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敵前到防疫,馬祖一直是國家的「守門員」

  • 2003-03-21
 在國共軍事對峙期間,金門及馬祖是抵抗敵軍進犯的第一線,為此,金馬實施長達半個世紀的戰地政務,人民失去自由、地方經濟不振;現在社會開放,發展觀光業,並且推動小三通政策,政府又因防疫問題,計畫擴大小三通實施範圍,提供台灣人民進出大陸安全之管道。不論這個計畫能否進行,也不管對地區的效益如何,它都說明一件事實,那就是,馬祖及金門一直都是國家的「守門員」,過去如此,現在也一樣。 由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繼續在國際間發燒,引起國人恐慌,連日來從中央相關部會到立法院,動作頻頻,官員或民代雖然立場不同,可是都希望在防疫工作上有所突破。為此,陸委會有意擴大小三通實施範圍,俾使台灣人民特別是大陸台商可以循此管道進出,以有效防杜疫情,陸委會已來函徵詢地區的意見,連江縣政府立即邀請相關人員討論,決定配合立場,當然也有附帶條件,包括防疫工作加強等等。我們常說「生命共同體」,當國家面臨疫情威脅時,馬祖能夠盡綿薄之力,是一份責任,也是一項榮譽,當然樂於配合,然而,國人也要瞭解,馬祖人做為國家「守門員」,不是應該的,而是基於愛國、愛鄉情懷以及對國家的認同和奉獻。 從「非典型肺炎」到「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只是名稱的不同,其嚴重性是一樣的,由於這個症狀首先出現大陸和香港,國內目前發生的幾個病例,也是從大陸經香港回到國內的台商,所以政府希望擴大小三通人員往來方式,作為台灣地區人民進出兩岸之替代方案。簡單地說,就是便於疫情防杜,因為小三通這個管道,在檢疫工作上能夠「操之在我」,當旅客進出金馬海關時,可以全部接受檢驗,做到百分百防疫,自然也可避免疫情傳染到台灣,這種構想和設計,有其意義和功能。 就地區觀光業和振興商機而言,擴大小三通範圍是有利的,因為可以增加人潮,特別是在地區現今觀光業瀕臨瓶頸之際,任何有助於人潮的措施,都會受到重視,況且擴大小三通人員往來兩岸三地,一直是地區所期望的, 因此,地方府會首長和軍方很快就做成決定,表示配合的立場。然而,擴大小三通之後,勢必造成人員接觸頻率增加,使地區傳染疾病趨於複雜,也提高疫情的風險,所以,其先決條件,必須積極強化地區檢疫工作以及相關設施。 相較於過去兩岸軍事對峙時的緊張和危險,這次將防疫工作前進到金馬,在作法和任務上都截然不同,可是,都在凸顯金馬「守門員」角色。我們之所以特別強調,在於金馬的地位與功能,如果沒有金馬的堅守,台灣可能已經不保,還有什麼繁榮和進步,正因為如此,我們認為金門和馬祖很有尊嚴,儘管資源不如其他縣市,但是,我們在國家有難的時候,能夠適時發揮其特點,使國人免於恐懼,就國家發展和人民福祉而言,有什麼比這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