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植樹節,全國各地都有植樹等紀念活動,地區特地把植樹節改為「植樹月」,其主要用意即在延長植樹時間,把過去一天的活動,延至一個月,經由這種刻意改變與安排,軍民從月初起,就在不同的島嶼和地點,進行造林美化工作,一時之間為地方帶來有關樹和花的對話,也形成一種風潮,我們常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事實上,種樹的效益不必等到下一代,現在就可以享受其優點,好山好水是我們所期待的,而好山好水又得由樹木和花卉來襯托,為此,我們必須努力造林和美化,才能達到這個境界。 由於連江縣政府的重視和軍民的配合,今年全縣四鄉五島植樹和美化工作都很積極,不但面積擴大,而且樹種繁多,在此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阿兵哥和社區民眾的投入,為近年所少見。由於政府體制改變,軍民分治,最近幾年,國軍部隊對於植樹工作,已經不如以往來得熱衷,充其量也只是「意思」一下而已,可是今年不同,在馬防部司令陸華寧關注下,官兵全力配合造林,其情可感。陸司令指出,國軍弟兄從村民身上學到不少愛鄉情懷,也深受感動,所以付出一己之力。所謂自助方為人助,今天我們看到社區民眾對美化家鄉的重視,他們一改過去的觀望,成為主動投入,使民眾和官兵在植樹和美化工作上相互輝映,為綠色大地憑添溫床,也為地方環境增加質感,更為馬祖未來創造希望。 森林的效益是無限的,也是無價的,在這個地球上,有些人不但沒有造林,還要採取種種不法手段,竊取林木,所以在這個地球上的森林很不幸,可是也有例外,那就是馬祖,地區森林是「由無到有」,過去的山頭是一片荒蕪,經過軍民數十年的耕耘,變成今天的海上公園,所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現今我們目睹造林成果,其來有自,早年軍民不但努力種植樹林,而且用心培育,從軟弱的樹苗到蒼松的林木,不是說說就可以做到的,而是付出無限的心力,基於過去成功的經驗,我們對今年植樹月寄予厚望。 一般人於植樹時往往興致勃勃,大家一窩蜂來綠化,可是培育林木卻要漫長的時間,一株幼苗必須小心呵護,才能順利成長,我們從近年植樹成果,便可看出其偏低的存活率,軍民領回樹苗之後,多數敷衍了事,更別說是呵護了。所以,大家偶爾見到某些地方成為造林區,也出現樹苗,可是一兩年過去仍不見其蹤跡,顯然在維護上出了問題,我們認為,一株樹苗或許所費不多,可是經由栽種價值就高了,如果任其死活,即失去種植的意義,過去政府為了提高存活率,辦理獎懲,對於植樹表現好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當然,也有單位受祿,這個制度是好是壞,或許見仁見智,可是,必然能夠提高軍民參與興趣,進而提升存活率。 植樹節的今天,我們對政府和民間致力造林、美化工作,表示敬意,大家既然已經種下樹木和花卉,就像是生出孩子一樣,要用心呵護,讓它成長茁壯。
努力植樹,更要用心呵護
- 2003-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