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中招生不足,打算有第三階段招生考慮,站在學校
立場|背負治學、辦學、升學壓力,這種結果是可以預
期的;但是面對沒有機會升讀自己家鄉的高中的學子,
家長其不滿意心情也可以想見。只是「遊戲規則」已在
稍早考前公佈了,如果要「反彈」,筆者以為有待爭議
與不妥,不過就情、理而言,馬中校長、馬中校友會曹
會長都要平心靜氣的坐下來談,做補救與期待明年調整
之道。
升讀馬中在早期或連lash;是地區國中生最佳志願,特別是
成績不錯同學,除了離家近外,可以順利免試申讀大學
則是誘因之一。特別是以前聯考錄取率較低年代,就以
筆者當年在台北聯考鎩羽之際(高中聯考),厚著臉皮
回馬中要求入學。或連lash;當年僅是馬中考生的「備取」,
那時候的曹常通組長說什麼也不願直接通融答應「報到
」,好不容易捱到有些同學放棄,才與其他一樣備取的
同學開開心心的展開三年高中生涯,只可惜一千多個日
子裡的「打混」,從此在馬中傑出校友裡自始就沒有我
的份,當然「保送」更是奢想。自從開始教書之後,昔
日同窗迄今仍是好友,但是以往曾經切磋琢磨的校園鮮
少駐足、停留,至於告訴學生自己是馬中畢業
馬中第三階段招生評議/林泉利(第七屆馬中校友)
- 200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