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底有機會返鄉掃墓、祭祖,順便注意當年朝
夕相處的故鄉變化,除了不變的親友的熱情、同學的真
情;而小時候回家的「路」變寬了,教書時,學校附近
的店家都加了一層「門面」,各種硬體建設在進步中,
改變「故鄉」印象的一大「感觸」...。在匆匆駐足
下,也匆匆離去,回台後竟然有近半個月的瀏lash;盪孰是「
家居」?或連lash;是「近鄉情怯」後的後遺症吧!相信有這
種感覺的旅台鄉親也不少呀!
回到家鄉,不認識的人多了還好,因為滿街忙碌的都
是「後生晚輩」;少了敞開大門做生意的十分明顯,固
然當時適值「大陸熱」,很多的老闆都趕時髦去了,但
每條街都多了「網咖」卻是不爭的事實。基於在商言利
,當電玩不易生存、卡拉OK已經退潮,因此網咖成了
軍中弟兄、中小學生的「最愛」。當價位低廉、又兼具
電玩、交誼、消磨時間叫lash;能時,其「流行」勢必沛然莫
之可當...。從台北市政府於日前制定相關「管理草
案」,足見「網咖」已帶來另一種社會「問題」,特別
是對青少年影響至鉅。
日前在馬祖日報電子報上看劉家國議員對縣府書面質
詢,對馬中陳善茂校長建議,對青少年學生
從台北限制網咖談起/林泉利
- 200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