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費與學童人數不足 北竿寶血永續之路難行

  • 2003-04-15
 【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已有近二十年歷史的北竿寶血幼稚園,原本今年就要停止招生,但在北竿各級民代、鄉村長支持之下,勉強再「撐」了一年,在經費短缺的大前提之下,寶血想要繼續運作服務鄉親,恐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北竿寶血於民國七十三年創校招生,一直到塘岐附幼成立以前,寶血有長達十多年時間,是北竿地區唯一的一所幼稚園,學童人數也較多,但在政府成立公立幼稚園之後,招收中、大班學生,致使寶血的生存面臨困難。寶血雖然不是公設幼稚園,但長期以來不以營利為目的,純粹站在服務鄉親的立場,每學期僅酌收數千元的保育費,而大部份的經費來自政府及教會組織。 過去寶血每年還能從地方政府獲得約五十萬元的補助,直到塘岐附幼成立後,寶血因學童人數減少,補助也由五十萬元降低為每年約二十萬元,但一年多以前,地方政府的補助因於法無據而宣告停止,同一時間來自教會的補助也中斷,寶血在經費來源幾乎全斷的情況下,不得不面臨關閉的命運。目前寶血是靠北竿各級民代、鄉村長每人每月固定的贊助勉強維持生存,但這種贊助不是長久之計,因此,鄉村長、民代轉而向政府求援,而地方政府雖然同意調整幼童營養補助費,但對於寶血而言,要解決生存問題,這些是不夠的。 北竿寶血要繼續生存的唯一方式是立案申請成立為私立托兒所,但私立學校經費的主要來源是學費,北竿地區三足歲半以下的幼童數僅十多人,光靠學費來支撐私校運作正常,學費必定要「高人一等」以目前經濟如此蕭條的情況來看,願意每個月付高額保育費的家長有幾人?即使政府在學營養費上做某種程度的調整,和一所私校正常運作所需的費用仍有很大的落差。 離島地區幼兒教育問題如果政府不出面解決,永遠無法步上正軌。據悉,內政部與教育部有意在下年度於金馬試辦公立幼稚園入學年齡向下調整的方案,目前地區公立幼稚園的入學年齡限制為三歲半,如果向下調整一年,換句話說,兩歲半即可入學,這個方案若能落實,則地區現存的幼兒教育問題可以解決了一大半,在此之前,四鄉五島的幼兒教育問題也只能以調整營養補助費的方式,走一步算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