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推動多年的「中央生活圈計畫」,一直沒有把金門和馬祖納入,引起地方政府和民代的不滿。金馬兩縣縣長、立委日前在立法院集會,商討對策,並邀請中央相關部會人員參加,瞭解本計畫功能以及沒有把外島納入的原因,會中做了幾項補救措施,包括本年度儘可能補助金馬道路建設,五百億建設經費可以透過政黨協商,為金馬多爭取經費等,這種「亡羊補牢」的辦法,我們只能接受但不滿意,唯有把地區納入生活圈計畫,在「依法有據」情況下,金馬權益才能得到維護。 依據內政部的說法,全國原本只有十八個生活圈,後來由經建會改成二十個,如果以台灣縣市數量計算,正好每一縣市一個(廿個縣市不含台北、高雄兩個院轄市),顯然不太合理,更重要的是,金馬曾經長期實施軍管,經濟基礎建設非常落後,交通等公共建設尤其必要,事實上,今天在馬祖,仍有許多道路需要開闢和整建,誠如縣長陳雪生所說,「莒光鄉道路和九二一地震一樣」,這些老舊的公路,因為缺少經費無法整建,也沒有能力開闢新道路,對觀光等產業和人民生活品質都有直接而不利的影響。 任何機關單位,在推動政務時都有一個基本概念,就是「有計畫才有經費」,經費是跟著計畫而來的,所以當政府完成施政計畫之後,一定得有經費配合,否則施政將會落空。就國家發展而言,不乏短、中、長程經濟計畫,引導國家經貿發展,地區於地方自治後,也訂定多項重要計畫,如「馬祖綜合開發計畫」等等,經由行政院經建會的核定,成為地區建設的藍圖,同時,中央相關部會得依據行政院通過的計畫,每年編列預算支應。最近以來,地區各項公共建設能夠順利進行,週詳而宏觀的計畫,是主要原因。正因為計畫所具有的功能性,所以,我們建議納入「中央生活圈計畫」。 一項計畫正式實施之後,政府就有推動的責任,我們看「中央生活圈」的功能,是以提供人民生活便利為主,在這個計畫下,從地方到市中心的距離將為之拉近,或購物、或就學,可以在半個小時之內抵達,基於這個理想與需要,生活圈計畫首重交通建設,包括陸地、海上和空中交通的便捷。馬祖近年來在機場、碼頭方面建設,已有不錯的表現,正在施工中的國內商港碼頭,涵蓋全縣四鄉五島,投資經費高達三、四十億,十分可觀,未來效益也可以預期,現在比較迫切的交通建設是道路,目前除了南北竿兩鄉已有部份道路是新建的,其他各島路況都很差。 資源缺乏的馬祖,對於中央政府的依賴很高,由此,凡是有助於地方建設的資源,我們都很重視,爭取納入中央生活圈計畫,是馬祖的權利,我們的要求不過份,在此同時,我們也希望地方「自強」,所謂「自助方為人助」,像是近來我們在城鄉環境工作方面的表現,不但得到全國最高的榮譽,而且還有巨額的「獎金」,乃名利雙收,有實力可以獲得更多的尊重和資源。
爭取納入「中央生活圈計畫」
- 2003-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