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拚觀光,就從過年起,我們要把這股熱度,由年頭加溫至年尾,再創遊客流量的新高峰;去年是十萬,希望今年做到十五萬上下,擦亮馬祖旅遊的招牌。
在春節之後,配合旅遊策略,縣府、景管處、鄉公所、立榮航空及各廟宇管理委員會,結合地方廟宇節慶及民俗特色,打出全年觀光系列活動饗宴的第一砲│「元宵到馬祖看擺暝」,以帶給遊客對馬祖廟宇特有文化及民俗活動全新的體驗與感受。
去年馬祖遊客流量創新高,地方政府以「海上桃花源」為旅遊定調,並造成熱賣,主要全年地方系列活動均結合觀光訴求,向國人招手到馬祖卡蹓,並透過大眾傳播媒體強力推銷,拉高了馬祖能見度,也拉動了遊客腳步。再者,航空公司、臺馬輪結合旅遊服務業者接連推出優惠專案及旅遊套餐,也帶動旅遊人潮。
回顧過去一年,結合旅遊的主題活動促銷賣品有元宵擺暝至五月媽祖文化節;六月旅遊旺季開跑,推出「二○○四觀光年│馬祖生態賞鷗之旅」,長達二個月;七月旅遊最高峰,東引燈塔百年慶系列活動,遊客擠爆東引島,也是島上最熱鬧的一天;接著板里沙灘│卡蹓一夏,揭開了馬祖有史以來水上旅遊序曲,是馬祖海域規模最大的活動;八月東莒花蛤節,再創夏日觀光熱點,今年將推出莒光三寶│西瓜、花蛤、豆腐活動;九月將芹壁風燈藝術節,以知性、人文之旅做為號召,招徠嚮往石城之美的旅客;十月縣運盛會,搭配縣運觀光夜市,拉抬市場人氣;十一月秋季磯釣大賽活動,吸引釣客族群齊發馬祖。有了去年活動經驗,今年除延續賣點的活動之外,再加創意,就更具號召力。
以地方年俗及元宵擺暝、迎神、食福、摜九等習俗,這不僅是保有傳統風味,延續農業社會生活型態,同時也把勞動和娛樂做一適當調劑,也是馬祖居民生活的旅律,節慶時全村共享迎神、酒宴、演戲等熱鬧氣氛,與台灣歲時節俗不同味道與感覺,加上創意、策略,是一大旅遊賣點。
台灣過春節,街道冷清清,大門深鎖,馬祖初一民俗遊藝表演,初二新娘回娘家,肩挑紅布袋裹著禮品,穿梭大街小巷的活動,也可招徠旅客感染傳統年味。到了初四開假,初七元宵擺暝即登場,一直至農曆二月二,長達二十五天,連日不斷,是最具看頭的活動。
主軸好戲元宵擺暝是在寺廟堂上,陳列整頭豬隻和各種祭品,從白畫至深夜,有的從初十開始,視各神的祭日而有所不同,連日不斷。一個村裡幾大氏族分別或共同擺設,祭品祭後,大設宴會,歡聚一堂,場面熱烈。「迎神」最為熱鬧,即是各寺廟不同的神像,信奉的群眾用轎抬著主神,四周隨有神兵神將,沿著村落的主道或到他村去瞻仰遊行,神像所經路線,信奉家戶燒香跪迎,炮竹連天,其熱鬧勝過春節。馬祖資源有限,我們可以創意無限,活動結合觀光內涵,再添在地色彩。
擦亮馬祖旅遊的招牌
- 200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