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際客輪安全,速謀改善之道

  • 2004-03-28
 近一個月之內,地區兩艘島際間交通船於海上行駛中陸續發生事故,此事已經暴露出地區客輪安全問題,引起地方各界高度的關切,儘管船隻機械難保不會故障,但是以今天的科技水準,如果業者用心,加強維護工作,可使故障率減到最低。四面環海的馬祖,海上交通極為重要,尤其是發展觀光業,不但需要便捷的交通,更要提供旅客安全舒適的交通服務。因此,我們希望政府與業者配合,共同努力,特別要找出兩次事故原因,立即改善,還原真相,讓乘客有一個愉快的海上之旅。
 據報導,上月二十九日「龍福號」於南北竿海域失去動力,前天又有「金龍輪」在距離西莒三海哩處引擎故障,船隻在海上漂流一個多小時之後,才有海巡隊船艦前來救援,雖然沒有發生旅客傷亡事件,是不幸中的大幸,但是已有乘客因為禁不起大浪顛簸而暈船嘔吐,上岸後立即送往醫院觀察,這趟海上旅程,豈止是驚嚇而已,更是一場惡夢。這種交通品質,鄉親只有無奈,因為他們別無選擇,但是如果遇上觀光客又是作何感想,影響層面很大。
 報導指出,「金龍輪」於海上漂流一個小時之後,海巡隊船艦才來救援,為什麼等待如此久?過程又是如何?鄉親不解,因為通常船隻一旦發生問題,便會立即發出電訊,要求協助,或許船長有自信,認為自己可以排除故障,這種判斷和決定,往往是造成船難的主因,輪船一旦失去動力,任其漂流,是最危險的時刻,何況當時的風浪還很大。再者,我們在整件事故中,也發現消費者權益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業者於瞭解故障原因後,只對乘客表示歉意,似乎顯得「簡單」了些,地區民情保守,鄉親理性,不太會有激烈的表現,但是起碼也要做到「精神慰藉」。
 地區島際間交通,在政府重視和民間努力下,發展十分迅速,是所有產業中,表現最為突出的一項,尤其是民間業者,他們基於一分情懷,不惜重資建造大小船隻,擔負起各島客運業務,這項努力與作為,也得到鄉親的肯定;但是,肯定是一回事,經營又是一回事,現在大家重視的是經營,如何做到航行安全,提升服務品質,不但關係到乘客權益,而且影響地區觀光業發展。換句話說,如果缺乏便捷、安全的交通,地區那來觀光業遠景?
 在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地區島際間交通船竟然發生兩起事故,頻率之高,前所未見,雖然兩次事故有驚無險,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是,已經出現警訊,我們既然無法做到未雨綢繆,至少也要亡羊補牢,為此,政府和民間業者應該深入瞭解事件發生的原因,除了立即改善之外,更要針對所有船隻進行安全檢查,這種為了減少或避免海難作出的舉動,也許很傳統,卻是最管用的。馬祖沒有資源,觀光業也正在起步,我們禁不起風吹雨打,必須在穩紮穩打中力求發展,而海上客運安全,則是最為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