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一名台商因為交通等因素而滯留馬祖,這固然是個案,卻透露出許多訊息,也發現不少問題,我們不能以為這是小事而忽略。馬祖是一個觀光區,任何旅客權益受到損害,都會影響地區整體形象,特別是交通問題,因此,政府站在政策制訂和輔導的立場,應該和民間交通、旅遊相關業者研究改善辦法,我們即使做不到金門「一條龍」交通服務品質,至少也要讓台商順利成行。提供觀光客便捷的服務,不僅是商業行為,更是地區的榮譽和責任。
開辦小三通台商中轉業務,經過金馬各界長期爭取,才得到中央支持,成果來之不易,從今年初開始,中央政策鬆綁,允許經過政府登記有案的大陸所有台商,都可以循小三通往返台灣,這項政府的轉變,有助於地區觀光業發展,地方各界充滿期待,但是實施以來,金門客源不斷增加,每天約有數百名台商往返,馬祖則少之又少,我們深入探討,地區之所以不受台商青睞,交通是主要因素,現今台馬空中航線很不正常;其次,小三通客輪不夠密集;另外運輸業和旅行社之間的默契,也有待加強。在航空、海運和旅遊各走各的路的情況下,必然影響小三通客運行程,台商中轉首當其衝,這個問題應該立即而有效的解決,否則,地方觀光業如何推展。
對於此事,昨日本報指出兩種原因,包括固定航班補貼政策的不合理以及航運業者違法,值得重視與探討。我們知道小三通實施初期,往來兩岸的旅客不多,導致固定客輪航班遲遲無法開闢,引起民意的關切,政府基於兩岸互動,以便捷的客運帶動人潮,因此採取補貼辦法,受到航運業者的支持,也促成了小三通海運的暢通,這項補貼政策確實發揮鼓勵作用,現在航行兩岸的船隻和航班均增加,相對的,政府補貼金額也水漲船高。然而,政府補貼也有負面的效應,因為它是以乘客人數作為補貼依據,客輪法定多少乘客,如果沒有坐滿,不足部分則由政府支付,業者可以不理會旅客多少,反正收入都是一樣的,這種沒有客源壓力的經營方式,業者缺乏競爭力,自然也忽略乘客的感受和服務品質了。
至於報導認為航運業者違法,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不過,任何一項交通工具,其收費和班次都得經過政府核定,業者必須遵守,航行於兩岸的客輪,每週排定開航時間,乘客依照時間前來乘坐,如果業者任意變動航班,又缺乏充分理由,且沒有事先公布,顯然有失立場。我們常在媒體中看到某些公共運輸工具,如果發生誤點時。業者多會作出解釋和賠償,變動航班時間遠比誤點更為嚴重。
地區因為受限於環境,在兩岸小三通台商中轉和服務方面,比不上金門,或許是正常的,但是,一些人為因素而導致台商權益受損,就有檢討的必要。一位台商由於交通關係滯留馬祖,它所透露出來的問題,卻是複雜而嚴重的,我們希望政府和民間業者共同面對,尋求改善,不以事小而忽略。
小三通台商滯留,不以事小而忽略
- 2004-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