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好山好水,先從建商自律做起

  • 2003-03-05
近日有關工程建材存放、工程廢棄物亂丟以及工地凌亂等話題不斷,大眾之所以對此特別關注,主因在於它對地區環境和景觀的破壞。環保是全民共同的責任,也不容任何人損傷好山好水,這些問題既然是出在部份建築商人身上,當應對症下藥,從建商著手整頓,才是正本清源的做法。 南竿山線是地區最好的道路,年來在縣長陳雪生重視下,進行美化工作,沿路景致美麗,讓人賞心悅目,開車也是一種享受。可是,令人遺憾的是,路邊出現多處濫挖、濫堆情事,不但影響觀瞻,而且成為環境的殺手。這些「工材庫」的面積,隨著時間而擴大,問題也愈來愈嚴重,處理這個問題或許很棘手,可是也不能任其發展下去。馬祖是一個法治的地方,這種違法事件如果長期存在,對政府公權力豈不是嚴重的挑戰。其次,工程廢棄物亂丟問題也不輕,議長陳振清前天就邀請縣府相關部門主管,前往現地勘查,發現事態的確很嚴重,已要求儘速處理,現在是行動的時候了。再者,全縣四鄉五島目前有不少工程在推動之中,這些工地多數凌亂不堪,以往政府還有環境檢查,使廠商有所警惕,現今更有必要加強。 在地區從事營造業十分辛苦,他們的付出和貢獻,地方各界給予肯定,然而建商在建材處理和工地管理上,卻有許多缺失,特別是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凡是前來馬祖的觀光客,對於地區的好山好水,都非常喜歡,這項資源正是馬祖發展觀光,賴以生存的重要資產,如果失去了它,馬祖特色盡失,那麼還談什麼永續經營,這是社會大眾最為擔憂的原因。 不論是建材堆放,廢棄物傾倒和工地秩序,都在業者一念之間,一個負責的建商,不但在施工上表現良好,同時也會注重環保,我們看國內外很多營建商成功的實例,他們於事業有成後,便對社會作出回饋,地區也不乏其業者,我們必須強調的是,一個地方建設和成長是相輔相成的,因為馬祖需要建設,營造廠才有工程可做,也因為地區觀光業成長,而能帶動各行各業景氣。所以我們需要資產,把好山好水好好維護,如此,觀光客不斷增加,地方有了生機,經濟為之繁榮,營建業績相對提升。 政府在執法時,也要考慮業者的困難和感受,如果把建築材料趕出山線,他們又往那裡去呢,總得有一個位置存放。為此,連江縣政府計畫選擇空地,將建材集中處理,是務實而可行的,國內部份縣市已有此經驗,此事不能拖,今天問題不解決,明天就會更嚴重。我們試想,假如在山線出現第一個案件時,政府就整頓,自然也就沒有後來者,更不會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至於傾倒廢棄物事件和工地管理,問題並不大,現在必須著力的是,政府適時監督,並宣導業者配合。 自然環境是馬祖軍民共有的財產,不容任何人破壞,營造廠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