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發自東引報導,當地珍貴植物「濱柃木」亦即俗稱的紫檀,遭到人們任意挖掘,甚至攜帶出境,這種情況也出現在其他各島,對生態環境是一大殺手。地區為了保護部份瀕臨絕種的植物,政府曾經發佈行政命令,將濱柃木、野杜鵑等列為保護對象,禁止軍民挖掘和攜帶出境,可是,這個政策沒有落實,很多人也不清楚有此政令,所以違法事件不時發生,令人遺憾。我們知道,珍貴植物乃地區的資產,任何人都沒有權利破壞,為此,我們希望相關單位依規定展現公權力,使生態環境得到保護,建立馬祖良好形象。 根據台大教授在地區所進行的植物調查,結果發現,全縣四鄉五島的植物非常豐富,其中有二十多種台灣沒有,大陸也見不到,應該是馬祖特有的品種,我們深慶擁有如此珍貴的資產,大家保護唯恐不及,豈可任意挖掘或破壞,現今全世界都在強調生態保育,對於一些瀕臨絕種的植物,政府更會立法加以維護,連江縣政府近年來在植物、動物調查和維護上,有不錯的表現,特別是動物類的野鳥,如燕鷗等等,因為地方用心和努力,使馬祖成為國家級野生動物保護區,更把地區推向世界保育舞台,不論基於生態保育和整體形象,我們都必須好好尊重並保護動、植物。 一個國家或地方的價值是多方面的,政經發展不可少,自然環境也不能失,當經濟發展和自然環境產生衝突時,我們應該如何作抉擇?雖然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可是我們必須瞭解的是,地球只有一個,生態一旦受到摧殘便永遠無法復原,而經濟的方向很多,此路行不通,還可以另闢新路,例如台灣宜蘭不讓重工業進來,保持良好的自然環境以發展觀光,其價值甚至超過工業,現今宜蘭經驗,為國內外所借鏡和學習,正因為如此,現在許多先進國家已把環保列為重點,回過頭看馬祖,地方自治以來,政府和民間致力觀光業發展,興建交通等基本設施是必備的,然而未來能夠引起觀光客興趣,則在好山好水,這是地區最大的特色,更是賴以生存發展的資產,所以不能受到破壞。 有關保護珍貴植物的政令,不論連江縣政府何時頒發的,在沒有廢除之前,都應該有效,自然也有執行的義務,如果現在能夠展現公權力,為時不晚。我們在機場航空站大廳旅客出口處,看到政府禁止出境的物品,隨時提醒大家注意,在航警嚴格執法下,做到滴水不漏,這種宣導方法也有必要運用到珍貴植物上,讓軍民瞭解那些植物是列入保護的,當然加強宣導工作不可少,政府可以透過各種媒體,以收實際效果。 在地區列入保護的四種植物中,以濱柃木最討好,它長年綠,造形奇特,是很好的盆景木材,常為軍民或觀光客所覬覦,「喜歡它,就不要破壞它」我們希望政府嚴格把關,使這種植物永遠生長在我們的土地上,在此,我們更要籲請大家,尊重植物生存權,維護自然生態環境,這是現代人應有的修養和作為。
珍貴植物,嚴禁挖掘,致力保護
- 200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