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金馬「小三通」人、船出入障礙點

  • 2001-04-24
兩岸分治半世紀,在文化成長異質、價值觀念迥異以
及意識型態差異,就像不同樂器,彈奏不同聲調,做到
協律和韻,其間需要的是各者旋律、節奏的調和,中華
民國金馬地區與大陸福建地區「小三通」實施也是如此
,需要的是雙邊步調、心譜的調整;當然,更需要的是
「時間的等待」,「嘗試的勇敢」。

金馬「小三通」固然人民對其滿意度偏低、抱怨連連
;平情而論,在新政府未作事先充份準備,至今仍未建
立正式對口機制,以及沒有參考架構和經驗法則下,而
地方政府與民間力量的突破出口,為通航建構了基本模
式,也印證了「事在人為」的真理。

「小三通」實施以來,民眾責難的是人員往返、航班
的排定、費用的偏高以及自我設限的門檻,主管部會在
半年後的檢討,應予逐步放寬,一則減少對新政府的民
怨,二來符合通航美意的落實。

今先就「人」操之在我的部份進行探索,第一步應取
消公務人員次次申請往返的限制,目前地方公務人員赴
大陸,須經機關同意開具證明書再申辦入出境證,每次
往返,每次申辦,手續繁複,極不便民,同時毫無實質
意義,建議陸委會、入出境管理局沒有必要多此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