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莒大坪埔座發現貝塚及陶片 明元遺跡陸續出爐 歷史

  • 2001-08-01
【本報東莒記者林家菊報導】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陳仲
玉和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主任劉益昌兩位專家於東莒
進行一個星期的古蹟遺址試掘工作後,特別利用離開的
前夕再次前往全島四周進行探勘,又有一些重大的發現
,希望研究工作持續進行,必定會有重大收穫。

中研院陳仲玉和劉益昌兩位教授均為國內權威考古學
家,此次應內政部邀請於東莒進行為期一週的古蹟遺址
探勘挖掘工作,成果豐碩,兩位專家於工作告一段落後
,特別利用離開的前夕,再次探勘東莒各個角落,在大
坪埔座也發現了貝塚及陶片,於當天下午再次探勘大埔
石刻及燈塔附近、福正村菜園裡等處,初勘大埔石刻濱
海處發現應為明代左右的遺跡,而往燈塔的路邊(菜園
裡-福正入村處右手邊),兩位專家發現初判元代左右
的遺址。

劉主任於臨返台前又前往二號坑下方斜坡再勘察,初
步發現整個科蹄灣遺址應該是相當完整,而且面積不小
才是。

兩位專家表示,希望東莒的情形,在別島也能發現遺
址,只要朋友發現路旁或田野有貝塚或陶塊等情形,都
可與教授們聯絡,以便繼續於馬祖進行考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