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北竿西北方約五百公尺的大坵島,面積約一平方公里,隨著地方政府觀光腳步向前行,這座曾經失落的原始島嶼又將重新浮現世人眼前。開發大坵應從觀光版圖延伸著眼,讓北竿多一個景點,也為馬祖的觀光加分。
大坵島隸屬馬祖十大列島之一,原始住民和其它鄉島一樣來自大陸福建一帶,全盛時期,大坵曾經有四十多戶人家居住,加上國軍駐守的兵力,全島有數百軍民共同生活,然因對外交通不便,儘管與北竿僅五百公尺一海相隔,卻讓住戶搬遷殆盡,就連國軍也於八十五年左右選擇撤軍,大坵成為真正的無人島,但她是一座有人文歷史及軍事背景的島嶼,更曾是連江縣行政村之一,島上以前有一間分校,小學一到四年級可以就讀求學,五年級之後就要到北竿本島,而就學的不便也是造成居民搬遷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來,地方政府致力於發展觀光,大坵也趕上觀光列車,雖然早期軍民全數離開,但原始聚落也因此得以保存,這股原味正符合現今觀光發展趨勢,正如同芹壁一樣,十多年前沒人想到會有今天的榮景,事實證明,只要有潛力,進一步發展絕對不是夢,旅居他鄉的大坵原住民大概也沒想到政府的觀光觸角會向大坵延伸。原始聚落保存完整加上島上特有的原生植物、野放成功的梅花鹿、臨近中島的燕鷗等,這些都是大坵未來發展的有利條件與資產。因此,開發大坵首先要有一個明確且可行的定位,聚落修復及島上遊憩設施開發必須要有整體性,大坵面積不大,全島規劃開發為主題遊樂休閒區應該可行。
觀光是馬祖未來的主要方向,除了對外交通要求改善之外,景點的開發無疑是地方政府及景管處最重要的工作,如何讓觀光客來馬祖一趟有值回票價的感覺,就要看行程的內容夠不夠多元化。不可諱言,現在馬祖各鄉景點仍嫌不足,大部份正開發中,大坵雖然也在開發之列,但旅遊的動線因為交通問題而無法確實的延伸,至少到目前為止,一般遊客想要登上大坵島並不能想去就去,交通問題應列為開發大坵的首要工作。大坵的簡易碼頭不久前剛由政府完成延伸改善,未來不論是政府排航班或民間開闢新航線,完善的碼頭設施能讓遊客順利登島,而與大坵最好的對口港,就屬北竿橋仔,因為距離近,航程只有五分鐘,結合橋仔富麗漁村,形成一條內容具特色且豐富的觀光遊憩新動線,並將賞鷗行程納入其中,則潛力無窮。
馬祖景點開發不一定要多,但要有特色、要精緻,北竿地區已有芹壁聚落、板里海灘、大澳山戰爭公園遊憩三大主題,再加上一條橋仔、大坵海岸、生態之旅的另一個主軸,北竿的觀光版圖延伸,多元且特色的目標也達成了,對馬祖整體觀光評價只有加分。大坵的未來不是夢,當然,政府挹注的資源不能中斷,尤其是一個剛起步的開發案,但所有的開發思考應力求保存原貌是很重要的觀念。
從觀光版圖延伸看大坵開發
- 200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