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慶祝農民節大會中,縣長陳雪生提出精緻農業,為農村創造第二春,而理事長陳其灶則要求政府在各澳口加強查緝,以防止大陸蔬菜走私進口,這兩件事雖然不同,可是都是基於農友生計,因此,我們認為應該同時進行。當然,農民朋友也必須瞭解大環境的改變,適時配合政府政策,致力農業轉型,朝精緻化方向邁進。有關大陸蔬菜走私進口,已經是老問題了,可是,一直沒有澈底解決,農友迫於現實不得不反映,值得有關單位重視。再者,大陸蔬菜如果進入地區市場,不但影響農友生計,軍民也賠上健康,因為這些蔬菜問題重重,為此,我們在籲請警方查緝之時,更要提醒消費大眾,千萬不要為了買便宜貨而傷了身體。 陳雪生說,我國加入國際貿易組織之後,國內農產品受到國際競爭的衝擊,農民生計更加困難。的確,今天在台灣已有部份農村陷入蕭條,農友叫苦連天,可是也有農業在逆境中成長,其成功因素即在於轉型。他們致力休閒觀光農業發展,以高價值、高消費進入市場,果然開創出一片天。我們常說時代在變、環境在變,而產業得面對時代環境,當然也要變,過去地區蔬菜市場以阿兵哥消費為導向,現在官兵減少,而觀光客卻在增加,如何讓觀光客對地區好山好水出產的蔬菜產生興趣,是政府和農友共同的責任。 過去數十年以來,地區農業發展,政府投入不少心力,特別是農委會的支援,現在面臨轉型的瓶頸,自然也要政府伸出援手,對此,不論是農委會或連江縣政府都很積極,只要農友提出要求,大致可以得到資源和協助,這種措施雖然對農民有利,政府卻趨於被動。我們認為,政府應該化被動為主動,研擬農業政策,指導農村生產環境改善,對農業進行結構性改革,且以宣導與誘因,促使農友參與,如此可收事半功倍效果。 在地方各種發展中,農業表現雖然沒有重大突破,可是能夠保持平穩,相較於漁業,顯然出色,同時農友也有不錯的收入,正因為如此,地區農村人口均能適度保持,然而這種正常的生活,隨著國軍官兵大量減少而起了變化,現在已有部份農村出現生產過剩情況,北竿月前即有蔬菜滯銷,引起農友的恐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有大陸蔬菜進口,豈不是雪上加霜。所以,政府在查緝大陸蔬菜走私方面,需要加強,在此,我們特別強調的是,大陸蔬菜經過地區檢驗,常有農藥成份,對人體有害,如此問題產品在市場出現,不但農友權益毀損,而且影響軍民健康,這是大事,警方不能等閒視之。 地區從事農業的鄉親,多數是老農民,他們一生忠於專業,對這塊土地更有濃濃的深情,如果因為大陸蔬菜走私進口,也或許由於轉型不成,而失去老行業,又是何等傷感?所以政府和民間應密切配合,在既有的基礎下,從防止走私和農業轉型兩方面著手,為農村帶來第二春,以此來慶祝農民節,才是實際而有意義的。
精緻農業與防止走私同樣重要
- 200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