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離島建設委員會」日前在台北召開,縣長陳雪生和立委曹原彰親自出席,並且提出廿一項建議,要求中央支持,已經得到游院長重視,政院將在三個月後回應。至於回應的情況如何,我們無法瞭解,也無從推測,不過,能夠針對地方現存的問題和需要,向中央「下情上達」,是務實而重要的,我們希望縣府和民代再接再厲,為地方爭取更多的 資源。 這廿一項建議,包括兩岸、教育、國防、內政和財政等,不但是地區現階段迫切的需要,而且關係到未來各種產業發展,乃鄉親共同的期待。今天能夠在最高的行政院「離島建設委員會」提出,已跨出重要的一步,當然我們也知道,以今天國家經濟之困難,特別是部份項目所涉及的範圍很廣,可能不是一時之間就可以解決的。然而,馬祖是國家的一個縣,也是所謂的「生命共同體」,馬祖的需求不多,而且是以非常理性的方式提出建議,中央應該有所感受和回應。 「離島建設委員會」是專門針對離島三個縣澎湖、金門、馬祖建設和發展而設置的,且由院長主持,其層次之高可以想見。然而,令人頗為遺憾的是,這個委員會設立以來,所發揮的功能不大,因為目前存在於離島三個縣的問題很多,特別是經費和重大建設方面,每每得不到中央支持,引起地方不滿。我們知道內閣作為各有不同,現在由游院長所領導的內閣,對離島建設比較關注,而且有關馬祖的建設問題,總是能夠在很短的 時間內作出回應,他的作風很受鄉親的肯定,因此,我們對這次游院長在建設委員會中的講話表示感謝,也寄予更大的希望。 民主政治最大的優點,就在於人民有講話的權利,同樣的,地方政府也可以「下情上達」向中央提出要求。國內有句俗話,「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我們雖然不必如此,更沒有必要以強烈的手段甚至吵鬧來爭取資源,那畢竟不是馬祖人的個性和訴求,可是,我們也不能太「聽話」,適時將地區困難和需要表達出來,像是這次把握委員會提出建議,對中央多多少少也是一種壓力,是很必要的。 地方自治實施十年以來,地區各項建設全面展開,使馬祖呈現一股蓬勃的朝氣,據瞭解,十年來,中央挹注地方建設的經費,已超過百億,不算是小數目,儘管中央很支持,可是就馬祖建設而言,顯然是不足的,因為,地區民生建設停頓太久了,戰地政務半個世紀中,我們的建設幾乎是零,今天我們要求中央支援,也是合情合理的,事實上,國家資源原本就為全民所共有,馬祖的建設在國家資源中所佔的比率,乃微不足道,我們的要求不會過火。 廿一項建議關係著地區產業振興和未來發展,連江縣政府既然已經提出,游院長也做了回應,今後應鍥而不捨,緊盯行政院相關部會,不達目標絕不終止。
「下情上達」爭取更多資源──欣見中央對地區廿一項建議的重視
- 2003-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