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的聯想/作者:王花俤

  • 2013-03-03
 馬祖列島具有高度價值的地景,不僅具有地質與地形上的意義,也散發出獨特的景觀美感,吸引遊客造訪。由於受惠於大自然雕琢,造就嶙峋怪狀的奇巖和礁嶼,頻添許多想像空間,長久以來,這些特殊地景成為鄉土文學題材, 為海洋教學增添一些趣味性。同樣在大自然雕琢下,易造成地質與視覺的脆弱性,因此地景的開發過程中,如果沒有將此列入規劃考量,容易造成地景資源的破壞。有鑑於此,特別搜集民間關於地景的故事,希望借著人文與自然互動,思考保育與永續經營的重要。
 岩的出路
 目前世界上保護人類珍貴資產的組織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其中有兩大系統,一是世界遺產(又稱世界襲產)(World Heritage),一是地質公園(Geopark)。目前從地方到中央爭取世界遺產不遺餘力,2009年文建會召集「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馬祖戰地文化首次列為潛力點。就特殊性而言:馬祖列島軍事建物密度號稱世界第一,這些建物因軍事防衛需要,多依馬祖地形而構築,涵蓋於海岸突出的岬角建據點、或鑿山為坑道、或掌控山頭設軍事指揮部,見證了國際冷戰歷史,也走過國共軍事對峙的歲月,許多軍事建物已然成為馬祖列島特殊的景觀。
 而地質公園則是指具有稀有性、景觀美感和特殊地質科學意義的地質景觀遺產,其中也含括了相當程度的文化意涵。在地質公園中,地質公園則是指具有稀有性、景觀美感和特殊地質科學意義的地質景觀遺產,其中也含括了相當程度的文化意涵。在地質公園中,不僅是可從事觀光、旅遊與教育,還可以進行具有相當科學性的地景與文化休閒活動。同時,地質公園也肩負保護地質遺產、進行相關科學研究與推廣的重大任務。地質公園的目的在於保護特殊地質景觀,提升大眾對於地球遺產價值的認知,並鼓勵以地方化的力量進行適當的經營管理,帶動地方整體的發展。應該努力將馬祖列島的美景列入臺灣的地質公園名錄,提供大眾進行地質地形旅遊(Geo-tourism),以及相關的保育與科學研究。
 一、自然地景的故事
 馬祖列島屬於典型的花崗岩錐狀島嶼,地勢起伏極大而且陡峭。海岸經年累月受海浪淘洗沖刷多形成崩崖、險礁、海蝕洞、海蝕門等地形。崩解的花崗岩塊,加上來自閩江的泥沙,在灣澳、谷地堆積形成礫石灘、卵石灘、沙灘等各式各樣之海灘,因此這裡的海濱地形十分多樣化。整體而言,全島受到風化和海水形成的海蝕地形和搬運堆積的海積沙灘,除了戲水之外,許多更是戶外教學的活教材。
 (一)尼姑山與進嶼的地景故事
 話說「南宋時期,家居福州書生進京趕考,中了進士衣錦還鄉,於是坐船從杭州取海路回家。經過進嶼候潮進閩江,因海上突然起風暴,船被大浪吞噬翻覆,進士葬身海底,妻聞訊痛不欲生,聞訊前來將夫埋葬後,在尼姑山搭草庵與夫對望,每日頌經迴向丈夫,思念溢於言表。當地人為感念這段堅貞的愛情,於是將草庵所在取名尼姑山,將進士葬身處取名進嶼(南北竿海域間蛇島)」,尼姑山與進嶼皆位於北竿南段海岸和海域島礁,遙遙相望。
 (二)黃官嶼的地景故事
 黃官嶼位在南竿機場外海,是一座無人島礁,又稱外官嶼,黃官嶼因何得名不詳,但南竿流傳著一個有關黃官嶼的傳說,傳說有一位朝中官員因案落荒而逃,一路上掉了官帽、褲帶,也掉了鞋,因而形成帶礁與鞋礁,兩個小島礁都緊鄰黃官嶼,鞋礁是目前南竿機場飛機起降參考觀察點的三點之一。
 (三)白犬島的地景故事
 話說西遊記裡齊天大聖向鐵扇公主借芭蕉扇,過火燄山後不慎將芭蕉扇遺落閩江口,變成川石島。玉皇大帝派白馬尊王鎮守川石島,以免芭蕉扇再度遺失,另派遣白犬和五虎看守閩江口外加強戒護。明初,湯和率水軍進閩江口,因未事前通報,被白犬看見狂吠,五虎見狀張牙舞爪示警,湯和知難而退於是繞過閩江水道,由烏豬港進軍福州。
 (四)西引島鱷魚岬的地景故事
 鱷魚生性特別兇猛強悍,有一天獨自遊蕩,從淡水河衝出大海獵捕食物,隨魚群游至西引清水澳,不但魚類遭殃,經常把漁船弄翻,吞噬不少船、漁民,危害人間,終於玉皇大帝降旨派天將除害,斬鱷魚任由屍體在海岸曝曬腐化,並收鱷魚魂魄令其永世守衛清水澳西岸,因此海岸極像鱷魚,島民稱之為「靜俯鱷魚」。
 (五)東西引兩個石巖門框的地景故事
 據聞有一仙人,姓費名長房,能變換山勢地形。有一天叫徒兒攜兩個門框到今東西引島,臨行時師父給他一張字條,囑咐他憑字中行事,並囑咐到該島時,任他選一個好澳口,把兩個門框安裝上控制魚類進出,將來島上有人時,生活就有依靠。於是徒兒到了東引,就把左手之門框暫行放在東引圓圓澳,把右手之門框提至西引東澳,疲倦獨坐懸崖上休息,把師父交給他字條取出,見封面寫著「無人看」行事。隨即拆封,信內中僅有「佾借伸侄仔」五個字,想不出其中語意。徒兒把字條捧在手中,總是悟不出玄機。這一夜費長房師父心神不寧,天一亮就往東引島探個究竟,見兩個門框固定在兩島澳口,再見到徒弟孤坐岩石上,就知誤了時間,師父把紙條接過來,撕其一半,告訴徒兒說,就是要您把人字部首刪掉,不就是「8月21日申至子」,師父氣言:「罰你該為僧,就在此修行吧!」從此那徒弟終生不進寺廟,朝夕露天面岩修行,此僧就修練成「和尚看經」。
 (六)牛頭祭海神的地景故事
 東海龍王敖廣,巡遊海疆,囑咐前導使者傳言,經過地方要備三牲(牛豬羊)祭祀。東湧當時,僅有拾貝類為生者數人,那來三牲祭品,正愁無力應付之際,適逢遊方道人,雲遊經過,安撫民眾不要憂心,由道人想辦法應付。只見道人舉劍一指,現出一隻大黃牛,於是揮劍斬牛,只見牛頭飛衝數丈高,牛頭應聲墜落海灘,但牛身沒入「其介如石」下方,退潮時仍能顯現其牛背,至興建碼頭時,被「鈕工塊」掩埋。
 (七)烈女義坑的地景故事
 位於大紫澳後方,此處為天然形成的海蝕崖,崖高百餘公尺,氣勢懾人。相傳為清末一民船女子投崖殉節之處,居民感其節烈,遂名其崖為「烈女義坑」。現有圍牆及欄干延伸至坑谷,欣賞獨特之天然景觀。另在烈女義坑西側,有一塊巨石名為「烈女石」,相傳一女子坐望夫歸而得名,亦屬獨特之巨石景觀。
 二、文化地景的故事
 (一)東莒燈塔
 東莒燈塔,又稱「東犬燈塔」,位於東莒島東北角老頭山山頭。東莒燈塔由挪威人於清同治11年(西元1872年)所建,燈塔的高度約19.5公尺,牆厚99公分,塔身材質為當地的流紋岩,圓柱型的高聳燈塔相當雄偉,已成為東莒地標,也是臺灣海峽北段的四大燈塔之一,於1988年被內政部評定為二級古蹟。燈塔下方有大塊流紋岩砌成的的洋房,是當地居民口中的「白毛城」。這座東莒燈塔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在連接燈塔與辦公室的草地上,築有一道長達30公尺的白色矮牆,由於燈塔所在位置的地勢較高、風力強勁,這道防風牆可以讓工作人員在強風吹襲時,低身快速通過,工作人員手上的煤油燈才不會被吹熄。
 (二)大浦石刻
 東莒島西南側的大浦老頭山山坡上有一個明朝石刻碑文,刻於流紋岩之上,稱為「大浦石刻」,據考證石刻是萬曆年間所勒,原文為「萬曆疆梧大荒落地獵後挾日,宣州沈君有容獲生倭69名於東沙之山,不傷一卒,閩人董應舉題此。」述說當年桃煙門侵華受降的情形,為供後人緬懷「洗海將軍沈有容的智勇與功勳,大浦石刻1988年被內政部指定為國家三級古蹟。
 (三)芹壁石造聚落
 芹壁原地名「鏡澳」,因夏天海水清澈如鏡子一般。從海上望去像是一座錯落有緻的石頭城,是馬祖唯一保存最完整的石造聚落。芹壁的真,在於它保存了馬祖歷史文化資產,在這裡看到了閩越、閩東、戰地三種文化交疊,像是馬祖的時空膠囊。芹壁的美,在於這些石砌的牆,保有各種傳統砌法如人字砌、丁字砌、勾丁砌、亂石砌、斜角砌等,搭配溫潤光澤的花崗岩,好似一幅美麗的拼布,加上樸實悠閒的環境,像是地中海小島的山城。
 (四)東湧燈塔
 東湧燈塔興建完成於清光緒30年,民國77年被內政部評定為國家三級古蹟。聳立於懸崖峭壁上的白色燈塔,和崖下湛藍的海水相互輝映,氣勢雄偉。由於歐式建築風格,當地居民譽為「東引別墅」。燈塔下方設有霧砲兩尊,現改增設霧笛一座,取代霧砲做為霧季的助航之用。
 (五) 鐵板
 南竿仁愛村舊地名為鐵板,導因於海灘中有一大塊沉積的泥質沙灘,其中含鎂、鐵成分的花崗岩,因長期與貝類混凝一起,形成結核現象,質地堅硬如鐵板,居民常截取其曬乾後做建材。
 (六)菜埔澳與紫菜
 菜埔澳位於西莒島東北方,隸屬田澳村,澳口盛產紫菜而得名。近岸一塊大礁石「菜埔印」的紫菜產權,屬於陳元帥廟宇管理委員會所有,每逢紫菜盛產季節,必須得標者才有權上礁採集紫菜。在青帆深水碼頭未完成前,菜埔澳是西莒夏季主要的人員與貨物進出港口,南風海浪陣風七級以上,客船與商船都須靠泊菜埔澳。菜埔澳沿岸自然地景地貌屬典型之岩岸侵蝕地形,地勢起伏極大而且陡峭,由於長期受風化以及波浪侵蝕作用,形成多樣的海蝕地景。
 (七)軍事坑道
 1949年後兩岸處在軍事對峙,馬祖地區國軍基於攻防一體之戰略指導與作戰任務需要,在南竿、北竿及東引,以人工一鎬一鏟、日夜不停趕工方式,在堅硬的花崗岩中開鑿出「南竿北海坑道」、「東引北海坑道」、「北竿北海坑道」這些供登陸小艇使用之坑道碼頭,藉以保持戰力於九天之下,形成特殊的戰地景觀。島上亦佈滿「反攻大陸」、「蔣總統萬歲」、「爭取最後勝利」、「軍民合作」、「枕戈待旦」等標語,以及馬祖各式各樣地下石室、坑道、射口、砲臺、廚房、廁所等防禦工事軍事據點。這些冷戰時期戰地所遺留的文化景觀,反映了當時特殊的時空情境,和獨特的戰地文化,極為符合世界遺產登錄標準。
 1、北海坑道:民國57年起,國軍在南竿、北竿、東引開鑿可供登陸小艇使用之坑道碼頭,藉以保持戰力於九天之下,並將此案定名為「北海案」作戰工程。其中以南竿的北海坑道最為壯觀,被譽為「鬼斧神工」的地下碼頭坑道,這座「井」字造型的坑道,高度為18公尺、寬度10公尺、步道全長700公尺、水道640公尺、漲潮時水位為8公尺、退潮時為4公尺,坑道內部可以停泊120艘小艇。繞行一周約為30分鐘。沿洞壁到處可見被鑿的花崗岩基盤與煌斑岩,岩質較新鮮,結晶礦石清晰可辨識,條狀深色侵入岩脈的煌斑岩鑲嵌在花崗岩基盤,壁壘分明,仿若地質生成的剖面圖。
 2、安東坑道:安東坑道位於東引指揮部旁,工程浩大,鬼斧神工。坑道內各項設施齊全,有寢室、彈藥庫、中山室、廁所,甚至連養豬的豬圈都有。坑道有八個洞口,沿著洞口外的山壁,每年春夏期間,黑尾鷗群聚於此繁殖下一代。從洞口寬闊明亮的觀景平台望出,碧海藍天、奇岩怪石、海鷗飛舞,令人留連忘返。
 3、大漢據點:大漢據點是突出於鐵板沙灘與北海坑道之間一座岬角,不同於其它的軍事據點,大漢從下到上有三層坑道,地下第一層主坑道長約304公尺,寬約1.5公尺,高約2公尺。遊客走在狹長蜿蜒的岩洞裡,不畏艱難的歷史歲月是具體而微呈現。已閒置的大大小小機槍砲射口宛如相機的觀景窗,是通過幽暗後的另外一番新天地。地上一層之三層多砲台坑道,通行廊道較為狹小,而內部設置高角砲砲臺、彈藥儲藏空間、士兵宿舍等軍用格局,具有完整之軍事設施。站在大漢據點所在的岬角地形,可從這裡解說花崗岩解壓後的節理與外營力作用所形成的地貌。
 4、 鐵堡: 鐵堡突出於海上的獨立岩礁,早年國軍因為戰略需要而挖掘岩礁使它中空,上覆以水泥掩體,在此設立據點,傲然聳立於狂濤中,旁邊岩礁上插滿了玻璃碎片,防止大陸的水鬼(蛙人)摸哨,雖然廢棄已久,但據點內仍保有完整的地下石室、坑道、射口、砲台、廚房、廁所、房間、臥床等防禦工事和生活設施,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體驗昔日戰地風情的一處絕佳地點。
 (七)熾坪隴遺址的史前石器
 熾坪隴遺址位在東莒島大坪村的西南角,是一塊緩坡的海階平臺地。遺址先後經過2001年、2004年、2005年三次發掘。尤其後兩次發掘,出土石器共收320件,類型包括:石錛、投拋尖器、石刀、尖狀器、大小石片、刮削器、石核、小卵石錘器、凹石、斧鋤器、砍砸器、石英石等。除了石錛和投拋器以及石刀之外,因通體磨制顯然屬於新石器時代特質,其餘屬打制石器,仍然承襲舊石器時代的礫石石器和小石片器遺風;以尖狀器,凹石、小卵石器的組合,最具代表性。多屬於海濱採集貝類的工具。證實距今6100年前熾坪隴人的生活,基本上是以採集潮間帶的生物為主,並有園藝型農耕與狩獵小動物跡象。所使用的石器多就地取材,如火山岩系流紋岩、凝灰岩、火山角礫,以及深成岩系的花崗岩、偉晶花崗岩。
 (八)亮島史前遺址
 亮島(橫山、浪島)距北竿島約26公里海面上,有一面積約0.36平方公里之島嶼,先民稱為「橫山」,英國海軍稱為「Larne islet」,陳壽彭譯為「蘭島」,其下加註另作「闌島」。民國6年陸地測量總局所繪《五十萬分之一中國輿圖》〈閩侯〉中,註為「浪島」,該名漸成為通用正式名稱。國軍進駐之初,仍沿用浪島一名。民國56年3月25日,國防部長蔣經國先生巡視浪島時,將其易名為「亮島」,係取其「亮照大陸、島立中天」之意。
 清康熙杜臻《粵閩巡視紀略》有云:「橫山在西洋山東突兀海中,不可泊船,東湧內犯賊舟宗必由此。」該島雖不利泊船,然其周圍海域向為閩東沿海先民捕撈黃魚等魚類之所,故漁民每於「冬春兩季多在此張網」,且因「山小無澳避風,每日漁舟趁潮汐群聚,得魚即去,不能留也,居民2至3戶拾介類為生。」此外,島上並立有一趙大王廟,構建時間不詳。民國44年9月20日,東湧守備部隊攻佔該島,自此成為國軍所控制的馬祖領土之一。(摘自海上鮮師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