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觀光業的目的在創造產業機會,如何讓觀光客樂於消費,最好是掏空觀光客的荷包,這是商場手段,也是觀光區必然的趨勢,我們看許多開放觀光的地方,總是千方百計在作宣傳,既要吸引觀光客前來,還要促使其消費,因此,馬祖未來的觀光業必須和產業相結合,縣長陳雪生提出研發特產,目的即在此,我們希望政府和業者朝此方向思考,針對環境,突破現況,使產業得以發展,地方有了商機,馬祖經濟才有春天。 觀光業和產業是相輔相成的,正常的情況下,當一個地方觀光業成長到某種程度時,其產業必然也相對景氣,可是有些地方卻沒有享受到經濟利益,反倒是因為觀光客的增加,造成環保和治安上的問題,探討其原因不外乎產業不發達。和馬祖同時間開放觀光的金門,雖然因為開發速度過快,為社會帶來衝擊,可是他們的產業卻有很好的表現,像是食品貢糖和金酒等,就為當地創造可觀的利潤,因為產業發達,帶動人力市場和下游行業,使整體經濟指標大幅提升。馬祖在這方面明顯落差,所以要努力以赴。 最近幾年,地區產業已經有了起步,像是北竿的漁產品加工,評價就不錯,另外剛剛成立的黃魚加工廠和香菇養殖等,只要用心經營,前景也很樂觀,我們特別強調用心經營,在於部份業者,不是一窩蜂就是在搶短現,沒有前瞻性的規劃和企業精神,這種心態直接影響產業發展,我們以為,馬祖觀光業的遠景已經顯現,產業也有其一定的市場,在這種有利的大環境之下,鄉親似乎不必再等待,現在投資應該是最佳時期,但是要有一套完整的計畫,當然政府的輔導和獎勵措施,更為重要。 由於地方鄉親個性比較保守,資金也不充足,對於重大產業投資,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再者,地區產業還在摸索階段,何種產業具有競爭力,民眾也在猶豫之中,在這種情況之下,特別需要政府的輔導和協助,以北竿黃魚加工而言,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成立的機會就很小,正因為如此,陳縣長才指示相關單位研究,以地區特性和鄉親興趣,開發適合地區發展的產業。 繁榮馬祖,是政府和鄉親共同的責任,基於此,只要有利於地方發展的產業,應該沒有政府和民間之分,今天我們樂見大環境對產業的利多,由於台馬交通的便利,觀光客可以預期,以中國人喜歡購物和贈禮的個性,只要地區有產業、有特產,必然有市場,事實上,地區生產富有特色的特產,對觀光客而言也是一種服務,他們可以就近採購,帶回分享親友,既體面又有意義。為此,陳縣長把研發產業列入振興經濟方案之中,是務實而必要的,可是如何推動,政府相關部門必須積極策畫,而民間也要主動配合,唯有政府和民間一起思考、一起努力,馬祖產業才能走出現在的瓶頸,開拓一片新天地。
研發特產,商機無限──如何振興地方經濟專題之三
- 200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