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V.S劉立群/黑嘴端鳳頭燕鷗如在馬祖滅絕 等於

  • 2001-06-10
 走過的都會留下痕跡,飛過的,也會留下蹤影,而努
力過的,亦會留下心血註記。

 給馬祖天空原住民-野鳥,一個傳宗接代安全的家,
並從遭人遺忘的「孤兒」,至舉世聞名的「寶貝」,在
馬祖有兩個人不能遺漏,一個是劉立群,一個是張壽華
,前者是觀念者,後者是執行者。

 以下是針對馬祖燕鷗維護至保育的行動過程,訪問了
劉立群,聽聽他的心路歷程。

 問:在此之前,鄉親多以海鳥稱之,海鳥來了,等於
地方的魚季也來了,而你的思考、理念從何來呢?

 答:故鄉的草木、動物自然生態,從小就深深吸引了
我,而且一直無法忘懷這股原生之美。

 在戰地政務終止,島礁開放,並且觀光產業已成民間
嘹亮基調,思考的是,這個基調的主軸,就是要爭取馬
祖成為國家風景特定區。

 民國八十五年,在主任秘書任內,即請農改場建立自
然資源調查,作爭取準備;八十六年八月十日,個人踏
上無人島礁,實地目睹燕鷗成千上萬凌空齊飛,以及在
岩礁上成鷗以嘴銜白巾魚給幼鷗,那種生命躍動的畫面
,感到撼動與驚異,並加深這是家鄉絕對無價資源的心
志。

 問:進一步的行動過程又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