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航再度發生空難,二百二十五個生命,於瞬間化為
烏有,所有塵世間的恩恩怨怨,轉眼皆空,往者已矣,
卻留給生者無限之哀痛與一連串之間題,姑不論將來調
查之結果如何,官方之賠償與抱歉又是如何如何,然對
所有被害人而言,已無關緊要,但對於眾多來往於兩岸
三地間之民眾而言,如此政策與如此夢魘,卻又待何時
方能結束?
相對於工商界諸位大老,包括台塑、統一、長榮各集
團之董事長,紛紛要求儘速開放三通之情形下,執政高
層並非無所知悉,但卻囿於意識形態與選舉之考量,將
廣大人民之聲音與生命財產,置之不顧,卻假藉種種國
家安全理由與層層關卡,對小三通多所限制,導致資金
外流、人才出走、產業西移,整個台灣地區之經濟、政
治、社會,每況愈下。而此次華航空難之兩百多人中,
即有為數不少奔波於兩岸之工商界人士;倘若兩岸小三
通可中轉,渠等人士就可免此災難,則每年達三百萬人
次之台灣同胞,既無需繞道港澳中轉,更無需多冒空中
飛航之危險,非但減少金錢、時間之無謂浪費,同時亦
保障了生命財產之安全。然而,卻因少部份人士與政客
意識形態與選票之考量,致使平民百姓成了無辜之犧
兩岸小三通中轉刻不容緩(意見橋)
- 2002-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