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多一分準備,少一分損害」。又到了颱風季節
,惟有能夠做好防颱防洪措施,才能確保民眾生命財產
的安全,將災難減到極限。
天災畢竟無法規避與抗拒,即使科技再發達的國家,
也難逃天災的危害。但是話說回來,假如事前的防範工
作做得妥善與理想,以及全民能提高警覺,加深對天然
災禍的認知,必然會使災情減輕,降低損害。
綜觀台灣每逢颱風來臨,勢必挾帶大風大雨,形成土
石流,釀成鉅大的災變,衍生無法彌補的損失,這是每
次颱風過後所呈現慘象,大家應當記憶猶新。因此,記
取慘痛教訓,從經驗中迅速思慮防範之道,當是刻不容
緩的事。
回顧台灣土石流橫禍頻傳,主要是台灣土質鬆軟,缺
乏堅實基礎,假如沒有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一旦遇上豪
雨,勢必沖刷鬆動土壤形成駭人的土石流災害。歸咎其
原因,還是人們自私心的作祟,諸如在山坡地濫墾濫建
、沒做好河川疏浚工作,或大肆種植檳榔樹,以牟取暴
利,結果危害社會民生至鉅。
固然每次的災難政府難辭其咎,應負起大部分的責任
;但有的災禍往往是人為的因素,是相關職責部門缺乏
危機意識,不能具備前瞻眼光,確實負起應
做好防颱準備 減少生命財產損失
- 200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