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東莒之後,東引也發生山羊啃食樹苗情形,政府相關單位雖然已經處理,但是效果不彰。以羊隻繁殖的快速,將會愈來愈多,樹苗、花卉為之遭殃,地區積極於造林、美化工作,必然受到影響。我們對於地區解決部分鄉村羊隻問題,已經多次提出呼籲和討論,政府也有實際行動,如環保局開出罰單等,然而業主似乎無動於衷,問題出在那裡?是罰款太輕,還是執行不力,應該好好研究,總不能任其山羊「胡作非為」下去。養羊固然是鄉親的權利,但是必須有所節制,這是法治社會應有的規範。
羊,是溫順的動物,有些人養羊,不是為了宰殺銷售,而是一種興趣,作為休閒甚至寵物看待。我們沒有反對民眾養羊的理由,但是先決條件必須圈養或專人看管,因為羊隻對於樹苗和花卉「情有獨鍾」,更嚴重的是,這些植物經過山羊啃食之後,就不會再生新芽,等於宣告死亡。正因為羊隻對花木的戕害,政府曾經嚴格禁止民間放養,在戰地政務時期,「威權統治」很管用,民眾百分百遵守,使得羊隻在地區絕跡。地方自治後兩岸情勢緩和,特別是小三通實施以來,大陸羊隻走私進口,因而衍生飼養問題。
政府雖然沒有禁止民眾養羊,但是有所規範,現今分別在東引和東莒出現山羊,顯然是業主不理會政府法令所致,對公權力形成挑戰,如何善後,政府居於關鍵地位,民意更寄予厚望。我們知道飼養山羊,除了興趣之外,如果作為商業考量,其利潤很低。因此,政府如果採取比較嚴格的措施,像是羊隻排泄物汙染環境,政府可以給予連續性罰單,尤其是羊隻啃食樹苗和花卉,等於在破壞公產,或許可以「現行犯」處理,重要的是,這些措施有沒有澈底執行。
全縣分為四鄉五島,政府在人力無法支配的情況下,一些政策在執行上確實面臨不少困難。就以處理山羊為例,縣環保局不可能每天派員在各鄉監視羊隻的動態,必須藉重鄉村公所的力量,而鄉村幹部也很忙,往往分身乏術;同時,他們又有地緣和人情等因素考量,能夠貫徹命令嗎?況且羊隻活動範圍很廣,多數在山區或空曠地方,何時啃食花木,實在很難掌握。因此,正本清源的做法,政府應該協調業主,以理性、平和的態度,訴諸於情;人是感情的動物,生態環境更是普世價值,經由溝通,說不定有機會,使問題得到解決。
現在正值年度造林、美化工作全面進行的時期,政府花費龐大經費,大量種植樹木和花草,軍民更是全力以赴,這種匯集政府資源和軍民力量的造林美化工作,如果被羊隻啃食,豈止遺憾而已。長久以來,地區因為軍民造林,才有今天的生態環境和優美景觀,這項資產,不僅提升軍民生活品質,而且成為觀光業重要的資源;同時,縣長陳雪生致力塑造馬祖海上桃花源願景,凡此,都有賴花木的襯托和妝扮,我們種樹、植花唯恐不及,還能允許羊隻破壞,因此,解決山羊放養問題,刻不容緩。
正視羊隻放養問題
- 200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