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一日是俗稱的「愚人節」,如果在這一天是「自愚愚人」也是博君一笑,但如果涉及國家政策、地方榮枯,乃至決策大計,身為政治領導者、決定者,乃至民意代表、媒體工作者都要謹慎處理。特別是今天已經「民智大開」了,今天錯誤的「愚民」,或許來自自己沙盤推演,經過利弊得失的分析,但事後證明-可能悔不當初;所以愚人與智者的特質,值此民主時代,有些事還有討論空間‥ 首先是馬祖是否更名問題‥或許因為這是多年老掉牙問題,甚至有人以大陸、馬祖的「連江」鬧雙胞困擾提出質疑;有人把認真反省、還原金馬台澎的「馬祖」真相為理直氣壯訴求;還有人以連江縣不僅只有連江人(原籍),長樂、林森人的比例不做比較分析;當然訴諸民粹(民意),由縣府主導、卓爾公司(委託)設計,馬祖通訊、資訊網路推波助瀾,用膝蓋想也知道最後「公投」、「民意」的結果。但筆者要說這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改名字」議題,也不是有沒有「公投法」法源,或牽涉統獨辯論所可以大力「阻擋」的‥‥‥如果用後果看問題,想想蓋兩個機場、蓋媽祖巨像、戰爭文物紀念館都有人持不同意見,蓋珠山電廠也曾有一段抗爭時日‥‥‥凡此種種,都可以看出,擔任一個地區民選首長有其政見兌現壓力、有其連任選票考慮,如何集思廣益,求取「最大公約數」以獲得來年地區發展歷史冊頁的肯定,或許這就是「政治家」面對容易引起爭議問題中能把持「有所為」與「有所不為」立場吧!畢竟取於民粹可能是一時的,終其結果而自砸石頭於大腳,則要「慎始」了。 馬祖要改名字以「正名」看以簡單,但擺在前頭的「連江縣誌」要再花錢重新纂修?「黃花崗十烈士」的攀親附緣將從此「脫鉤」?再說大陸連江也從來沒有要求正本清源、涇渭分明,馬祖這一邊又何必急急著手更名?至於戶政、文書認證更迭也不是一兩千萬可以「一勞永逸」解決的,屆時花費的公帑耗資鉅大,相信行政院、立法院也不可能全力配合,此刻喊「爽」一下也好,讓民眾知道有這一回事,但也盼民眾別「當真」,誠如曹原彰立委所說的在連江下頭加註「馬祖」就好了。畢竟此刻的馬祖除了正名之外,孩子的教育水平提昇、一般商家生計恢復以往鼎盛時期、醫療、環保不再成為三等國民、保持山明水秀好住地,才是施政當務之急呀!就把委託費給卓爾公司的支付,當做一次全民文化、民主教育吧!對於網路上已經涉及人身攻擊的兩造批判、言詞傷人,也請就此停止口水戰吧! 其次是暫停小三通問題‥因為「SARS」肆虐亞洲地區,而大家都把「亂源」歸咎中國大陸,且最近大陸的港台兩地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在當下仍無法阻擋疫情擴大之時,從台商被盯,來往兩岸旅客被緊迫追蹤,渠等家屬也成了大家心目中的頭號「殺手」,至於因為小三通而帶來旅客的金馬兩地,雖然迄今還沒有發現「問題」,當避免「困擾」,陳雪生縣長下了決定,行政院也適時宣佈了。但李炷烽縣長卻有不同看法,不過金門縣議會的「反彈」,讓李縣長只能以「生命無價、健康第一」做一個緩和的回應,截稿為止,金門仍沒有與馬祖跟進打算,金馬是否同步,往後結果,陳、李評價仍有未定之處,但金馬民眾的健康及未來小三通的「利益」似乎可以好好討論一下‥ 首先從防疫的角度思考‥首當其衝的是金馬的軍民,要在這一波「瘟疫」中受影響可大也可小,為了避免疑慮,當機立斷的「關閉」也是一種「果斷」,但想想金馬醫療資源受到不公平對待的背景是存在的「事實」,看到每一次的「後送」,看到每一個月都有來自台北市政府下的市立醫院被「禮聘」到馬祖行醫,想到署立金馬醫院至今仍是「口號」,這一波防疫協助也仍是在「考慮」中,如果金馬籍的縣長、議長乃至立委,仍僅於關閉與否做探討,攸關兩地軍民實際健康維護一次「就地解決」,相信這一次的「暫停」或「堅持」並沒有多大實質意義呀! 其次小三通暫停一月之後該如何走下去‥今天因「疫情」而做了權宜措施,如果持續「發燒」不退,是否繼續展延,屆時「馬商」可否要求「補助」其間損失、兩地之間的貨輪、渡輪的生計將如何「照顧」補貼?這不是簡單問題,而政府預算之中也沒有著手編列款項吧!即使「雲淡風清」,以後如果仍有其「疫情」出現,是否又要關門防範?開開關關,茲事體大呀!標準何在?決定如何?民眾權益維護何來把關?希望陳、李兩位縣長好好想清楚,至曹、吳兩立委要與陸委會好好商量,小三通已經有了「規模」,所不同的是馬祖的商機慘不忍睹,這也是稍早陳縣長決定理由之一,但往好處想,如果陸委會因這一個月的「暫停」而能與金馬鄉親代表坐下來「談談」與改進,例如准許大陸觀光客夜宿金馬做過境「旅遊」商機,採限量人次安排,也唯有這樣,金馬觀光資源才有大量「挹注」機會。「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聰明的領導首長們能不加緊動動腦? 最後是蔡英文主委並沒去過大陸,也僅戴著「口罩」在金門晃了一圈,曹立委說她並不「適任」,但她也僅於「熱愛台灣」回應。一個不顧金馬民眾的中央公職首長如蔡女士之流,因為游月霞女士「老處女」比擬錯誤而意外的保護了她,甚至有李明憲立委這種「空谷幽蘭」,肉麻當有趣的小丑奉承,只因為蔡是「國王人馬」?坦白說如果小三通繼續由她主導,而各界不給蔡等「壓力」,未來金馬的商機將永遠是一灘死水,金馬民眾的心聲也該是怒吼時刻了。 走筆至此,想到這一兩年也寫了一些不成熟評論,個人從不認為自己的看法是「主流」;自己雖然不是「縣長」,但該說話、想講的事,百忙之中也要一吐為快。承蒙馬報不嫌、鄉親不棄,或許寫了一些讓當政者不快、當事人不喜的話有些「得罪」之處,但筆者以為民主政治就是這樣,透過每一位想發表的民眾「發聲」,將公共議題攤開討論,很多不必要流在街頭巷尾的蜚長流短的「議論」就可以杜絕‥‥‥有時「忠言」是逆耳的‥‥‥相信鄉親對於縣政永遠是不滿意的,而筆者忝為曾經在馬祖這一塊土地上成長、受教、工作近三十年,這一分生斯之榮、之情也沒理由因為來台定居之後而「一刀兩斷」,撥冗提出淺見,只希望執政者永保智者、清者、有容乃大者風度,往前看,給歷史一個正面評價吧!畢竟大家都是這一塊土地上的「過客」,「馬祖」二字不是不能改,輕重緩急有其利害權衡空間抉擇‥‥‥小三通是否關閉,後續與補強配套措施,中央當局絕不能簡而化之。陳縣長是學會計出身、曹立委是學新聞的、教育的,走在民意的前端,可以有自己的執著,但也何妨時時傾聽「民聲」,讓馬祖的「民瘼」或讓中央政府不得不回應與首要解決課題。也唯有這樣馬祖在地人才有生機、活力‥‥‥過了愚人節也希望大家都有智慧,往前看馬祖仍有一片光明,可不是嗎?
用意見橋/智慧看問題,以光明想願景/林泉利(台北新店)
- 200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