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產放流為海域保育賦予新生命

  • 2001-05-06
本縣水產試驗所連日來在東引、莒光、北竿等地分別
放養文蛤、黑鯛苗,為海域及澳口賦予生命力,達到永
續繁衍,馬祖保育工作更上層樓,深具意義也很有價值


馬祖四面環海,海域資源常給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觀念,這種觀念在傳統捕撈作業年代,或連lash;有幾分道理
,因為傳統漁業特點是「等魚上網」;時代不同了,現
今漁具則為「網在找魚」,特別是拖網之類的漁具,大
小魚通吃,所經之處無一倖免,而科技的進步,經由魚
探器等設施,也可以找到魚群,下網十拿九穩。在這種
新科技與新裝備配合下,再多的資源也有毗lash;竭的一天,
因此,海域資源取之不盡觀念,現在必須修正。

正因為海域資源是有限的,國內外環保人士都在為保
育這些資源奉獻心力,他們為海域請命,禁止使用拖網
等漁具,尤其是對數量較少甚至瀕臨絕種的魚類,嚴格
禁止捕撈。環保組織雖然不大,卻可運用各種手段以達
到目標,例如我國曾對野生動物保育不力,他們就經濟
制裁促使有效改善。

環保工作只是治標,避免生態再受破壞,我們放流魚
苗是在治本,為海域賦予新生命,展現新活力。水試所
近年來在這項工作上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