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中央預算吃緊,地方總預算補助沒有減少,這四年反而增加,實際補助由十億成長至二十六億之多,等於翻了一大番;另外,縣民所得在全國經濟不景氣聲中,也沒有縮水,雖比不上台灣,卻比金門有餘。在新的一年,地方政府也好,民間也好,上下一心,共同營造「馬祖走出去,世界走進來」的觀光平台。
根據福建省政府公佈金馬兩縣今年度總預算,本縣今年度歲入編列二十七億八千餘萬元,其中中央補助及統籌分配款二十六億五千餘萬元,地方自籌一億二千萬元,中央補助部份佔了百分之九十五,比去年多了五億,在全國縣市預算搶食的狀況下,著實不易。在今年度歲出部份,地方編列三十億三千餘萬元,短差二億,則以向銀行賒借收入彌平。
地方政府歲出編列拉高,主要是把建設的餅做大,以應重大建設之需求,或不時之需,這是彈性靈活的作法;不然,預算編定,臨時更動追加困難,且不合時效之權宜。去年,地方也預編向銀行借貸一億五千萬元的歲入出短差,後來也沒有向銀行賒借,在自己預算內游刃有餘,預料今年度也不會超出。
地方總預算這四年補助逐年成長,由四年前的十億,至二十一億,到今年廿六億,並不因政黨輪替,而減少補助,除固定必須補助之外,也繫於地方行政團隊推動工作的能量以及地方與中央關係經營。
地方的縣市建設,首重擘畫,除延續性之外,必須就實際需求及未來發展進行規劃,這四年來除延續執行南北機場、國內商港重大工程外,並深化觀光開發及規劃配合珠山電廠的濱海景觀道路與新生地、山隴海堤、全縣汙水下水道以及聚落改造、道路、碼頭等等,向中央提出計畫補助,有了完整規劃方案,才能爭取申請經費。
再者,中央與地方關係,也需要人脈建立、經營,從上至縣長、民代、鄉長、各主管,下至承辦人,與中央各部、會、署互動,藉在台洽公之便,秉持誠意、耐力,穿梭拜會、請益,以尋求支持,並透過個人交情,與各公部門建立暢通的管道。縣政團隊的各局、室憑藉長期的工作經驗及待客為尊的赤忱,也感動部會的心,額外小額的補助專案,也適時解決了諸多事務。
地方財政收入有限,縣政歲出預算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皆仰賴中央奧援補助,所以,一分一毫得之不易,我們依賴的是自我定位、策略規劃及團隊精神,以執行力、誠意心獲取中央的支援協助,全力推動縣政建設。
另外,去年縣民所得平均三十三萬五千元左右,比台灣不足,卻比金門有餘;同時,比前年九十二年三十萬元左右,成長百分之九點多,尤在全國經濟不景氣及在地國軍不斷裁減的局面下,所得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不過,從目前地方商業生計來看,的確是「度小月」,平均所得成長穩定力量,除公教是廣大族群之外,多元就業方案也是拉高的助力,地方政府及立委曹原彰從原五十個名額,增加至五百個就業名額,是增加民眾收入所得的元素之一。再者,去年觀光客流量創新高,多少活絡商機。
凡努力過的都會留下痕跡,中央補助預算成長,一則呈現地方政府永續經營家園的能力,也顯現地方前進的動力,更躍升地方的競爭力。
未來的路要轉個彎,面對消費族群的改變,地方傳統商業型態受到衝擊,商機籠罩在低迷氛圍,我們期盼這只是過渡期,大家不能改變趨勢,但要轉換心情,調整思維角度,在兩岸經貿及觀光周邊產業共思出路。
預算補助成長 縣民平均所得也沒縮水
- 200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