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春天已經來了,但北竿的旅遊業今年受到南竿機場啟用效益影響,可能等不到春天,業者對於未來發展更是憂心忡忡。但事實上,北竿的旅遊條件不差,交通條件也有,若能善加利用規劃,春天還是會來到。 自八十三年北竿機場開航以來,北竿地區的旅遊業就已經開始發展,至今將近十年以來,由於北竿佔空中交通樞紐地位,使旅遊業有機會成長,包括旅館、餐飲業因此而獲得生存空間與條件,如今空中交通地位南移,對旅遊餐飲業的衝擊是可以預期的,就好像機場減班後對計程車及快輪業者的影響是一樣的。 交通是發展觀光旅遊業很重要的一項條件,北竿機場並不是因為起降條件差而面臨減班,而是其他因素造成,這代表交通條件有,只是缺乏客源。在觀光條件方面,北竿的芹壁、塘后及 里沙灘、賞鷗之旅等都是馬祖的特色,這些特色在最近幾年知名度提升,但特色並未被有效運用而發揮到極致,這就是觀光發展所謂的瓶頸,這個關卡一旦可以突破,就能減少因交通地位改變帶來的衝擊,這是與整體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課題,不只是少數行業要關心的。因此,面對機場減班後的未來,振興旅遊業需要更積極且有效的規劃與行動。 旅遊觀光是馬祖最重要的產業,但從戰地政務結束至今,轉型之路還沒有完全走完,或許有很多主客觀因素無法克服,但終究是取決於人的因素,從政府到民間,目前感受不到這股動力,消極的心態於事無補,而積極的作為也需要智慧與眼光的配合,旅遊業者可以動腦筋的地方還很多,未來前途不一定是悲觀的。 振興經濟從交通做起,目前北竿在政府介入之下,仍保有交通發展的條件,只要願意且用心推動,交通不是問題,觀光條件也不差的情況下,不會是死路一條。從政府到民間,現在重要的是啟發積極的行動力,明年的春天就可能提前來臨,「求人不如求己」,這是面對未來發展很重要的心態,尤其對北竿而言。
北竿發展觀光旅遊條件不差 掌握特色重點開發最重要
- 2003-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