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客車租賃業,值得鼓勵

  • 2004-03-13
 「兄妹小客車租賃行」正式上路,它所象徵的意義很大,顯示出地區觀光業潛力、民眾愛鄉情懷以及民間雄厚財力和遠見,就地區觀光業發展而言,這是一項指標,也是交通建設的一種突破。一個地方經濟發展,需要政府計畫和輔導,特別是塑造有利的投資環境,但是主要力量還是在民間。地區經過數十年努力,經濟雖然沒有突出的表現,然而民間已經累積豐沛的資產,各種產業也日趨茁壯,他們以愛鄉情懷,針對地區未來發展,投入資金一展抱負,則是馬祖成長的最大動力。小客車租賃業只是開始,可以預見的未來,隨著觀光業景氣,民間業者將有更大的作為,這是鄉親共同的期望。
 地區開放觀光業已經進入第十個年頭,受限於主客觀因素,一路走來是風又是雨,至今依然沒有走出榮景,業者感受不到觀光產業的利多。不過,自從去年政府推出的海上桃花源觀光套餐受到歡迎之後,觀光客明顯增加,為業者注入強心劑,接下來喜訊不斷,例如南竿機場啟用,立榮計畫開闢台灣中南部航線以及大陸開放每天一百人前來觀光承諾,可能在近期實現等等,凸顯觀光業發展潛力,商人多智慧,在這個時候投入巨資,經營小客車租賃業,自然有其考量,不過經營和管理仍是成敗的重要因素。
 觀光和交通是相輔相成的,地區於地方自治後全力於交通建設,使島島有機場和碼頭的願景得以實現,各鄉的公路網也已建立。當政府致力的基礎建設告一段落之後,就是民間資源投入的時候了,像是,機場完成後即由航空公司接手經營,水上運輸也不乏民間的力量,至於陸上交通,鄉親最早投資,也各自就定位,現在又有小客車租賃業加入,形成陸海空交通網,且有互補效果,交通更為便捷,市場為之活絡,這些都是觀光業的原動力。
 在此之前,地區已有小客車租賃業,但是規模不大,業績並不凸顯,是不是和經營、管理有關?服務業以顧客為導向,服務品質是成敗的關鍵,現有許多服務業開業多年卻沒有起色,甚至被市場所淘汰,因為沒有得到顧客的支持。客運是一項高難度的行業,安全第一,品質更不能忽略,尤其是客源的掌握,就如同計程車,有些乘客不斷,甚至忙不過來,有些則苦無乘客上門,業績明顯拉開。在地區,小客車租賃算是新興行業,客源很不穩定,所以更要致力於乘客的開拓,服務品質應該列為首要,能夠以客為尊,便能立於不敗之地,贏得榮譽,也成為贏家。
 任何一種投資都有風險,就觀光業而言,我們重視的是市場走向,馬祖觀光業經過這麼多年的摸索和努力,現在已經累積一些經驗,也有不少成績,重要的是大環境對觀光業愈來愈有利,此時此刻,正是民間思考投資的時候,但是不論從事何種產業,用心與商譽是成正比的,今天我們非常高興看到民間的力量,鄉親以巨資成立小客車租賃業,值得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