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後,正如選前各界所料,兩邊對決撕裂的傷口,惡化成膿、發燒。隔著一海的馬祖,雖未直接感受,但離島民眾心中隱憂也隨之起伏;不過,大家以平常心看待,因選舉只是一時的,地方家園的遠景才是長久的。
馬祖,走過這半個世紀,因歷史淵源、地理位置及成長背景,在國民黨統治時代,長期實施戒嚴及軍管,人民權益及民生建設遭受不平等待遇,可是對國家認同及與泛藍情感卻如影隨形,不因過去悲情、傷痛而割捨。
這次大選,因絕大部份鄉親心有所屬,也寄與高度期待,而結果卻讓大家失望,心情也跌入谷底,同時,也對地方未來發展及方向,在思考上也多了一份憂慮。這種心情,我們可以理解,其實,這種隱憂也只是一時的,中央政府對地方政策不會輕易改變,廿五個縣市都是一樣的,最多只是補助多與少而已。
自公元兩千年大選,政黨輪替之初,離島的憂慮更大,而這四年民進黨執政,對地方建設並沒有減少,同時在地方政府努力爭取及規劃之下,大型建設一樣開展。從機場、商港、水利、道路、鄉村整建等,去年猶如生活在「大工地」裡,也曾引起民眾聲音。
在選前槍擊事件,選後驗票爭議,這幾天,國內陷入一片不安,各種輿論、宗教、工商團體開始呼籲、喊話,明天之後太陽照升、花會照開、鳥兒照鳴,大家回到工作崗位、家庭角色,勝選一方當知責任重大;落敗的一方要打起精神;鄰里鄉親修補感情,明天,讓我們在陽光下繼續共同打拚。
我們處在遠方的馬祖,是弱勢的一群,聲音微弱,力量也薄弱,更沒有悲觀的權利,唯有四鄉五島鄉親團結一心,目標一致,才是馬祖發展的最大本錢。
未來四年,是馬祖轉型以後最關鍵的四年,包括觀光、小三通推動及對外交通的升級,需要的是鄉親共識建立、中央挹助及政策放寬。
我們可以預見,四年之內,兩岸互通之路會因環境面向而大幅放寬,金馬小三通站在第一位置,如何奪得先機,是值得未來思考及規劃。再者,觀光、對外交通的升級,我們更期待執政黨重視離島發展,把離島發展視為國土發展延伸,讓離島榮景與國內本島一樣發光、發熱。
太陽下山明天依舊爬上來 —大選後 離島的新思考
- 2004-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