿,也因為交通較便利及人口資源集中,保存修繕及再利用成果較為顯著。因為交通的關係,從台灣來看,馬祖四鄉五島是離島;從南竿來看,莒光是馬祖的離島,因此對台灣來說,莒光是離島中的離島。莒光地處偏遠對遊客來說是邊緣,但從另一角度來看,開發少、資源破壞較少就保留更多自然生態資源,對莒光是一種新的意義與挑戰,也是莒光人對莒光人一種對原鄉的認同。
 2、史前遺址見證馬祖歷史
 東莒島面積雖小,卻蘊含了豐富的歷史環境資源,包括了反應先民生活與貿易情形的考古遺址(史前時代熾坪隴遺址、菜園裡遺址的出土9)、見證明代剿倭歷史的大埔石刻,以及清末所建造指引往來貿易船隻的東犬燈塔等。因此,馬祖歷史的書寫與東莒島的發展息息相關,其既有的歷史文化、建築聚落、生態環境,與近年來社區營造所蘊積的能量,都是東莒成為永續島嶼的穩固基盤。
 3、社會組織—從民防自衛隊到社區發展協會
 過去福正、大埔聚落中的社會組織組成,從1933年開始設置保甲並有聯防自衛組織,至終止實施實驗戰地政務後,共經歷了四十多年歷史的戰地民防組織。雖結束自衛隊的組織,但過去自衛隊年輕人的活力仍展現在參與地方的公共事務上。1990年1月成立了「東莒文化促進協會」,由當時的縣議員劉榮華擔任首任理事長,協會開始規劃進行大坪社區總體營造,內容包括家戶訪談紀錄及受訪問者照片,透過社區組織的動員讓居民瞭解大坪社區未來發展藍圖。2003年9月,以大坪、福正村聯合的方式整合內部人力,成立「東莒社區發展協會」。以東莒島上的地方文化維護發展為努力目標,持續推動歷史文化相關的活動。東莒社造推動要人力資源有前議員劉榮華、前會長謝春寶、村長、王建華校長、老師、商家及熱心參與的社區義工,年齡層約40~55歲,參與社造活動籌劃的人屬於少數,社區亦意識到人力匱乏是社造目前所面臨必須急迫解決的問題。
 4、「同島一命」的思維
 「同島一命」是猛澳沙灘上以斗大紅字書寫的軍事標語,而套用在東莒島文化資產的保存上卻意外地符合這樣緊密相連的關係。東莒島面積並不大,卻富含了豐富的歷史與自然資源,從共生的角度來看,整座島嶼視為一完整的文化體,在思考發展時能夠以島為單位,將各項資源納入保存工作範疇內。福正、大埔的文化資產保存可從兩面向來看,一是透過社區參與的過程讓東莒人對東莒過去有價值上的肯定,對未來有認同、關切,二是從長期來看,不間斷的行動、不同階段行動之累積,及非用建設開發之態度,即是重新讓鄉親認識福正、大埔之潛力。若對未來認同可強化,行動就會帶出永續經營之力量,也才會和「本島」的開發建設有所區隔。
 (二)社區動員與營造歷程
 1、東莒社區發展協會」:守護家園行動
 2006年起在當時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謝春寶推動「多元就業開發」10之下,以魅力東莒計畫,帶領著社區媽媽們走出家門,為社區的環境維護盡一份力。2004年四月協會起召集義工,發起尋找東莒「魚路古道」11活動,並進行小徑開挖,重整早年大埔與大坪間「魚路小徑」。這條小徑使用近百年歷史,六○年代末期,大埔人口外流後沒落,小徑也被荒草淹沒,東莒社區發展協會一步一腳印,以自力營造的方式,為地方文化盡一份心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