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地區村境廟社擺暝祭祀之研究 以「坂里十三暝」為例/王俊傑 (一)

  • 2011-02-13
 摘要
 本研究以馬祖擺暝節慶祭祀為研究疇範,藉由「坂里十三暝」個案來探討馬祖地區村境廟社民間信仰,將其祭祀流程與代表之涵義進行討論。
 本研究共分為四篇目進行探討,第一部份前言,第二部份即是探討馬祖民間信仰、祭祀儀式源流,第三部份則是敘述坂里十三暝案例,第四部份探討元宵擺暝祭祀之涵義,最後做出結論,將馬祖擺暝祭祀之研究成為文獻資料,以供相關領域之文獻參考。
 關鍵字:坂里十三暝、馬祖地區節慶習俗、馬祖擺暝祭典儀式
 一、前言
 元宵「擺暝」,乃是馬祖地區四鄉五島各村境一年之中最為重要的廟社祭祀慶典,其呈現的不僅只是為廟宇的祭祀活動,整場祭典儀式所賦予的涵義與所代表的社會價值層次極為深遠。
 擺暝祭祀流程係源於閩東區域的民間節慶之信仰崇拜,在區域社會中其民間信仰、生命禮俗之產生,最初皆因當時社會背景所需,心靈寄託等等元素,經時間推演層層加入,而形成有系統的祭祀程序,再藉由透過祭祀儀式,達到實踐崇拜動機與信仰寄託之所需,滿足心靈上的慰藉。
 福建多山峻嶺,地域險惡,氣候濕熱,由此地域環境使然,造成自古以來創造神靈、宗教、崇拜、民間信仰較為多元與豐富,其崇拜、信仰、祭祀因而相成,形成社會所需的能量所在,因而此模式的民間俗例,歷經多年盛行依舊,承接未斷。
 清朝中期,馬祖居民祖先遷徙來到蕞爾小島落戶定居,成為主要媒介,將祖地宗教信仰、神祇崇拜、生命禮俗等習俗帶到馬祖,沿襲續接,原就為海島的環境區隔,而有所在地變化,適切海島型式社會環境,後又因政治區隔的疏離,導致自樹一格,前後陸續加入更為因地制宜的崇拜祭祀元素,使其元宵擺暝祭典儀式更為獨樹一格,成為閩東區域內有關民間節慶崇拜信仰中,添加多元因素而成的祭祀系統,呈現出自成一格的特殊文化遺產。
 此種祭祀的社會脈落在馬祖區域型社區已達到內斂之作用,成為很重要的穩定因素。民國60∼70年代,馬祖居民遷移台灣本島定居者不計其數,形成二次的遷徙作用,將馬祖崇拜信仰祭祀模式,移至台灣聚居社區,繼續延伸擺暝祭祀的信仰活動,勾遷出福建、馬祖、台灣三地的沿襲,當中環境雖會因地適宜,然主軸仍大致相同,形成特殊的祭祀連繫點關係,產生相同時段卻不同區域的沿承發展。
 二、 馬祖民間信仰、祭祀儀式源流
 (一) 始於福建
 馬祖四鄉五島聚落族群皆從福州、長樂、連江等地,係屬閩東區域遷徙而來,外加少數來自閩中區域遷徙之族群。因此,在民間信仰、祭祀儀式上,無庸置疑亦是傳承祖地之風,雖經歷朝歷代的時間更迭推演,仍保有一定程度上的沿襲承接,探究其由,民間信仰上的諸多祭祀儀式所代表之涵義,有其社會期待與使命,賦予極深層面之功能作用,由此立意,可知祭祀儀式能世代相傳至今,生息延續,賦予意義可見一斑。
 福建境內廟宇佛寺眾多,宗教派系亦多元發展,探究其社會環境氛圍自古即就相信天地山川、仙佛鬼神無地不所,因此成就歷朝歷代對於閩地的宗教發展、民間信仰、「淫祀」或「正祀」態度迥異,其發展過程受到中央皇權態度與主客觀條件等因素影響,而形成眾多而繁雜的發展模式,在此僅就各朝對宗教與民間信仰、「淫祀」或「正祀」之過程簡述說明。
 1、秦朝閩越族群、漢朝漢族融入
 古時就將江南等地視為「信巫鬼,重淫祀」之地,閩地風俗雖不見詳細記載,亦與江南相似。閩地在秦漢時期即有閩越國,其閩越族曾在秦朝被統治。閩越人很重視祖先崇拜與祭祀,同時尊天地、事鬼神,宗教觀念即有尊祀天地(山川)鬼神。漢武帝時期1盛行巫術,被稱為「越巫」。男、女巫在祭祀中有分工,女巫-能事無形,以舞降神」,即是從事科儀舞蹈之請神活動,而男巫則「能齊肅事神明」,即是負責主持祭典之儀式事務,後由於漢代時期儒術興盛,受男尊女卑的觀念影響下,女巫開始逐漸退出祭典,其「以舞降神」的職能也就由男巫來進行,因此在後來民間祭祀中,都由「覡」來兼行傳統之男、女巫的法事科儀。
 漢朝與三國時期,中央皇權開始對福建重視,原聚居北方漢民族亦開始遷徙入閩地。至此時期之後,中原戰亂頻繁,漢民族紛相向南逃難,民間信仰、祭祀規範因此遷徙之媒介帶入閩地,形成閩越族群在原始宗教發展輪廓下,日漸融入漢族信仰模式,形成由漢族宗教信仰、民間信仰發展取與代之,閩人對於神靈之祭祀之風亦有轉變,傳承北方漢族之三獻禮儀,作為廟宇祭祀之範疇。
 2、唐朝二次漢族遷徙、宋朝中央加持
 唐朝五代時期,隨著道教與越巫進一步合而為一,不少巫覡去世後被奉為神仙,成為福建人格神的主要來源2。此時福建境內在地神祇相繼而出,因此「淫祀3」興盛。五代時期,狼煙四起,北方漢族再次大量遷徙南下,帶入北方民間信仰與祭祀元素,民間祭祀之風氣演變更甚。
 宋朝時期,福建境內民間信仰有其較大之轉折,雖然朝廷對「正祀」與「淫祀」態度上與前朝一致,然中央皇權在作風上已悄悄改變,屢下詔命,編定制度,賜予民間祠祀廟額與封號,納入「正祀」之列,其統計北宋共有1,008次賜封紀錄,南宋則有1,168次賜封紀錄4,承認民間信仰、祭祀之正當性,而不再禁絕,從白馬尊王崇拜歷程中敕封紀錄即有脈絡可尋5。民間信仰方面,宋元時期福建曾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造神運動 」。
 3、明朝三教匯流、清朝立廟盛行
 明朝時期,福建境內儒、釋、道三大宗教進入融合,因儒、釋、道理論與儀式融入宗教信仰、民間信仰及生命禮俗,各取所需,使得生命觀點與祭祀方式轉變極大6,此歷程直接豐富祭祀儀式當中所賦予之涵義、價值觀等之作用之內涵,而此時期所形成之祭祀架構,亦是當今馬祖民間信仰祭祀之源頭。
 清朝時期,宗教信仰與民間信仰發展及其興盛,主因是拜民間文學7之賜,加上說書、茶館等媒體宣傳擴大,傳播作用發酵,使得地方神靈的故事8,逐漸大量創作,層層相疊作用,使得明朝時期的祭祀儀式,更因此發展歷程的推動,添加更多關於在地神祇與祭祀儀式之元素,更加豐富宗教、民間信仰與祭祀儀式之發展。
 (二)深根馬祖
 1、清朝遷徙、落戶定居
 近幾年,隨著各村落、社區書籍文獻資料調查,馬祖四鄉五島區域內各村落族群定居之時期,據統計普遍皆於清朝道光、同治年間9前後遷徙而來,並將其祖地崇拜、信仰神祇分爐、祭祀儀示移續至新故里,隨著將近180年∼200年之時間推演沉澱,其神祇崇拜與民間信仰、祭祀儀式仍保存至今。
 清朝中期,在福建境內宗教與民間信仰上,因處於最為頂盛與傳播作用的社會環境催化之下,各區域地方神祇的崇拜勢立發展迅速,其民間信仰與祭祀儀式,在同一時期達到最豐富的延伸。馬祖先民在此一時期從福建祖地渡海遷徙,使得馬祖各村境廟社民間信仰呈現多元的發展10,探究其主因乃是受到清朝當時社會風氣之影響甚鉅。
 清朝時期造神與祭祀儀式之形成,有閩越族群的遺風11,中原漢族帶來之輪廓,創造出明朝時期的初構發展,後經清朝鄉野文學奠定與傳遞,使得大量造神地方神祇與祭祀儀式之產生,源自於鄉野文學的串聯,構建出崇拜信仰與祭祀涵義的附與價值,透過此波助瀾,造就出祭祀儀式的傳承未斷,整體區域性社會價值從此得到寄託。
 因此,探究馬祖民間信仰祭祀儀式,其形成之初衷動機與清朝時期福建境內社會價值觀與崇拜寄託等諸多觀點十分相似契合。
 2、歷史動盪、海島疏離
 從清朝時間遷徙來到馬祖後,雖然歷經日軍侵占、國共內戰、戰地政務等紛擾,卻未使民間信仰與祭祀埋沒消失,仍繼續保留下來。舉凡民間信仰、生命禮俗、飲食文化等,依然續接傳襲。戰地政務時期,宵禁管制之約束機制在元宵擺暝節慶之日,主政者仍需通融讓村民舉辦,可見其價值深植人心不易影響。
 海島疏離亦是其文化獨特之處,依謀生所需族群從內山遷徙至外山海島,國共內戰之前,馬祖與福州、長樂等地仍處聯絡熱絡,但整體社會以開始走向海島型態之生活需求模式,從經濟需求、民間信仰、祭祀區域、祭祀活動等以悄然變化。國共內戰後,區域性的隔離成為主觀因素,分水嶺由此而立,導致馬祖區域性整體的演變至今日之模式發展,民間信仰與祭祀亦成為「海洋祭典12」之發展趨勢。
 3、扛乩匯流、特色文化
 馬祖扛乩崇拜信仰起於北竿,北竿扛乩崇拜則源於閩南,清朝末期隨著周氏家族遷徙而帶來北竿塘岐,再由塘岐蕭王府廟社傳襲至坂里蕭王府六位大人廟社13。兩廟社因神乩辦事極其靈驗,因而擴引發展成為北竿境內廟社的崇拜主流,從「寶馬」崇拜轉移至「神乩」崇拜。民國60∼70年左右,經濟所需,馬祖鄉親大量遷徙台灣本島,落戶定居桃園、台北等地,坂里玉封齊天大聖廟社、玉封蕭王府六位大人廟社與芹壁龍角峰廟社移香桃園,於八德市龍崗、宵里等地蓋廟設壇,神乩崇拜也隨之傳承。
 近幾年,隨著馬祖其他島嶼鄉親信仰所需,北竿扛乩崇拜也順勢擴展至東引白少爺廟、莒光威武陳元帥廟。神乩崇拜之軌跡,從村境廟社之點對點發展,拓展至北竿區域性質,隨族群遷徙延伸至台灣,最後從北竿又擴展至島與島之間,成就整個面的崇拜信仰圈。
 神乩崇拜此元素之加入,使得馬祖民間信仰屬於閩東區域之發展性質之外,日漸發展為閩東區域與閩南區域相融合之民間信仰型態。經此匯流,民間信仰、祭祀之模式因加入神乩元素之後,碰撞出屬於北竿特色祭祀儀式之重要轉變。
 4、祭祀沿襲、台馬發揚
 馬祖鄉親遷徙定居台灣各地,從馬祖移香與分爐到台灣蓋廟設壇者,據調查目前已有7座,此7座廟社均在桃園八德市宵里、小大湳一帶,有坂里玉封齊天大聖廟社、玉封蕭王府六位大人廟社與芹壁龍角峰五靈公廟社、牛角境龍山寺廟社、大坵境大坵大王、白馬大王廟社、塘岐蕭王府廟社、信德堂田都元帥廟社。此7座廟社,已成為遷徙到當地的馬祖鄉親之信仰中心,除承襲元宵擺暝之節慶,隨著在地化發展趨勢,其元宵擺暝祭祀又日漸成為當地特色祭祀節日,如玉封齊天大聖廟正月十四擺暝活動,現以發展成為龍崗、宵里地區重要慶典,嚴然成為另一地的馬祖民間信仰、祭祀型態之延伸。
 神乩崇拜在此發展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牛角境龍山寺廟社、大坵境大坵大王、白馬大王廟社,在馬祖時期尚未有神乩崇拜,後在桃園蓋廟之後,才承襲神乩崇拜信仰,參與廟社擺暝祭祀之運作,延續祭祀涵義之媒介。
 三、元宵擺暝節慶-坂里十三暝
 (一)首部曲–鋪陳籌備
 分享丁肉、當頭替換
 冬至乃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福州習俗中定這一天為冬節14。舊時,家戶在此節日前夕,闔家聚在一起,在祖先牌位前搓「丸」亦有是搓「米時」。
 搓「米時」時,桌上置長盤,長盤放福橘插上菊花、紅筷一雙、紙花一對等。搓「米時」也稱為「搓圓」,寓意團圓;「米時」所象徵為「時來運轉」。搓「米時」由全家人圍坐在圓桌周圍,邊搓「米時」,邊唱歌,如:「搓丸之搓搓,依娘疼依哥,依哥討媳婦,依弟單身哥;依嫂帶身喜,爸娘齊歡喜,孩兒段落腳桶下,依哥馬上做郎罷……」,歌詞中都附寓有和睦、添丁、增壽之涵義。
 在冬至這天早晨,坂里村境亦會舉辦祭祀為「謝年祭天」。當頭依俗例,於村中廣場設祭壇擺供桌,供桌上為生豬一頭以及碗筵一副,並將「請神簿」置於案上,全部備妥後當頭們焚香祭天,感謝「天帝」一年來之庇祐,祭祀時間約為兩鐘頭,祭畢完妥則鳴炮送神。中午時分,當頭沿途敲鑼通知各戶「分肉」,「分肉」又稱為「丁肉」15。即早晨祭天供奉之生豬分送村境內之家戶,當頭於冬至前幾日逐戶詢問各戶「桌數」,即每戶依家族內男丁戶數而定,將其數量登錄於「紅紙名冊」內,各家戶「桌數」普遍皆為一桌或一桌半。
 當頭於冬至祭天完成後,將象徵當頭交接之信物「請神簿」,以及整年度所負責之及相關公物、廟管會帳冊、所剩餘款交接於下年度當頭,交接後即為階段性任務完成,由下年度新當頭接掌相關廟務事宜,而成為協助新當頭的角色扮演,達到無縫接軌之狀態。
 「當頭」,又稱「福首」。為管理廟社辦理整年度節慶活動的團隊組織,有四人一組,也有六人一組及八人一組,依各村境廟社戶數多寡以及所需而定。當頭之產生乃由村境廟社各家戶輪替擔當,哪戶為當頭,即為今年度的「做頭人」,聽其指揮與決策,全權處理擺暝到冬至謝年等整年度祭祀活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