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書香社會,先從閱讀開始

  • 2004-03-30
 近日,地區有兩項與書有關的訊息與活動,包括今天在東引登場的政府出版品展覽和青年節於福澳運動場進行的跳蚤書市,「與書對話」在地區十分少見,不但為愛書者提供閱讀機會,也為書香社會注入一分力量,主辦單位很有創意,值得鼓勵。追求知識是多方面的,但是以閱讀最為直接。地區於社會開放後,政府與民間致力於各項建設,且有不錯的成果。但是,在地方成長中,顯然忽略了書的重要和價值,不無遺憾,我們希望這兩次書訊與活動,是一個重要的開始,未來有更多、更大的書市與展覽出現於馬祖,蔚為讀書風氣。
 社會開放之後,地區各項建設全面展開,其中有關文化領域的設施和活動,也有不少表現,政府出版品便是在這種環境下產生的。固然這些書籍因為偏重宣導,各界有不同的意見,但是政府於重大建設和活動後,以很少的經費,用來製作圖書,將紀錄世代流傳,單就文化史蹟層面來看,是很有價值的。馬祖曾經實施數十年戰地政務歲月,可是這個制度廢除不到短短幾年的時間,已經在人們心中逐漸模糊,大家為什麼如此健忘?無他,缺乏資料也,如果當時的出版品十分豐富,成為史料,便能永遠留存下來,這雖然是題外話,但是值得重視。我們認為,未來即使沒有戰地政務史館之類的設置,也要結合政府和民間的力量,把相關資料蒐集存檔,不要讓推動半個世紀之久的戰地政務制度,在時間巨輪中消失,還原歷史真相。由於這次展覽是以政府出版品為主,數量十分有限,能夠引起多少回響,還要看現場情況而定,如果利用展覽機會,邀請國內甚至大陸出版商參與,規模擴大,軍民感受不同,功能也不一樣。
 至於跳蚤書市,是知識交流的很好管道,重要的是,你的好書可以讓他人共享,達到互相交流的效果。近年來地區隨著社會多元化和民眾生活富裕,跳蚤市場經常出現於社區,但是以書籍為主的市場,還是首次舉辦,非常有意義。
 地方自治後,政府對於建設是「軟硬兼施」,不僅在硬體的公共工程上著力,軟體領域的表現也不差,特別是藝文設施和活動,令人印象深刻。但是,我們也不諱言,地方閱讀風氣十分低落,甚至不如早年。過去全縣四鄉五島幾乎都有書店設置,也有不少書籍出租,當時軍民對於閱讀很有興趣,買書、借書成為人們生活和支出的一部分,而在所有商業中,書店的業績和利潤,多數名列前茅,那時候也是本報「雲台山副刊」全盛時期,稿件不斷,且有佳作出現,現在大家生活富裕起來,再貴的書也買得起,卻很少人涉足書店,撫今追昔,我們有感慨也有遺憾。
 塑造「書香社會」是我們的理想,也是努力的目標,如何達到這個理想與目標,方法很多,層面很廣,但是其基本要求就在人們養成閱讀習慣,希望政府與民間相互配合,為「書香社會」持續做出貢獻,並期待未來更多書訊與活動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