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佔地利之便,塘岐商圈曾經
繁華一時,隨著商業型態轉變,加上大環境的改變,商
業發展面臨瓶頸,整體而言,現在的塘岐商圈仍脫離不
了蕭條的陰影。政府今年計畫推動形象商圈,改造街容
,這些外在的改變難竟全叫lash;,澈底改頭換面還需要商家
的自身改變配合。
塘岐因位於政經中心,七、八十年代,是做生意最好
的地點,中正路商家更是黃金店面,早期不論做什麼生
意都賺了錢,從房地產價格就能知道錢有多好賺,一間
只有房屋所有權、沒有土地所有權的國宅可叫價近七百
萬元,現在打對折沒人要,景氣蕭條使投資卻步,商業
活動不敢有大規模的前進與突破。
塘岐商圈因地勢平坦,面積廣大,亟具發展潛力,但
現有商店街道普遍存在老化現象,後期家家戶戶加製lash;鐵
皮屋,現在看來毫無街容特色可言,沒有特色是塘岐面
臨發展的最大隱憂,而一般商店「賣相」不佳則是商業
活動層級無法提昇的主因,製造業與服務業並存,給消
費者的印象就是雜亂無章,自然就失去商場競爭力。
現在居民商家指望政府形象商圈計畫能改變商業使其
帶動景氣復甦,但政府能夠做的其實有限,改變
形象商圈只能改變外在環境 脫胎換骨還需要商家調整配
- 2002-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