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昇個人「競爭力」/夜語(意見橋)

  • 2002-12-07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年代;這與過去強調「
勤能補拙」的年代大不同。

過去,只要我們有心工作,俗話說:「做牛不驚無田
犁」。但是,如今,台電招考職員,有的錄取率竟低到
只有千分之一;北市招考幾個清潔工,上百人競逐,世
俗人看來「平平」的一個工作機會,如果沒有絕佳的體
能、耐力與速度,還真難脫穎而出?

不管是一個職員千選一,或是一個清潔工百挑二,要
想在各行各業中出人頭地,最重要的應擁有各職業中所
必需符合的「條件與專長」,才能在激烈的求職路上勝
出。

可見,在這知識經濟的時代,又面臨不景氣的當口,
要找到一份工作,沒有過人的知識與專長,委實不簡單
。所謂「憑本事吃飯」,道理盡在其中。

今年畢業的大學生,有七成找不到工作,相信大家都
已能朗朗上口。要怪罪產業外移?或是全球景氣不好?
執政不力,技不如人?反正失業已經失業了,環境來造
成,怪來怪去意義不大。但從另個角度,我們反向的「
逆思考」,為什麼還有三成的人能順利就業呢?他們憑
藉的是什麼?

一般而言,在這失業率高漲,還能順利謀得一職的人
,他們都有一共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