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帶養殖初長成,後續經營更重要

  • 2003-03-31
 在縣長陳雪生重視下,由縣府建設局推動的海帶養殖,成長情況良好,現在已經上市,這是地區漁業轉型重要的起步,意義重大。不過,由於這種產業涉及範圍很廣,例如海帶苗的掌握、加工生產以及開拓市場等等,必將面臨不少問題。因此,我們對於海帶養殖有成,固然感到高興,可是,未來經營之路還很長,必須結合政府與民間的智慧與力量,特別是鄉親的支持和參與,促使這項新興產業在地區生根,為漁業創造第二春。 海帶養殖,在地區不是新鮮事,數年前,由當時水產試驗所進行的海帶養殖,就有不錯的收穫,也受到各方的好評。可是好景不長,主要原因在於海帶苗是從日本進口,同時因為不能存放太久,必須空運進來,不但價格昂貴,苗源也不穩定,特別是日本業者,以種苗來掌握國外產量,唯恐我們大量生產,影響其價值。地區就在這種不利的環境下養殖,失敗也就可以預期了。然而大環境的改變,使這項產業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其有利的因素就在苗源來自大陸,而且是在馬祖的對面黃岐,以兩岸小三通後交通之便利、互動之密切,海帶苗應該可以源源不斷供應。 許多人到過黃岐都知道,當地養殖非常發達,特別是海帶養殖規模更大,每於收成時,從黃岐到連江的沿路旁邊,綿延數十公里,都是海帶場,真是嘆為觀止。基於大陸養殖之成功,我們與其合作,可收事半功倍效益,再者,地區水溫、氣候和黃岐大致相同,加上過去也有養殖的經驗,只要政府和民間能夠配合,未來在海帶養殖上,可望有所表現。陳雪生指示建設局輔導民間致力這項產業,其用意也在此,現在已經有了初步成果,是非常可喜的事。然而,一項產業的成功,並不容易,政府有規劃、民間有熱忱,才能達到產銷齊揚,創造利潤目標,為此,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其一,長期保持苗源不斷。苗源是養殖業的命脈,過去海帶養殖之所以中斷,即在於苗源供應問題,現在大陸是養殖業的重鎮,而且其海帶養殖地黃岐又與馬祖近在咫尺,經由兩岸協商,以長期取得海帶苗,這是養殖業的根本。 其二,致力加工生產。我們養殖海帶的目的,在於生產銷售,以創造利潤,所以,今天在海帶養殖稍有成果時,就要考慮如何加工,轉化為產品,這是一種產業必然的過程,也是成敗的關鍵。 其三,打開行銷管道。產銷是一體兩面的,尤其是現代市場,注重行銷,許多產品不怎麼出色,可是經過包裝和促銷,在市場上熱賣,為業者獲取可觀的利潤。地區海帶養殖剛剛起步,或許有人認為現在還說不上行銷,可是,那是必經的過程,與其觀望不如早做。 地區養殖業已經推動十多年,也有不錯的成果,像是淡菜、牡蠣等,成為市場受歡迎的產品,現在海帶養殖也展現其潛在的實力,我們樂見其成,當然後續經營才是成敗的關鍵,所以需要政府和民間投入更多的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