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長達三、四個月的霧季,使得台馬空中交通充滿變數,機場經常關閉,影響所及,乘客權益受損,觀光業也受害。對此,連江縣政府正在研擬應變措施,將朝「南關北開」加班機方向設計,所謂南關北開,亦即南竿機場一旦因為霧大關閉,而北竿機場又是開放的狀態時,航空公司應開加班機,同時旅客從北竿到南竿的費用,將由航空業者補貼。在南北竿兩座機場降落標準不一的情況下,這項設計比較務實,也得到民意的認同,我們希望立榮航空能夠配合,畢竟暢通台馬交通,是各方面的期待,立榮航空將因為這項措施,提升服務品質,建立良好形象。
儘管南北竿兩座機場設施均不足,但是北竿機場比較「先進」,降落標準低於南竿機場,遇到下霧天候,偶爾出現南竿機場關閉,北竿機場開放的情況,現今立榮航空的策略是,北竿歸北竿,南竿歸南竿,南竿的班機不會飛到北竿,如此分別處理飛航業務,對霧季原本不便的台馬交通,更是雪上加霜。我們以為,地區既然已經擁有兩座機場,而且設施不同,應該相互運用,達到互補的效果。
「南關北開」措施,如果得到支持並實施,可使班機飛航率提高,旅客順利成行,對業者十分有利,立榮心裡有數,現在的問題出在乘客於北竿下機後必須回到南竿,也就是所謂的轉降後段費用,包括從機場到白沙頭碼和客輪費用,每個乘客約需二百元,由誰來補貼,這個問題其實已經存在很久。但是由於立榮沒有誠意解決,各方表示不滿,乘客在得不到補貼的情況下,即使南竿關場,也不願轉乘北竿班機,消費者無法成行,立榮也失去客源,兩敗俱傷,令人遺憾。為此,不論基於提升立榮航空形象或維護消費者權益,我們希望業者配合政府政策,支持霧季航空應變規劃。事實上,這種「南關北開」的情況,偶爾才會發生,業者以很少的補貼而贏得聲譽,值得考慮。
一直以來,台馬交通都是馬祖人心中的痛,過去交通黑暗期不提,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終於有了兩座機場,在外人看來很羡慕,甚至被指為馬祖人「貪婪」,然而他們又那裡知道,兩座都是「跛腳」機場。北竿機場設施比較好一些,也要在雲高三千尺的天候下才能降落,南竿機場高達五千尺,這種「高標準」機場,又設置在「多霧天」的馬祖,才會出現現在的飛航窘境,政府現在只好採取不得已的措施,不過這些措施都是治標的,正本清源的做法,依然要儘快改善機場設施。本報電子報「大家談」本週的主題是「機場改善,如何讓馬祖贏在起飛點?」引起讀者廣泛回響與討論,各方意見雖然不一,但是改善機場的訴求卻是相同的,眾望所歸,期待中央瞭解地方民意,給予正面的回應。
地區霧季對飛航的影響甚巨,我們必須採取措施,以維持台馬交通的暢通,因此,地方各界對於政府規劃的飛航應變做法充滿期待。
因應霧季的台馬飛航規劃,各界期待
- 200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