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連江定海灣沉船出水陶瓷器之再考察 劉淼/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助理教授

  • 2012-12-09
 摘要
 定海灣地處閩江口東北海域,黃岐半島與馬祖列島之間,扼守由閩江口東北進出福州港的海上門戶。灣內分佈大小暗礁三十六座,自古就是沉船事故多發之地。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定海村民在扒殼作業中,先後在尾仔嶼、大埕渣、青嶼、白礁等島嶼周圍,挖到大量六朝以後的陶瓷器。1989年以來,中國歷史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室等單位,先後三次對定海灣的古代沉船遺址進行水下調查與發掘,出水了豐富的陶瓷器資料,時代從宋元至明清,包含黑釉瓷、青瓷與青白瓷、青花瓷及其他陶瓷器類。本文結合窯址調查及發掘資料、海外遺址發現資料,對定海灣出水陶瓷器的內涵及宋元明清時期閩江口的海外貿易進行了探討。
 閩江口東北側的定海,屬福建省連江縣,扼閩江北出海口和敖江入海口,東北面為黃岐灣,東南隔馬祖澳與馬祖列島相峙。定海灣的海岸多為沙基,曲折多彎,是較好的避風錨地,因而成為福州及其以南地區北上的近海航線必經之地,自古就是閩江口連接外海的重要水道,素有“閩江北喉”之稱。定海周圍海域大小島礁眾多,灣內散佈14個島嶼和22個明暗礁,當地村民稱之為三十六暗礁,給古今航行造成了很大的困難,為沉船事故多發之地,因而周邊海域海底埋藏有不少古代沉船。
 從1970年代末開始,筱埕、定海的漁民們就將村落附近海域中海底沉積貝殼撈起來(俗稱“扒殼”)作為燒制建築用的石灰的材料。定海村民在扒殼作業中,先後在尾仔嶼、大埕渣、青嶼、白礁等島嶼周圍,挖到大量六朝以後的陶瓷器,尤以宋元至明清的為多,還有銅、鐵、錫器等以及船殼板等沉船殘骸與構件,引起了各級文物部門的關注。1989年以來,中國歷史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室(現中國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學研究中心)等單位為了配合水下考古專業人員培訓班的實習工作,先後三次對定海灣的古代沉船遺址進行水下調查與發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收穫。在歷年水下考古工作期間,除開展白礁一號、二號遺址的重點勘測、發掘之外,還對龍翁嶼、大埕渣、金沙等水域沉船遺址或沉船線索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水下調查,收集大批文物。採集、調查來的器物多為陶瓷器,其中又以青白瓷碗數量最多,也有一定量的黑釉盞,還有少量的陶瓷瓶、壺、罐等。
 2008年-2010年受中國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的委託,我們再次對定海灣出水文物進行了系統整理。
 一、定海灣沉船出水陶瓷器
 1、白礁一號遺址出水陶瓷器
 白礁一號遺址出水的遺物主要是陶瓷器,總計歷年出水陶瓷器2678件(片),類型單純,主要是黑釉盞和青白瓷碗兩類,表現出鮮明的船貨特徵。此外,遺址上還發掘出水零星陶罐、金屬物、木板,.、.層採集和發掘出水零星青花瓷片。這些遺物現分別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學研究中心、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隊、福州市博物館等文博機構。
 黑釉盞是白礁一號發現數量最多的瓷器類型,歷年採集、發掘出水的黑釉盞達2251件(片)。這些黑釉盞總體風格較一致,一般口徑10—11、底徑3—4、高4—5釐米,胎體為灰色,釉色深淺不一,呈現醬色、醬黑、醬褐等不同顏色,少數器物的釉色略發黃或發綠。施釉厚薄不均,但普遍施釉較薄,器物外壁施釉不到底,常見流釉、積釉現象。製作工藝較為粗率,器底淺挖小圈足。依口沿及腹部的略微差異,大致可將其細分為3型。
 A型,直口,或口沿外撇,折腹,腹下部斜折內收,腹上部陡直,上腹部至口部較短較直。總計1411件。(圖一:1)
 B型:折腹,腹上部斜向外撇,下腹部斜折內收。上腹部較A型黑釉盞的上腹部略長。整個器形看上去更為俊秀。總計469件。(圖一:2)
 C型:直口,圓唇,口沿稍敞,圓弧腹,腹部無明顯折痕。總計401件。(圖一:3)
 圖一白礁一號遺址出水黑釉盞
 青白瓷、青瓷器的數量少於黑釉盞,歷年採集、發掘出水約420件(片),占所有出水陶瓷的15.5%。基本上都是碗類,又以青白瓷淺腹碗為主。
 A型:青白瓷淺腹碗,總計415件。白礁一號採集和發掘出水了一批總體特徵相似的青白瓷淺腹碗,胎色灰白,質地較粗糙。釉色也為青白色,釉層稀薄,燒結狀態不好。器物採用疊燒方式,故器物內壁底部均刮釉一周形成澀圈,外壁施半釉不到底。圈足淺挖,絕大多數器物圈足外壁底部刮去一周形成內折。這類產品製作粗率,屬於典型的福建民窯產品的特徵。
 標本95DHBJ1·0G2:84(圖二:1),口徑13.2、足徑7.2、高3.7釐米,完整。唇口,口外敞,淺斜腹,內底較平,寬圈足淺挖。標本95DHBJ1·0G2:12(圖二:2),口徑13.5、足徑6.7、高3.4釐米,完整。薄唇口,口沿平直外折。淺斜腹,大圈足淺挖。標本95DHBJ1·0G2:86(圖二:3),殘。口徑16.8、足徑7.2、高5.2釐米,敞口,斜弧腹,圈足較窄,挖足痕跡明顯。器物總體特徵和前面的器物相似,只是在器型上更大,器身略變形。
 B型:青白瓷深腹碗,共3件。標本90DBCT1A:1(圖二:4),完整,口徑18、足徑6、高6.1釐米。敞口,口沿略外撇,斜弧腹,碗心小底略向上凸起。小圈足較規整。胎色灰白,質地較細密。內外施滿釉,外壁施釉至圈足外壁。釉色灰白,釉面溫潤透亮,開細碎紋片。內壁粘有少量落渣。內壁口沿下弦紋一周,等距離分佈篦劃紋八組。
 C型:青釉深腹碗,共2件。標本90DBCT4D(圖二:5),殘,口徑16、足徑6.6、高7釐米。敞口,深弧腹,圈足。胎體較緻密,胎色灰白。內施滿釉,外壁施釉近圈足。釉色青綠,釉層較厚且溫潤。
 圖二白礁一號遺址出水青白瓷碗
 白礁一號遺址在第.、.層的表面採集和發掘中,發現3片青花瓷器殘片,與沉船遺物的主體年代不一致,應是後期漂落的遺物。其中代表性標本是2件碗類殘器,相同風格的青花瓷器在暗礁北側的白礁二遺址中有較多發現。標本90DBCT1C:2(圖三:1),碗底殘片,足徑6.2、殘高4釐米,斜弧腹,大平底,圈足,胎色灰白。內底露胎不施釉,外壁施釉不到底。釉色青白,釉面較為粗糙。外壁飾青花,青花呈色灰藍。標本90DBCT5B:3(圖三:2),碗底殘片,底徑7.4、殘高3.7釐米。大平底,弧腹,圈足規整,外直內斜。器物內外壁施釉,外底也施釉,只是內壁底刮釉一周形成寬澀圈,澀圈上方飾一周青花弦紋。胎色較白,質地細密。釉色青白,釉層透亮溫潤。器物外壁飾青花花卉紋飾。
 此外,白礁一號遺址還有少量陶罐殘片及石網墜(圖三:3)、殘木板、金屬殘器等。
 圖三白礁一號遺址出水青花碗及石網墜
 2、白礁二號遺址出水陶瓷器
 1990年在對礁盤南側的一號遺址周邊地形、地貌環境開展水下探摸、勘察過程中,意外地在暗礁的北面發現了一處散佈青花瓷器的遺址,編號為定海白礁二號遺址(DBⅡ)。水下調查共採集到標本31件(片),含青花碗、盤,青瓷碗、盤、盆、壺,陶罐等。
 青花瓷器以碗為主,均為殘器,多數器物只剩底部及少量的腹部殘片,只有一兩件存有口沿部位,計19件(片)。從碗底特徵看,內底心均不施釉或大面積刮釉,圈足底也不施釉或刮釉露胎,體現了民窯疊燒批量生產的工藝特徵。從碗的總體風格看大概可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胎釉特徵均較粗糙的碗,共有13件。胎體緻密度差,呈灰白色,釉色也呈灰白色,不夠透亮。外壁施釉不到底,內底心大面積刮釉,內外底與圈足均露胎。青花呈藍灰色。標本95DHBJ2:2(圖四:1),殘,口徑12.4、底徑6.2、高5.5釐米,外壁等距離飾有青花團菊紋飾。標本90DB2CB14(圖四:2),碗大部分已殘破,口徑14.6、底徑7.2、高7.3釐米,胎釉均呈灰黃色,且釉面乾澀,內外壁釉面滿布細碎紋片,當為生燒所致。
 第二類胎釉特徵均較緻密,品質較好的碗,共有3件。胎體較緻密,胎色較白略泛灰色。釉色透亮,白中略泛青。器物往往內外施釉,圈足內外及外底均施釉,但是出於疊燒裝燒方式的需要,器物內底也會刮釉一周澀圈露胎,圈足底部也刮釉露胎。外壁飾青花草葉紋飾,較第一類碗的裝飾的繪畫風格更為細緻,青花呈色也較鮮豔。標本90DB2CB3(圖四:3),底徑7.5、殘高4.3釐米。
 圖四白礁二號遺址出水青花碗
 青瓷器以一件折沿盤最為完整。標本90DB2CA1(圖五:5),口殘,口徑25.4、足徑11、高9釐米,折沿,內底平坦,施寬澀圈一周。胎體厚重,胎色灰白,釉色青綠,釉面較溫潤,釉層較厚,內壁篦劃連弧紋。還有幾件青瓷碗底、盆、壺的殘片。
 此外還有陶罐、盆的殘片以及石網墜、石磨盤等(圖五:1、2、3、4、6)。
 圖五 白礁二號遺址出水陶罐、陶盆、青瓷盤及石磨盤
 3、定海灣其他地點採集
 定海灣海域周圍島礁散佈著豐富的古代沉船遺址,在歷年水下考古工作期間,除開展白礁一號、二號遺址的重點勘測、發掘之外,還對龍翁嶼、大埕渣、金沙等水域沉船遺址或沉船線索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水下調查,獲得了一批有價值的調查資料。連江縣博物館、定海小學等單位也先後從定海扒殼者手中徵集到上千件陶瓷文物,以及少量金屬文物。採集、調查來的器物也以陶瓷器為主,其中又以青白瓷碗數量最多,也有一定量的黑釉盞,還有少量的陶瓷瓶、壺、罐等。經初步整理,連江縣博物館藏定海徵集水下文物有730件,其中黑釉盞253件,青白瓷、青瓷碗426件,其他陶瓷器51件。這些徵集遺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定海灣水下文化遺存的內涵構成。
 黑釉盞在胎釉特徵和造型上差別不大,同種造型多重複出現。從造型和胎釉特徵來看,和白礁一號所出黑釉盞風格相似。一般口徑10—11、底徑3—4、高4—5釐米,胎體為灰色,釉色深淺不一,分醬黑、醬褐和醬色等不同種。製作工藝較為粗糙,器表大多帶有桔皮眼,圈足淺挖。按口沿及腹部的細微差異,可分為4型:
 A型:尖唇外撇,折腹明顯,腹上部陡直,腹下部斜折內收,小圈足,81件。(圖六:1)
 B型:直口,圓唇,折腹,上腹部斜向外撇,下腹部斜折內收,70件。(圖六:2)
 C型,多為斂口,折腹不明顯,斜弧腹,小底,60件。(圖六:3)
 D型,圓唇,口微斂,弧腹,42件。(圖六:4)
 圖六定海灣其他地點採集黑釉盞
 青瓷、青白瓷碗的數量最多,約有426件,這些碗器類簡單,重複較多。從胎釉特徵來看,大體包含了幾種情況:有的器物胎體厚重,胎色較白,釉色溫潤透亮,呈純淨的青白色;有的器物胎體較厚重,胎色較重,呈深灰色,釉色為蝦殼青色;還有的器物胎體較輕,釉色泛黃,器表開細碎紋片,似為生燒。從器物
 造型上來看,根據腹部不同有斜弧腹、深弧腹的分別,口部有敞口、撇口、斂口等的差異,圈足也有大小、寬窄的不同。從裝飾風格看,又分素面和刻劃花裝飾。在施釉風格上包括外壁施釉不到底以及外壁施釉至圈足外壁等的區別。這些不同的因素又往往交叉在一起,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我們大致劃分這些碗為8型:
 A型:青白瓷斜弧腹碗,數量最多,同類型的器物往往多件重複出現。僅于連江縣博物館整理的就約有381件。根據腹部、口沿等造型上的不同,可分為3個亞型。
 Aa型:口沿略外撇,斜弧腹,碗內心小底,器內壁多飾陣列簡單篦劃紋。這類型的碗數量很多,有170件。標本3—178:29(圖七:1),口徑17.5、足徑5.8、高6.9釐米。
 Ab型,撇口,弧腹,碗內心小底,內壁多飾篦劃紋飾。連江縣博物館藏品經整理的約有102件。標本3-174:5(圖七:2),口徑17.3、足徑5.8、高7釐米。
 Ac型:斂口碗。器內底心圓弧,不同於Aa型、Ab型的內小底心,胎體較Aa型、Ab型厚重,釉色青白或青灰,溫潤透亮,均素面無紋。數量多,連江縣博物館整理119件。標本3—6B:49(圖七:3),口徑17.6、足徑5.7、高7.5釐米。
 B型,弧腹青白瓷大碗。定海灣打撈出水並收藏于連江縣博物館的弧腹大碗有3件。標本3—243:1(圖七:4),口徑17.2、足徑5.6、高6.5釐米。口沿外撇,深弧腹,小圈足,。釉色青灰,釉面較溫潤透亮,開細碎紋片,內底心為刻花單株蓮花紋飾。
 C型:高圈足青白瓷坦腹碗。共3件。標本3—87:1(圖七:5),口徑15.8、足徑5.6、高6.5釐米。
 D型,唇口青白瓷斜腹碗。共有4件。標本3—156:1(圖七:6),口徑15、足徑6.6、高6.4釐米。
 E型,薄唇斜腹碗。共18件。標本3—166:2(圖七:7),口徑17.5、足徑6、高6釐米。
 F型:斜弧腹蓮瓣紋碗,共3件。標本3-136:1(圖七:8),口徑最寬16.4,最窄15.5、足徑5.2、高6.7釐米。
 G型:珠光青瓷碗,斜鼓腹,口沿外撇,內壁刻劃篦劃花卉紋飾,外壁刻劃短線陣列。標本3-62:1(圖七:9),口徑16、足徑5.4、高6.8釐米。
 圖七定海灣其他地點採集青白瓷、青瓷碗
 此外,還有一些瓶、壺、罐類。
 瓶類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青白瓷折肩長斜腹瓶,5件。標本3—134(圖八:1),殘口徑6.5、底徑6.5、殘高13.8釐米左右。口殘,胎色灰白,質地較細密。釉色青白,釉面較溫潤,開細碎紋片。
 橄欖式長腹瓶,7件。標本3—260(圖八:2),口徑9、底徑9.4、高26.8、腹14.8釐米。四系長腹瓶,唇口,胎體灰色,,釉色青綠,器型稍變型。標本3—141:1(圖八:3),口徑5.5、底徑6.4、高20.2、腹12釐米左右,胎色灰白,質地較細密,釉色醬黃。
 長腹小口瓶,5件。標本DHS4.2—21(圖八:4),口徑2.3,底徑5.7,高24,腹部最寬處9.2釐米。胎色淺灰,釉色為醬黃色,施釉僅至肩部下。上腹部飾數道棱紋。
 唇口短頸長瓶,3件。標本:DHS4.2—10(圖八:5),口徑6.2,底徑7.2,高28.1,腹部最寬處15.2釐米。胎體灰黑色,釉色為醬褐色,肩至腹部飾凸棱紋。
 大口直頸瓶,4件。標本3.2—8(圖八:6),口徑9.2左右,底徑12,高19.4釐米。胎色灰白較質密,釉色青白,施滿釉,口沿刮釉一周。
 圖八定海灣其他地點採集瓶類壺類,共9件。
 青白釉盤口執壺,有2件。標本3—54:1(圖九:1),口徑8.2、底徑7.6、腹徑12、高19釐米左右。胎色灰白,質地較細密。釉色青白。素面無紋。
 長鼓腹雙系執壺,有2件。標本DHS3.2-30(圖九:2),口徑7.5、足徑7.6、高18.5、腹部最寬處13釐米。胎體灰白,釉色為青白色,釉面溫潤。
 長頸鼓腹帶把執壺,有4件。標本3—138(圖九:3),口徑11、足徑9.6、腹徑20、高25.6釐米左右。陶胎,胎色磚紅色,胎體較不規整。內壁施釉至口沿下,外壁施釉近底,釉色為醬色,釉面剝落嚴重。肩部飾四道細凹弦紋。
 盤口束頸垂腹平底油壺或酒壺,1件。標本4—18(圖九:4),口徑9.3、底11、高16.2釐米左右。胎黑赭色,質地較細密。內壁施釉至頸下,外壁施釉近底,釉色醬色,分層上釉痕跡明顯。素面無紋。
 圖九定海灣其他地點採集壺類罐,15件。
 標本DHS00—9(圖十:1),口徑10.5、底徑10.8、高23.5、最寬處18.5釐米。製作比較粗糙,燒變型的次品較多,罐下半部均無釉,胎質很粗。標本DHS00—8(圖十:2),口徑約12、底徑11、高約21釐米,肩部最寬處約20釐米。釉陶,陶質較粗。
 盆,3件。
 標本4—21(圖十:3),,器型大,口徑30.3、底徑17.6、高12.3釐米左右。陶胎,胎色灰色,內施滿釉,外壁施釉至腹部,釉色為醬色,釉面剝落較嚴重。外壁弦紋三道。
 圖十定海灣其他地點採集罐、盆類
 二、定海灣沉船出水陶瓷器的內涵
 這些發現於定海灣海底的文物,絕大部分可以確認為宋元時期,也有一部分為明清時期。它們在定海灣海底被成批發現,作為商品沿海路銷售到海外時在定海灣意外沉沒。自宋元時期,隨著海外貿易的興盛,在福建出現大量專門用以外銷的陶瓷窯址,這些窯址主要是沿著福建三大水系及其支流分佈的1。在福建的北部和中部沿閩江流域分佈著建窯、茶洋窯、遇林亭窯以及浦城大口窯、松溪回場窯、光澤茅店窯、邵武四都窯、三明中村窯、閩清義窯、福清東張窯、連江浦口窯、福州長柄窯等。這些產品多通過閩江水道順流而下,經福州港遠銷海外。
 1栗建安:《福建地區宋元時期外銷瓷研究的若干問題》,鄭培凱主編:《十二至十五世紀中國外銷瓷與海外貿易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書局2005年。
 2林忠幹、謝道華等:《建窯系黑釉碗類考》,《福建文博》1996年第2期。
 黑釉盞
 定海灣沉船瓷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黑釉盞的成批發現。這些黑釉盞總體特徵一致,體型較小,絕大多數折腹明顯,口沿多為尖唇撇口,挖足草率。胎質粗糙,見明顯的氣孔和砂眼。胎體顏色較淺,多為灰色。釉面似乎為“二次上釉”,分層痕跡明顯,底下一層為紅褐色,薄且無光澤,上面為黑釉,釉色不穩定,有的紺黑,有的醬黃,還有的黑中偏綠。無論造型還是工藝上,都體現出明顯的製作草率的風格。器物有變形、縮釉、釉面粘有落渣及生燒等現象,屬於典型的福建民窯的外銷產品。按照學界對黑釉盞類型學的分析,定海灣出水黑釉盞多屬於束口碗2,時代當為南宋至元代。
 目前發現福建地區生產黑釉盞的窯址沿閩江流域分佈,主要集中在閩江上游的閩北地區與閩江下游沿海的福州地區,較重要的窯址有閩北建窯、武夷山遇林亭窯、南平茶洋窯,福州地區的閩侯南嶼窯、福清東張窯、寧德飛鸞窯等。其產品主要向東外銷日本,在新安海底沉船中以及日本的遺址中有大量發現3。建盞這類產品在北宋晚期已經開始被人們所仿製,到南宋晚期進入仿製高潮,入元以後器型趨向矮小。4閩北地區受建窯的影響較深,所燒的黑釉盞在造型、胎質、釉色及燒造工藝上都與建窯相近。閩江下游福州地區各窯所燒的黑釉盞則不同,胎體多呈灰、灰褐與灰黃等色,不如建盞厚重,且足、底部的製作工藝簡單、粗率。其中閩侯南嶼窯、福清東張窯、連江浦口窯三處比較有代表性,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束口、尖唇外撇、口沿下與腹部相折、下腹內收,圈足淺矮。5定海所出的黑釉盞也具有這些特徵。而事實上,閩北南平茶洋窯的一類黑釉盞胎土呈灰色或淺灰色,較緻密,有的因為生燒呈淡黃色,釉色多醬黑,二次施釉,底釉為紅褐色,色澤暗淡,較薄,面釉黑色,較厚,有流釉和垂釉現象,兩層釉的覆蓋不均勻,口沿釉薄處呈色淡黃。矮圈足,足心淺凹或為實足,足與腹相交處切削呈直角(或小於直角),形成較寬而明顯的檯面。時代上帶有南宋至元的特徵。6這些特徵均見於定海灣所出黑釉盞上。可見當時生產這類外銷產品的窯口當不止一處,這種黑釉折腹小盞應該是當時非常盛行的一種外銷品種。
 3栗建安:《福建古代陶瓷與日本茶道具》,《東方博物》1999年11月。
 4梅華全、陳寅龍、林存琪:《浦城、南平黑釉瓷與“建瓷”的區別》,《福建文博》1996年第2期。
 5栗建安:《定海水下文物的發現及其相關問題》,《福建文博》1997年第2期。
 6 建安:《南平茶洋窯出土黑釉茶碗》,《福建文博》1997年第1期;福建省博物館:《南平茶洋窯1995年-1996年度發掘簡報》,《福建文博》2000年第2期。
 7葉文程主編:《中國福建古陶瓷標本大系·福清窯》(上、下),福建美術出版社,2005年9月;福州市博物館、福州市考古隊:《福清東張兩處窯址調查》,《福建文博》1998年第2期。
 在這些窯址中,又以福清東張窯7最著名,福清市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有龍江於海口鎮注入福清灣入海。歷史上福清是全省商貿最發達的縣份。目前為止,已發現晚唐五代至宋元古窯址十餘處,包括玉瑤窯、嶺下窯、半嶺窯、三星窯、蘆嶺窯、東山窯及石坑窯等,總面積約26萬平方米。其中石坑窯是一個以燒造黑釉器為主,青釉為輔,兼燒青白釉及其它釉色品種的大型綜合性窯場,位於東張鎮石坑村,分佈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目前已發現窯床(斜坡式龍窯)50餘條,品種及規模上都超過建窯。石坑窯黑釉產品在日本等國有大量出土,數量遠遠多於建窯產品,是日本文獻記載的“幅州盞”原產地。目前,福清東張窯逐漸引起學界更多的重視,人們逐漸認識到它為宋元時期國內最大的黑釉窯場及國內沿海窯口黑釉盞最大的出口基地。對比定海灣所出黑釉盞,均可在東張窯找到同樣造型的器物,且上釉特點也基本一致,只是以往人們從採集到的福清東張窯的標本上看,多數在胎體上顏色略深,呈灰黑色。在福清少林院彌勒山發掘區第3層就出土了和定海灣黑釉盞完全相同的器物,發掘報告中將其定為南宋福清東張窯產品。8
 8福建博物院、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隊、福清市文化體育局編:《福清少林院》,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2005年11月,圖版二八:3.
 9中澳聯合定海水下考古隊:《中國福建連江定海1990年度調查發掘報告》,《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8-19期。
 10吳春明:《關於福建定海沉船考古的有關問題》,《東南考古研究》第2輯,廈門大學出版社1999年。
 11閩清縣文化局、廈門大學人類學系考古專業:《閩清縣義窯和青窯調查報告》,《福建文博》1993年第1、2期合刊。
 12黃富蓮、陳遠志:《光澤下史源宋元窯址調查》,《福建文博》1990年第2期。
 相關單位在對白礁一號所出部分黑釉盞做出胎釉化學成分的分析之後,認為其胎釉成分比較接近南平茶洋窯產品,故認為其可能出自閩江上游的某個窯口。9我們應認識到,單個的一些標本遠遠涵蓋不了某個窯場的總體情況,我們在使用這些個別標本所測得的資料時更應該謹慎。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多數學者更傾向于這些黑釉盞來自於閩江口附近的窯口,10現在看來更大可能是福清東張窯產品。
 2、青白瓷、青瓷器
 除黑釉盞外,還有一種數量很多的青白瓷碗。根據最近一些年對閩清窯的關注,絕大多數基本可以確定是閩清義窯、青窯的產品11。閩清義窯是近年新發現的福建民窯,位於閩清縣東橋鎮義由村和青窯村沿安仁溪一帶,經考察至少應有100多處古窯遺址。年代上限在南宋晚期,下限在元代,是福建宋元時期規模最大的青白瓷產地,其產品以外銷為主,遠銷日本、東南亞一帶。日本近年來在宋元考古地層出土了許多瓷器碎片,和閩清古窯的產品相似。2006年在福州連江縣的東洛島曾發現元代沉船,出水成批的青白瓷大碗,經鑒定,屬於閩清義窯產品。近年在澎湖列島海域也出水了類似閩凊義窯的瓷器。
 定海灣白礁一號遺址出水B型青白瓷篦劃紋碗及其他地點採集的成批的A、B、C、D型青白瓷碗均見於閩清窯址。白礁一號遺址出水的B型青白瓷篦劃水波紋碗在閩清義窯半嶺墓、上武坪等地的窯址有發現。與其他地點成批發現的Aa、Ab型內壁飾陣列篦劃紋斜腹碗相同的器型也見於閩清窯的多處窯址,如閩清義窯的碗窯後山窯址及安仁溪窯的大安窯址、安仁溪窯址,也見於義窯的上武坪窯址,只是器內壁篦劃紋飾略有不同。這種內壁飾幾組簡單篦劃紋飾風格的裝飾方式也見於閩北地區的窯址,又被稱為蛇草紋或數草紋。12在閩清義窯的井後崗甲址、青窯窯址、窯隔窯址還發現有一種斂口碗,這類斂口碗的特徵為口微斂,腹較深,矮圈足,胎色灰白,釉色青灰或青白,胎壁較厚,和定海灣其他地點成批發現的Ac型斂口大碗胎釉特徵一致。窯隔窯址發現的此類碗除了素面無紋的之外,還有的碗在碗心壓印向日葵和壽字紋、內壁再刻菊瓣紋裝飾的印花碗,非常有特色。這種斂口厚胎印花大碗在南平茶洋窯也有發現,尺寸略小。B型弧腹青白瓷大碗、C型高圈足青白瓷坦腹碗、D型唇口青白瓷斜腹碗也是閩清義窯、青窯各窯址常見器型,當也是閩清窯產品。可見,定海灣發現的青白瓷碗絕大多數來自於閩清窯。與B型弧腹青白瓷大碗類似的墩子式碗在閩北的南平茶洋窯、邵武四都窯13等地也有發現,唯尺寸略小,有的內底飾印花裝飾。閩清義窯、青窯是一處以燒造青白瓷產品為主的民間窯場,有的產品在燒制過程中由於火候及燒造技術的差異呈現米黃、粉紅等不同的色調,胎質也較疏鬆,當是生燒所致。因而其產品胎體有厚薄製作有粗細,優略並存。定海灣成批發現的青白瓷碗胎釉特徵和此一致,優略、粗精不同品質的產品共存。
 13傅宋良、王上:《邵武四都青雲窯址調查簡報》,《福建文博》1988年第1期。
 14傅宋良:《閩北宋元瓷器外銷初探》,《福建文博》1990年第2期。
 15栗建安:《從水下考古的發現看福建古代瓷器的外銷》,《海交史研究》2001年第1期。
 16栗建安、陳恩、明勇:《連江縣的幾處古瓷窯址》,《福建文博》1994年第2期。
 17張登賢、鐘亮:《寧德飛鸞窯初探》,《福建文博》1996年第2期。
 除閩江下游的閩清義窯、青窯外,沿閩江流域上游的閩北地區生產青白瓷的窯口還有浦城大口及半路窯、南平茶洋窯、邵武青雲窯、光澤茅店窯等,14特別是浦城半路窯和邵武青雲窯,它們也以燒制白瓷和青白瓷為主,且又從元代持續到明代。定海灣出水的青白瓷碗在這些窯口或多或少都可見到一些影子,這種現象反映的可能正是當時流行產品的共同風貌。但定海灣發現的青白瓷大碗主要還應是閩清窯產品。
 白礁一號出水的青白瓷淺腹盤狀碗,與之相似的器物見於連江浦口窯和南平茶洋窯15。
 除大批發現的青白瓷碗外,還見少量青黃釉瓷器,如E型薄唇斜腹碗、F型斜弧腹蓮瓣紋青瓷碗及G型篦劃紋青瓷碗,相同或相似的器物都見於連江浦口窯16。閩江上游閩北地區分佈有不少燒造青瓷的窯場,包括有松溪“土回”場窯、浦城碗窯背窯、南平茶洋窯、武夷山遇林亭窯,這些窯場生產的青瓷胎骨灰白,堅硬,釉色多青綠、黃綠、青黃,瓷化程度好,碗盤等內壁多飾刻劃纏枝卷草、篦點、雲氣等,外壁刻劃扇形條紋或直道豎紋,紋飾裝飾相對複雜,時代也略早,上限在北宋時期。同種風格器物在沿海地區窯口的生產年代相對略晚,多在南宋至元代,如連江、莆田、同安、漳浦等地。17
 3、青花器
 福建青花窯址主要分佈在三個區域:閩江上游閩西北內陸地區,晉江流域的閩中地區、九龍江流域的閩南地區。白礁二號發現的青花瓷器也有成批發現的船貨特徵,均為澀圈疊燒方式燒造,品質上來看分粗精兩種:較粗一種,胎骨灰色,青花呈色暗淡,多飾草葉、太陽放射花紋等;還有一種品質較精細,胎骨為白色,釉色也較青白,青花色澤較豔麗,為草葉紋飾。從胎釉特徵、花紋裝飾及裝燒方式看,和閩江上游窯口產品更為接近。到了清代,閩北的民間窯場以燒制青花為主,這裡所發現的青花窯址主要有浦城的碗窯、崇安的主樹壟窯址、老鷹山碗窯,政和縣碗廠窯址、東平窯址,屏南縣前院窯址,光澤的碗窯、池湖村窯,其中政和縣的東平窯規模最大。18浦城碗窯產品以碗為主,胎骨灰色,釉為青灰色,青花呈色暗淡,紋飾有草葉、牡丹、荷花等。前院窯址青花瓷器的釉有青白和淡黃兩種,青花呈色較灰,紋飾有太陽放射花紋等。政和東平窯青花瓷胎骨呈白色,細膩堅質,釉水光滑明亮,白中微泛青灰,青花發色濃淡不一,不少色澤豔麗,紋飾取材廣泛,有火珠雲龍、海水雲龍、綬帶、飛鳳、水竹、團菊、卷雲、折枝花果、圈點紋等,構圖簡潔。器物裝燒方式見單件匣缽正燒,也有托座疊燒。
 18羅立華:《福建青花瓷器的初步研究》,《東南考古研究》第一輯,廈門大學出版社1996年。
 其他
 除了碗盤之外,還有一些瓶、壺、罐類。青白釉盤口執壺在閩清義窯有較多發現,青白瓷折肩長斜腹瓶見於邵武四都窯,四系橄欖式醬釉長腹瓶在武夷山五渡橋窯址發現有相似器型。這些青瓷瓶、罐、壺類數量不多,多來自於閩江流域的各個窯口。
 白礁一、二號遺址及其他地點均發現有一些陶質的罐、盆、瓶及其殘片,素胎或施醬釉,數量不多,多見於閩江流域的民窯中,其中小口長腹瓶等則為晉江磁灶窯產品,廣泛發現於這一時期的海內外遺址。
 此外,還發現獅形三彩熏爐、明清鈞釉高圈足執壺、德化白瓷刻花小碗、龍泉青瓷小碟等,發現數量少,基本都是單件,相對於沉船中的其他瓷器比較特殊,推測可能是船上的生活用品。
 結語
 定海灣出水的黑釉盞和青白瓷碗,甚至包括少量的晚期青花瓷器,均有成批發現的現象,船貨的性質很明顯。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定海灣沉船出水的陶瓷器主要來自於閩江流域的窯址,特別是閩江下游沿海地帶圍繞福州港周圍的一些窯場,由福州港出口、北上。在這些陶瓷器中,發現最多的就是黑釉盞和青白瓷大碗,器物特徵及窯址資訊均顯示其時代為南宋中晚期至元代,這些器物的成批發現,揭示了宋元時期福州港海外貿易的興盛,及在此刺激下閩江下游窯業生產的繁榮景象。
 定海灣是福州港北上對日航線的必經要道,定海灣沉船的目的地當是日本。與定海灣沉船出水器物內涵相同的陶瓷器見於日本各地的考古遺址。博多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建窯系黑釉盞,其中就包含有和定海灣沉船所出的胎、釉、造型特徵一致的器物19。閩清義窯、青窯的產品也在日本的考古遺址中有所發現,且逐漸為人們所認識。2015至17世紀的民窯青花瓷器在日本各地也有廣泛出土,其中就有和白礁二號沉船出水青花瓷器風格相似的器物。定海灣沉船出水的各類陶罐、陶瓶、陶壺在日本各地的考古遺址中也均有發現。大量閩江流域民窯產品在日本的發現,也說明自宋元時期陶瓷消費已經深入到日本的各個社會階層21。
 19(日)森本朝子:《福岡博多遺址群出土的天目瓷》,《唐物天目——福建省建窯出土天目與日本傳世天目特別展》,福建省博物館、日本茶道資料館1994年,313頁。
 20葉文程:《福建閩清義窯青窯的調查與外銷瓷問題》,載Ho Chuimei, Ancient ceramic kiln technology in Asia, Centre of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0,60頁。
 21萇嵐:《7-14世紀中日文化交流的考古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252頁。
 定海灣出水陶瓷反映的正是宋元明清時期福州港對日繁忙的海交歷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