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建設不一定要再挖山頭 土石方外購可避免景觀破壞

  • 2002-07-12
【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大建設不一定要有大破壞,
過去馬祖多項重大建設的推動,都與開炸山頭取石有關
,在享受建設成果的同時,也同樣失去原始地貌的珍貴
價值。未來馬祖還有很多大建設,是要繼續就地取材,
還是思考外購模式?現採與外購各有利弊得失,決策者
的取捨與馬祖的未來息息相關。

最近十年來,馬祖成就了連lash;多大建設,如機場、碼頭
、道路新建等,大部份建設的過程都有所謂的破壞,這
些破壞的規模不一,但都與開挖山坡有關,愈大的建設
就破壞景觀愈多,南北兩座機場、四鄉五島的碼頭,都
是挖山填海而來,這些建設為馬祖帶來空前的改變,生
活條件因交通改善而提昇,但原始景觀卻因建設而破壞
,得與失之間有時難以衡量。

馬祖列島總面積不及三十平方公里,爭取大建設是勢
在必行,過去,為了節省建設經費,就地取材是唯一可
行的模式,也是不得已的作法,但並非所有的破壞均無
附加價值,福澳碼頭的興建,造就了運動場、海線道路
;白沙碼頭的闢建,開出了濱海連外道,現在福澳國內
商港計畫又多了一條通往山隴的隧道,這些工程破壞程
度很高,但其效益與價值至少在規劃之時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