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通春運搭船塞爆,一則以憂,一則以喜,憂的是航運、旅行社窗口亟待連線及控管,以避免對地方觀光帶來傷害,喜的是旅客流量急速攀升,活絡兩馬商機。
兩馬小三通去年旅客流量首破單年萬人,出境是一萬零三百零三人,入境是一萬一千三百四十八人,往返總數是二萬一千六百五十一人次,超出過去三年的總和。另外,去年進出船舶四百九十七航次,也是過去三年的一半,顯現小三通互動交流大幅成長。
從去年起,小三通船舶、旅客往返快速成長,主要與兩地開放腳步經由三年磨合、調適之後大幅放寬,如台商不設限於福建、航班由專案至一天五班並上、下午都有開船,以及解除團進團出等限制,提供旅客來往方便,並可掌握及調配時間。
以地方的流量,不能與金門相比,因金門空中交通便捷,廈門率先落地簽以及六艘船隻在跑,佔兩地旅客總流量百分之九十五,馬祖只有百分之五,但以去年的成長量,可以看出仍有市場潛力,除了空中交通受限而短期無法改善外,航運的配合也是一大關鍵。
今年小三通春運在年前即已登記大年初二出境近四百人,航運公司也排出班表,以一天三班來輸運,孰料天公不作美,班機不穩定,也打亂了旅行社掌控的腳步,加上首度處理「超收」經驗的缺乏,致使大年初六馬尾回程發生第一次旅客滯留事件及福澳出境,同時也連帶諸多如在船上等候不舒適及逾時開船的「插曲」,給旅客不愉快感受,平情而論,對旅遊將產生負面形象。
針對此事,交通局昨天已邀集相關業者會商,並作成協議,就旅客人數與船班配合建立一套運作機制,以免有人沒船搭的窘境再現。
以現今趨勢來看,旅客成長是必然的,不單是春運、元宵人潮多,而是旅台鄉親中轉,今年開放再放寬,船班配合必須要作調整及搭配。現行的兩艘船搭載上限三百零六人,如何分配,如何安排,兩家船公司要作好規劃,旅行社也要與船公司密切連線,否則不但損失營運,地方的旅遊成本也賠了進去。
有句話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而業者是先開出船班,還是先看旅客額數,完全靠業者市場智慧的判斷;同時,以兩艘船的容量,放遠來看,就像南、北航運一樣,在南竿機場啟用初期掉到六萬人次,到去年成長十三萬人次,就是最佳鏡面。
小三通走得旺是必然的,以一趟往返三千多元,等於台北來回機票,所以,這條海上之路只會愈走愈熱,而業者如何持續加溫,營運的確是要作長遠規劃。
從小三通春運塞爆 看航班調整規劃
- 200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