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拚三年,馬祖觀光四大開發A計畫

  • 2005-02-23
 桃花源記是古代版的人間美境,「海上桃花源」則是現代版的離島旅遊聖地,交通部觀光部門在金、馬、澎三個離島的觀光客倍增計畫,以此為發展定調,將為外島旅遊注入新火花。
 為形塑馬祖為旅遊休閒島嶼,連江縣長陳雪生在民國九十一年上任之後推展觀光事業,即以「海上桃花源」為主調,同時所有旅遊活動的主題,均以此為統一定調。交通部觀光部門策訂「觀光客倍增計畫」中,在三個離島的旅遊線規劃,以此為方向,將這三地打造成為「海上桃花源」,也就是以生態旅遊為主軸,強調是生態地景、在地文化、戰地風情之特色資產。
 在新春元宵前夕,行政院經建會舉行委員會議,檢討屬「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中「觀光客倍增計畫」及依行政院核定通過「國土復育策略方案暨行動計畫」,由交通部及內政部規劃,建立澎湖、馬祖及金門旅遊線,在著重離島地區永續發展原則下,以生態旅遊為發展主調,建構環境改善、服務設施品質提升及資源保育等機制,以營造高品質旅遊勝地。
 經建會審查通過金、馬、澎三個離島的旅遊計畫,在三年內投入約三十三億元發展觀光,而馬祖四大拚觀光計畫約七億六千萬元加上九十二、九十三年兩年的先期投入的經費約十三億元,以比例而言,分配馬祖並沒有少。
 在地方拚觀光競爭力規劃中,媽祖紀念園區、大澳山戰爭紀念園區、南竿北海坑道區列為四大A計畫,地方政府與馬祖景管處有共識營造馬祖觀光在全國風景區排行榜中的「唯一」。
 以地名淵源傳說,籌建媽祖紀念園區,有它的歷史價值;以觀光資源說,媽祖信仰者廣眾,有它的發展潛力;以繁榮商圈說,馬港街再形塑,賦予新生命,成為特色店街,有它的魅力存在。
 媽祖,不但是馬祖人心中的守護神,也是中國人心中最虔敬的神明;媽祖紀念園區的籌建,二十年前撒下的種子,在二十年後總算萌芽,今年發包施工,預定九十六年完工。
 目前大澳山戰爭和平紀念園已完成第一期,陳列展示武器,未來分散式的各主題館相繼完成,再結合后澳聚落形塑為民防時代風貌及閩東建築與傳統生活,串連成一個完整的故事系列,也完整表達馬祖過去軍民生活的縮影。
 坑道是馬祖最珍貴的軍事遺產,南、北竿北海坑道出生年代、背景相同,早年雖是失敗的工程,在今天卻是旅客最嚮往的地方。目前南竿北海坑道已有初步規模,北竿在板里至午沙遊憩區的開發案中一併打通穿越。
 賣馬祖觀光,海岸景觀也是一大資產,板里至午沙遊憩區計畫分十二個區逐步落實,從板里天后宮一直延伸到午沙港區,沿途結合天然沙灘、海岸地景、軍事遺址、人文特色等不同主題做串連。今年度將以基礎設施為主,先開通板里到午沙的濱海步道,未來三年之內完成全部內容,打造一條感受完全不同的旅遊動線,結合海、天、山自然景色。
 在各縣市搶食觀光市場大餅的趨勢下,我們期待四大開發遊憩區的A計畫,逐步落實推動,讓馬祖的旅遊招牌擦得更亮、擦得更新。