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列島與海洋環境文化研討會/福建沿海的史前考古與早期海洋文化/(文:林恭務/福建博物院副院長)

  • 2012-10-14
 摘要
 文章從半個世紀多的福建史前考古資料入手,論述了距今6000多年到3500年間福建沿海新石器時代的主要考古學文化及其發展序列,並通過這些考古學文化的內涵中,較系統地闡述了構成福建早期海洋文化的要素及其主要特徵。
 「史前」之概念一般指人類社會在未出現文字之前的歷史發展階段,在中國多指考古學上的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以現今福建區域內的史前考古,其年代在考古學上不僅包括福建的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還包括福建的早期青銅時代。其時間下限一般劃定在秦置閩中郡或閩越國建國之前,福建的史前考古因而亦稱福建先秦考古。本文所說的「福建沿海史前考古」,僅指福建沿海的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考古。「早期」海洋文化,說的也是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這個時期的。
 一、福建沿海的史前考古概況
 福建境內的史前考古情況,在二十世紀中後期至本世紀初已經有了基本的回顧和總結,並建構了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發展的初步框架1。自西元2000年以來,福建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建設高潮的推進,在考古領域出現了一片新的天地-「基建考古」。「基建考古」指的是專門為配合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家基本建設而進行的,並有著搶救性質的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工作。這項工作在福建考古領域可以說是空前的,其中有許多重大的考古發現。在「基建考古」中,福建史前考古又佔有突出的地位,福建博物院近期編寫出版的《21世紀初福建基建考古重要發現》的28個考古項目中2,史前考古項目占了17個,而且其中的三明萬壽岩遺址、浦城貓耳弄山窯群、浦城管九村土墩墓群三項被分別列入2000年度、2005年度和200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些新的發現,無疑為福建史前考古的深入研究,積累了大批的考古資料、擴充了許多嶄新的內容,也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1林公務:《福建境內史前文化的基本特點及區系類型》,載於《福建歷史文化與博物館學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 林公務:《福建境內史前文化區系類型初論》,《跋涉集》,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5年。林公務:《福建考古的回顧與思考》,《考古》2003年12期。
 2福建博物院:《21世紀初福建基建考古重要發現》,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
 當我們利用這些嶄新的史前考古資料,重新審視以往對福建史前文化所作的區系分類研究時,令我們欣慰的是,這些嶄新的史前考古資料則更進一步印證了以往的基本論斷:在福建本境內的史前文化,可以區分為東部沿海地區和西部內陸山地地區兩大區塊,是兩大類文化內涵、文化特徵、發展序列不盡相同的史前文化。福建西北部山地區域由於地緣上聯結內陸,在史前文化的內涵中,顯示出較多的同內陸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相似的因素。而背山面海的閩東南部沿海區域,在史前文化的內涵中,不僅顯示出濃厚的地域特色,也顯示出強烈的海洋文化特徵。
 福建東部沿海地區,按福建省現行的行政區劃,包含了寧德、福州、莆田、泉州、廈門、漳州六個市約30多個縣區。福建沿海的地理特徵有三:一是海岸線蜿蜒曲折,長達3324公里(近期所測資料表明福建大陸海岸線長度為3752公里);二是大小島嶼星羅棋佈(面積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島嶼有20多個,1平方公里以上的島嶼有1500多個);三是江河入海口眾多,從北而南,主要有賽岐江(交溪)、霍童溪、敖江、閩江、木蘭溪、晉江、九龍江、鹿溪、漳江、東溪等等,形成了眾多的河口灘塗和海灣。這些自然地理條件,使福建素有海洋資源大省之稱。
 據考古調查資料的初步統計,福建沿海區域發現先秦遺址或遺存點約500多處,其中經過科學考古發掘的遺址約10餘處。根據這些遺址考古發掘的層位關係、文化內涵、特徵,聯繫測年資料等有關資料,可以構建一個距今6500年-2700年的沿海地區史前文化發展的年代序列,或者說文化發展的區系框架。
 注:「?」指資料尚不充分或尚未定論的臨時性提法。
 二、福建早期海洋文化的基本要素
 「海洋文化」是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其定義在相關的詞典中還沒找到有明確界定的解釋。一般而言,因由海洋而生成和創造的文化都屬於海洋文化;是人類在開發利用海洋的社會實踐過程中形成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關的文化;就是緣於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類對海洋本身的認識、利用和由海洋而創造出來的精神的、行為的、社會的和物質的文明生活內涵。海洋文化的本質,就是人類與海洋的互動關係及其產物」3 。海洋文化的內涵和外延也必然會隨著時代的不同而有所擴展。至於海洋文化中所薀含著的更深層次的開放性、包容性、冒險性等的素質品格等等,本文無意全面展開,而要探討和論及的僅限於福建沿海的早期海洋文化,而且,這裡所指的海洋文化的「要素」,主要是指構成海洋文化必要的、重要的因素。
 3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論》,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2009年。
 福建沿海的史前文化與海洋有太多的聯繫,史前沿海族群祖祖輩輩勞作於此、生活於此,與海洋結下不解之緣。但以往我們對沿海考古中所反映的海洋文化要素關注甚少,或者說尚未進行必要的總結和系統的綜合分析研究。本文僅就福建東部沿海區域的史前考古資料,嘗試從沿海史前文化物質遺存中,所反映出的或多或少的不同於內陸文化的系列特徵,以綱要的形式來列舉福建沿海史前文化中所顯示的「早期海洋文化」的某些共性要素:
 1、背山面海的生態環境是海洋族群生存的必備要素。
 福建沿海的史前遺址,均近臨海岸,背山面海,其濱海的地理特徵是顯而易見的。在福建沿海考古調查發現的近500處史前遺址中,絕大多數遺址均背靠大山或丘陵,面向大海或海灣灘塗。如若細分大體有三類:一是原本就居處海島上的,如經過考古發掘的平潭殼丘頭遺址、金門富國墩遺址、東山大帽山遺址、馬祖熾坪壟遺址等等;二是地處海岸、海灣、灘塗邊沿的山丘上的,如霞浦黃瓜山遺址、惠安蟻山、音樓山遺址、晉江庵山遺址、雲宵墓林山遺址等等;還有一類現在距海口尚遠,呈河谷盆地地貌,但在4、5千年前仍不失為海洋環境,如閩江下游的曇石山遺址、莊邊山遺址、溪頭遺址等。近期,根據對閩江下游地區地質鑽孔資料中的古生物遺存的分析研究成果,表明在距今8000-2000年間,上述曇石山遺址區域仍為海灣環境,只是距今2000年之後才成為河谷→河流沖積平原4。
 4美國夏威夷大學與中山大學聯合在福州盆地所進行的環境探測研究成果之一。
 2、沿海遺址堆積常見沙丘或貝丘類型,遺址面積一般不大,在一定區域內形成小而分散的聚落群。
 早期人類的生產生活很大程度上仰仗於生態環境,人們居處環境的選擇也必然與其生業形態密切相關。山海資源是他們賴以生存的主要條件。福建沿海的考古資料表明,新石器時代的沿海居民,他們憑藉居處環境隨遇而安,因地制宜地採取以海洋資源開採為主的生業形態,輔以山地的採集和狩獵。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雖然有部分區域開始步入農耕經濟,但仍然離不了狩獵與捕魚採貝的生業。由於取食後被廢棄的貝殼易於長久保存下來,因而在沿海的史前遺址中常發現成層或成堆的貝殼堆積,考古學界常稱「貝丘」、「貝塚」。部分居處近臨海岸沙灘、沙丘的遺址,由於遺址的堆積層中含沙量大,於是遺址堆積往往兼具沙丘和貝丘的特質。如居處島嶼海岸邊沿的殼丘頭遺址、富國墩遺址、大帽山遺址、熾坪壟遺址和庵山遺址等,均屬於兼具沙丘和貝丘特質的遺址。而距海岸稍遠的部分遺址,其堆積層中的含沙量就少,但仍可見有成堆的貝殼堆積,如曇石山遺址、莊邊山遺址、黃瓜山遺址等。從考古所獲資料(出土繁多的貝類種屬、海生魚骨、獸骨等等)中可知,近臨海岸沙灘、沙丘的遺址,其族群的生業形態就是以海洋資源開採為主、以山地狩獵採挖為輔的。而距海岸稍遠的部分遺址,其族群的生業形態最初可能山海資源開採並重,之後在長期的定居生活中漸次步入農耕經濟,但仍兼具山海作業。
 以海洋資源開採為主要生業形態的遺址,一般面積較小,遺址中心區域均在幾千平方米上下,尤其是海島上的遺址更是如此,表明屬於小規模的聚族而居。1985年考古隊在發掘平潭殼丘頭遺址的同時,在殼丘頭遺址的周邊也進行考古調查,在遺址兩翼相距一、二公里處分別發現有貝殼堆積和陶片,但分佈範圍均有限,這些則有可能屬於更小規模的暫居點或短暫停留的野營地。就是那些距海岸稍遠的部分遺址,如在閩江下游面積稍大(約2—3萬平方米)的曇石山遺址、以及與曇石山隔江相望的莊邊山遺址附近,根據歷次考古調查資料顯示,也分佈著眾多的有貝殼堆積的小規模的遺址群,這些似乎都顯示了小而分散的聚落形態特點。
 3、沿海大陸型島嶼文化鏈已經形成,陸地與海島、島嶼與島嶼之間的交流聯繫已習以為常。
 以海洋資源開採為主要生業形態的族群,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不斷地觀察和認識海洋,積累了豐富的海洋知識,也練就了頑強的海洋適應的生存能力。最初他們可能由於資源需求的動因,之後或者更由於社會壓力等多方面的動因(從福建沿海史前文化的物質載體中我們發現:在早期發展階段,其突出特點是它的區域性特徵明顯,同時,其自身文化的傳承性軌跡也較清晰。到了晚期發展階段,大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以降,已明顯感到了來自周邊文化的影響,考古資料中表露了外來文化因素的漸次存在和逐步增多,並呈現出自北而南的文化流動、發展趨勢。這種社會壓力也是促使當地土著向海洋島嶼擴散拓展的動因之一),使他們歷經艱難險阻,百折不撓地拓展原本無人居住的荒島,開闢生存新天地。
 就福建沿海現有考古資料可知,最早的島嶼新石器時代文化發現於平潭島和金門島,即距今約5500-6500年前的殼丘頭文化和富國墩文化。東山島的大帽山文化和馬祖島的熾坪壟遺存,緊隨其後約距今4000-5000年。從殼丘頭文化與富國墩文化的相類同、曇石山文化與大帽山文化以及熾坪壟遺存的相類似,說明至遲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大陸型島嶼文化鏈已經形成,陸地與海島、島嶼與島嶼間的交流、聯繫,也已習以為常了。
 4、生產工具、生活用器中所反映的海洋文化特色。
 福建沿海史前遺址中出土的生產工具,以石器居多,兼有少量的骨、貝器。其製作多較粗糙、器類也較簡單。石器中以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石錛、石鑿為主,次為箭鏃,利用自然卵石經過使用形成的凹石器數量也較多,其他類型的石器數量有限。骨器多利用動物肢骨製作成的鑿、匕、錐、鏃等,鑿、匕、錐多數只限於刃口部加工。貝器主要是海生牡蠣殼製作的鏟和刀。此外,利用粘土燒造的陶網墜也常見。
 生產工具總是與經濟生業相對應的,上述列舉的生產工具種類中,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石錛、石鑿,具有砍、劈、鑿等功能,根據民族志資料一般認為是用於竹木作業的工具,竹木器對於沿海居民的使用應當是廣泛的,居所的搭建、海上交通—舟揖的製作、灘塗作業的輔助工具等等少不了竹木材料。而凹石器更是沿海地區所特有的工具,有學者認為是敲螺貝的專項工具。用海生牡蠣殼製作的穿孔貝鏟和貝刀更有著與內陸文化有別的顯著特徵。而陶網墜的捕魚功能則是顯而易見的。這些生產工具不僅反映了濃郁的海洋文化氣息。同時,也從生產工具的種類組合中,反映了沿海居民是以海洋、灘塗捕撈和山地狩獵為主要生存模式的經濟形態。
 福建沿海史前遺址中出土的陶生活用器,以圜底器及圈足器為主,只是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才少量出現三足器(僅見圜底釜、罐下附三足的鼎),絕不見袋足器。圜底器主要是釜、罐類,圈足器則種類繁多,有盤、豆、簋、壺、碗、杯等等。陶器裝飾中,有拍印的麻點紋、繩紋、條紋、籃紋等,稍晚出現柵籬紋、蕉葉紋、梯格紋等;有壓印的圓圈、重圈紋、「貝齒紋」、「指甲紋」等;有刻畫的雙線或數線平行、交叉、轉折組成的繁雜圖案等;有戳印成排的方形、圓形、三角形紋等。還有陶器口沿的鋸齒狀裝飾、器物圈足的鏤孔裝飾等等。彩陶裝飾中早期以紅彩寬頻紋、卵點紋和施紅衣為主,這種紅衣、彩陶的風格在閩江口以北地區終結於4000年左右,而在閩江口以南地區還在延續,這一點也似乎表明了該文化自北而南的文化流動、發展趨勢。晚期則以赭衣陶及黑、赭色彩陶及印紋硬陶為主要特徵。如果我們將沿海地區與內陸地區的陶器群在器物組合、形態、裝飾特點細加比較,不難發現沿海地區陶生活用器的地域特色和海洋特色,而且這種特色也廣布於中國整個東南及南方沿海地區。
 5、發現類似於幹欄式的建築遺跡,應當是沿海族群的特色居所。
 在福建沿海已發掘的遺址中,除發現一些柱洞外,尚未有完整的居住遺跡發現。上世紀福清東張遺址考古發掘中曾發現類似於半地穴式的遺跡殘段,有人據此以為是居所遺存。福建沿海在這之後近半個世紀的考古資料中尚未發現與之相類的遺存,因而只能算作孤例。南方是雨水充沛潮濕地區,很難想像半地穴式居所的環境適應。除此之外,在霞浦黃瓜山遺址的第一次考古發掘中,曾在緩坡地段發現兩組略有排列規律的柱洞遺跡,其中保存較為完整的一組平面呈長方形(9×7米),與另一組之間尚有一水溝相隔。同時還發現灶坑和大量紅燒土等,推測為兩個幹欄式的單體建築遺存。這種幹欄式的建築不僅防潮、也防獸蟲侵害,應當是沿海族群的理想、特色居所。當然,從某些史前遺址所處的地理環境條件和部分柱洞遺跡分析,在稍高的平臺上或大岩石邊,用木料搭蓋的簡易草棚式(窩棚)建築可能也大量存在,只不過這種建築所留下的建築遺跡就十分有限,這或許也是諸多史前遺址中少見建築遺跡的重要原因之一。幹欄式建築的重要技術條件是對竹、木料的加工製作,幹欄式建築遺跡的發現,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這時期的沿海族群具備了嫺熟的竹木製作技術。
 6、海洋文化的傳統、積澱造就了福建沿海族群、後來被稱作閩越族人的善用舟船和造舟技術。
 海上交通工具的舟船,無疑是海洋文化的必備要素。儘管在福建沿海的史前考古資料中,目前尚未發現舟船的實物例證,但從島嶼文化鏈中可以表明水上交通工具己經具備,只是我們尚不可知其形態而已。已知考古發現的兩個實物例證都是距今2000年後的。一是1975年出土於連江縣浦口鎮山堂(敖江出海口處)的西漢時期(距今2000年)的獨木舟,該獨木舟用整根樟木鑿成,全長7.1、前寬1.1、後寬1.5、殘高0.82米。另一是2003年閩侯縣荊溪鎮漁民從閩江底發現的獨木舟,測定年代為1466±45B.P (南朝時期),該獨木舟用整根楠木鑿成,殘長11、寬0.95、殘高0.46米。獨木舟的一側有四組方孔和凹槽,當與另一獨木舟或原木並列組合以保持航行的平衡。與福建近鄰的浙江沿海已經有了距今7000餘年的舟楫實例:河姆渡遺址發現的船槳和跨湖橋遺址發現的獨木舟殘骸。從這些發現可以推測,史前海上的交通工具也應當主要是獨木舟。
 在中國浩瀚的漢文獻中,唯獨記載居於海中、善用舟船的民族就是中國東南沿海的族群。如《山海經·海內南經》:「甌居海中,閩在海中……」、《漢書·嚴助傳》:越人「習於水鬥,便於用舟」等等。他們的造舟技術以及善用舟,顯然是他們長期山行水處的傳統文化中的重要成就之一。而且,從福建史前沿海族群所具備的嫺熟的竹木製作技術,可以設想製作水上交通工具的獨木舟並不難。可以認為,福建沿海的史前族群已經具備了水上、海上交通的技術基礎。
 7、閩台沿海史前文化的相似性,不僅反映了海峽兩岸文化的交流互動,而且說明他們具備了橫跨臺灣海峽的航海技術和能力。
 福建直面臺灣、是大陸聯結臺灣島的最前沿地區,平潭島東面與臺灣省新竹港相距僅68海浬,是福建距臺灣的最近處。閩台之間還有澎湖列島等廣為散佈。海峽兩岸在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上,又有著太多的共性。在史前漫長的歲月裡,在茫茫的海洋征途中,地處沿海的先民們歷經了無數次的殊死探索和對極限的挑戰,逐步掌握了海洋的特性和海上航行的規律,完成了臺灣海峽的跨越和人文交流。這在兩岸所收集考古資料的共性比較中得以反映:
 (1)居處環境(低緩山丘、崗地、背山面海);遺址類型(貝丘、沙崗);遺址面積一般較小(面積以一萬平方米下為多);
 (2)經濟形態相類(狩獵、捕撈為主,稻作農業約距今4500年前後開始出現,但不發達);
 (3)物質遺存中文化元素的類同:石器以錛為最,尤其是小型石錛 ,用於農業的鏟、斧類少見。典型器中:有段石錛、有肩石器、凹石器。陶器群的製作方法、組合形式、形態特徵、裝飾特點及風格(除拍印的繩紋、條紋外,戳點、貝印、按捺等形成的極具特徵的紋飾,紅彩及紅衣裝飾以及幾何形彩陶紋飾等等)兩岸均具可比性。
 (4)石製品岩性分析表明,大帽山石錛與澎湖列島中的澎湖島、鐵砧嶼和雞籠嶼的次鹼性玄武岩有高度的相似性。同時,澎湖群島與臺灣本島也存在著石器交換。
 這些海峽兩岸新石器時代物質文化的相似性表明,兩岸史前文化的交流不僅存在,並且頻繁密切,而這種密切文化交流關係幾乎貫穿於整個新石器時代。橫跨臺灣海峽的文化交流,是沿海族群長期的沿海作業實踐和水上活動的升華,他們在完成近海島嶼文化連結的基礎上,也完善了由近而遠的航海技術和能力,使他們可以自如地跨越臺灣海峽。而這種高超的航海能力,也奠定了其後裔進一步向太平洋地區擴散的基礎。
 2010年7日27日,南島語系的法屬波利尼西亞的航海勇土們,為追尋遠古祖先的遷徙路線,開展了探求海洋文化之源的海上航行實踐-「尋根之路」活動。他們利用獨木舟(傳統風帆浮架獨木舟),自大溪地啟程,航行三個多月,航程1.6萬公里,最終到達福建福州。當我們對這些航海勇土們深表由衷敬佩之餘,也油然聯想到史前沿海族群在海上不畏艱險頑強探索的航海活動。我們有理由相信,臺灣海峽新石器時代的航海術應當是後期南島語族航海術的發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