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旅客流量創新高,入境評估突破十萬人,連帶南、北竿快輪載客人數也衝向歷年最高點,總計達十三萬三千多人次,與前九十二年比較,是倍數成長。新的一年,在運量攀升之際,服務的品質及旺季航班規劃,必須重新調整與因應。
根據統計,南北竿客運量在九十一年往返為十二萬八千餘人次,九十二年掉了一半是六萬三千餘人次,去年攀爬至十三萬三千餘人次,業者心情起伏,也跟著上下落差擺盪,隨著載客量的長紅,他們對南北客運也重拾信心。
九十二年載客量驟然掉了一半,與南竿機場一月二十三日啟用及四月SARS風暴受到直接衝擊,業者在每整點航班乘客滑落至個位數,心情也跌入谷底。
民國八十三年北竿機場開啟馬祖空中交通新頁,旅客選擇搭機,穿梭南、北竿間小白船客輪頓時炙手可熱,在民國九十二年南竿機場啟用,八個航班及旅客多以南竿為第一選擇,致使北竿空運相形失色,搭機旅客大幅減少,相對地搭船的客源亦大量流失,致使南、北客運風光褪色,原本以為從此一蹶不振。
再者,九十二年SARS風暴籠罩,旅遊市場萎縮,在遊客不出戶的狀況下,搭機的旅客減少,南、北客輪自然縮水。同時南、北客船的風光光環頓時消失,也失去了觀光信心,也使南北島際情結更加深埋。不過,有人預判認為,這只是初期過度、轉型,因SARS風暴會過去,南竿機場啟用,增加輸運量,也會增加客源,有了客源,南、北快輪還要加大。
隨著馬祖能見度拉起,公部門促銷結合旅遊活動舉辦以及航空、海運、旅遊服務業配合下,優惠專案及旅遊套餐推出,遊客往返從年頭熱到年尾,北竿芹壁山城聚落及板里沙灘的高知名度,遊客腳步必定延伸,帶動了南北客輪運量火熱。在旅遊旺季,整點航班成為旅遊團爭先恐後的唯一海上交通工具,造成不少一般旅客搭不上而延後。
在去年出現大逆轉,載客人數一下子衝破十三萬,主要原因是外地觀光客人數增加,不論觀光客是從南竿或北竿進,兩個島一定會走一趟。從南、北海上客運創新高的數字,印證島際之間應消除藩籬,絕不能有門戶之見,如同一隻手五個指頭,雖有長短,但都是一體的。南竿好,北竿也會跟著好,南竿不好,其他三鄉四島不會跟著好。有了南竿機場,才帶動去年觀光的熱賣,否則運量沒有上升,不可能有容量。
南、北民間客輪在地方自治之後,業者投資引進,便捷了島際之間海運,有它的貢獻,但在面對運量的上升、服務品質也必須重新調整及因應,如航程速度、艙內設施及服務態度也要跟著升級,否則,很難消弭外界不平的聲音。
大船也好、小船也好,舒適、快速、便捷、尊嚴,是旅客的起碼感受,也是業者永續經營的基本條件,更是馬祖觀光品牌的形塑。
南北海運量創新高 服務品質要再升級
- 200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